在地下6000米以深“走平衡木”

发布时间:2024-06-28 00:00:00      浏览:14      字数:2816     
简短说明
本文以深地川科1井现场录井队员的视角展开,讲述了地研院录井研究中心地质工程一体 化团队在深地川科1井的钻探过程中,齐心协力、拼搏奋进的工作日常,体现了川庆录井人迎难而上、众志成城的意志。

春分至,日中规,夜中矩。3月20日清晨,广元市山中腹地春风夹着细雨,与深地川科1井钻进的轰鸣声相映成趣。地研院L10699录井队队长付宇完成巡检,走出“仪器房”,径直走向岩屑清洗台,观察新鲜捞出的砂样。此时,录井小班欧洋清已经在振动筛和岩屑清洗台间来回奔波了一夜——他熟练地从振动筛上接取抖落的砂样,淘洗、烘烤,再按照顺序将这份来自地下6000多米的“一手资料”逐一装入百格盒。

3月16日,深地川科1井顺利钻达6000米,标志着该井已成功进入超深层钻探阶段录井队员们击掌相庆后又迅速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如果说之前的工况是‘走吊桥’,那么现在开始就是走‘平衡木’,我们要更小心。”3月19日,春分的前一夜,在钻进至地6070米时,地下出现了气测值异常、井下缩径等复杂,为取准数据,录井队员已熬了一个通宵:加密岩屑取样清洗、出具样本分析报告、与钻井队等进行密切沟通。

早上7点10分,付宇召集晨会,开始“碎碎念”。他按照不同岗位将检查整理数据资料、岩屑整理照相、加密捞取沙样、测量钻井液性能等工作进行了分配和叮嘱确保任何细节都不被放过。

在四川盆地的双鱼石构造之下6500米左右的飞仙关组存在着断层发育,在这样特征的地层中钻进,可能会随时遭遇因地层压力失衡而导致的溢流、井漏、卡钻、缩径等风险。这意味着,在接下来的工作当中,深地川科1井将面临更大的安全挑战,录井作为钻井的“眼睛”,责任重大。

7点20分,付宇回到录井房与副队长高炜将收集起来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基础数据分析,在确认前24小时的工况与预测相符后,他把最新收集的数据发送至位于成都市建设北路一段的地研院一体化跟踪团队。

在之后直到9点这个“最难熬”时间段里,付宇和队员们要耐心等待来自地研录井研究中心反馈的最新跟踪评价报告。在这近2小时的“漫长等待”中,付宇忙个不停,他向各专业板块、各岗位发起问询,来回走动,频繁检查,虽然在前一晚他和录井研究中心跟踪评价室的主任何硕开了“小会”,沟通了24小时工况,但只有在得到最新跟踪评价报告后,他才能安下心来。反馈的报告会针对未来24小时内可能遇到的岩性组合、地质构造等情况提出取样要求,也有具体的钻井施工建议。付宇在通读报告后,会第一时间制定、部署队内的新任务,并将一体化跟踪团队最新制定的施工建议告诉钻井队。

进入超深层钻探阶段后,每向下钻进一米,能参考的邻井资料就少一个,这意味着,钻井作业对录井作业和地质评价跟踪的依赖越大。付宇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在反复检视地质信息、工程数据和地层剖面示意图外,他经常复盘曾经在红星1井、遂探1井等同样存在超深、超压、超高温井况下的录井服务经验,希望有所借鉴。

但目前,深地川科1井已身处地质盲区,物理距离最近的几口深井在80公里之外,同时没有任何一口井在泥盆系以下开展过钻探工作,可以说毫无凭借。与此同时,该井要钻穿25套地层才能抵达目的层震旦系,且在7600米的寒武系到目的井深10500米左右的前震旦系之间还存在着地质复杂体发育结构,十分复杂的地层压力系统让钻进路上的每一米都充满挑战。

这些未曾探索过的区域,对百格盒里的微量砂样、传感器里的抽象数据和录井人员的专业能力十分依赖,付宇深知,整个团队都必须保持清醒头脑,以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走完“平衡木”的后半段。

三百公里外的成都,地研院一体化跟踪团队也和录井队员们同频共振、起早贪黑,甚至通宵达旦。跟踪评价室主任何硕常常感叹:灯火通明是一种习惯、深夜电话粥是一种常态。每天早上,他在接收到录井队发来地质信息资料后,会将今天的录井跟踪分析结果发送至为深地川科1井服务的物探、测井、勘研院、西南石油大学等机构和院校进行地震资料解释分析、测井综合对比、薄片分析对比等,在得到当前地质层位、岩性分析、地质力学碎钻跟踪、复杂预测等分析资料后,他们会整理各项数据、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跟踪评价解释,更新井底以下200米以及未来2个层系的预测分析。最终,在早上9点时,将得出的跟踪评价报告发送至录井队,以确保现场各项工作朝着正确方向开展。

随着“一切正常”的信息传回录井仪器房,队员们紧张的情绪有了一丝缓和。他们所在的这所大约28平方米的“睿眼RY-PLUS”综合录井仪器房,是钻井一线关键信息的集散地,集成的50多个传感器会24小时不停的将海量的数据采集汇总到综合录井采集软件上,这些关键信息,能帮助录井队在第一时间作出最新地质工程预测。

为满足深地川科1井的需要,地研院对“睿眼RY-PLUS”综合录井仪器房进行了全面升级,它能适应该井超高温、超高压、超长周期以及复杂钻井工艺的需求,是软硬件配置最高的宽体综合录井房在开钻之前,录井队就多次开展耐高温环境传感器、井筒液位监测系统、新型无线多点语音声光报警仪以及智能化快速差分色谱仪等多种录井设备的培训,以确保录井队员熟练掌握、精准操作。

下午,高炜目不转睛地盯着眼前的参数屏幕,与刚从砂样房回来的队员鲜涛比对着生产信息。“高队,你快来看这个。”鲜涛从上百条闪烁的数据中捕捉到了几处异常。钻压、扭矩、泵压在同步增加,这可能是钻进遇到了掉块或缩径,需要马上通知司钻和钻井液工程师做进一步判断。在进行钻具提拉和钻井液性能检验后,这次的数值波动被认定为井壁掉块导致,果然,不久之后,录井数据恢复正常。“钻井时发生这样的情况其实并不少见,虽然大多时候是虚惊一场,我们也不敢掉以轻心,必须全面排查才能放下心来,谁知道‘盲盒’里装的是什么呢?”高炜感叹。

自该井开钻以来,录井队立足地质分析,逐层逐段摸排邻井情况,针对地层、岩性、井径、油气显示等方面开展实时跟踪对比,进行地质提示。通过在关键工况期间开展加密取样、岩性鉴定和岩屑返出分析,为判断井下情况提供了切实依据。同时,通过加强录井参数监测,分析出口温度、泵压变化规律,结合掉块地质分析,为钻井方采取相应技术措施提供了参考,进而为避免事故复杂提供了切实保障。截至到3月20日,录井队已进行工程提示37次。

老杨,雨快停了,准备出来吃饭了哦。”在隔壁的地质室内,地研院工程技术部录井技术三级工程师杨廷红正聚精会神观察着刚刚捞取出的岩屑样品,丝毫没有察觉房门之外同事的邀约。他正在进行分类还原:“灰白色白云质石膏岩,褐灰色石膏质灰岩,褐灰色、紫灰色含泥灰岩。每一粒岩屑都像是安插在地下的摄像头,记录下了地底的样貌,但有些画面是清晰的,有些是模糊的,我们就是要更加精准地解析这些信号,构建出清晰的地层画面。”老杨每天会根据实际工况需求把关键的“高清画面信息”分享至现场各方和远在成都的一体化支撑团队,他一丝不苟,希望自己提供的信息尽善尽美。

“希望后续的钻进作业、地层情况也能像春分一样,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饭毕,付宇和高炜怡然踱步在曲径通幽的山路上,畅聊着生活与工作,傍晚山间的微风将他们脸上疲态抹去,一派宁静祥和。录井队的故事仍在继续,就像春分时节万物生长而不息,充满了希望和活力。录井队员们坚信,随着不断的探索和努力,深地的奥秘终将被揭开,而他们将见证和拥抱这一历史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