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路

作者:刘桂华     编辑:李颖     版面:第04版      发布时间:2023-03-15 00:00:00      浏览:56      字数:1990      查看原文    所在版面图

   故乡的路,一头连着游子,一头连着爹娘;故乡的路,一头系着梦想,一头系着乡愁。故乡的路,承载着我对家乡太多的记忆。

  20世纪60年代,我出生在河南省罗山县青山乡双桥村。这是一片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土地。红色革命精神激励着这里的父老乡亲,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故乡的路的变化便是有力的证明。

  小时候,我家住在半山区半丘陵地带的一个偏僻山村。除了山上的羊肠小道,其余都是田埂路。所谓田埂路,就是利用水田之间相隔的田埂稍作修整形成的路,一般宽度三四十公分,甚至还有更窄的。家门口有一条稍宽的田埂路,通向大队部、公社、远方……

  那时,我和小伙伴们每天站在家门口,盯着那条田埂要道,目送父母晨起劳动,等待他们风雪夜归,看日出日落、风吹雨打。

  因为是田埂路,家乡的春耕秋收,父老乡亲只有靠肩挑背驮,苦不堪言。20世纪80年代的家乡,别说是汽车,就连马车、手推车、三轮车、自行车等各种车辆,都没有见过。

  父亲常年在外教书。因家里缺乏男劳力,身单体薄的母亲主动跟其他男人一样挖塘泥、挑草头、送粮谷、赶谷场……草头就是刚收割的稻谷,没什么轻重担之分,至少七八十斤一捆,要用配了铁角的冲担(扁担的一种)插进一个草捆,先放在肩上撅起,再用冲担的另一头去插挑另一捆。挑草头的冲担又粗又硬,因为怕谷穗脱落,草头挑上就不能放下。从地头到打谷场有近二里田埂路,挑上草头人被压得两头晃,连步子都迈不开,时时有掉进沿途水田的危险,只有咬着牙一步步走下去。等走到打谷场,往往迫不及待地肩膀一歪,冲担、草头甚至连人一起重重地摔在地上。如今母亲右肩上有一个鹅蛋大的肿包就是肩挑磨出的印记。

  母亲娇惯孩子,基本没让已上中学的我干什么农活。唯有一次即将下雨,稻场里的谷子要赶紧运回家,母亲就让我挑两小半篓谷子回去。我挑着比别人少一多半的谷子走在田埂路上,摇摇晃晃地摔了一跤,谷子撒到田埂两边的水田里。母亲默默地看着那些拾不起来的谷子,又看看委屈的我,她没有吵我,我看见她眼眶里有泪水在打转。

  父亲农忙时请假回家干活,心烦意燥的他竟踩在钉耙上受伤了。他让已上高二的我去把一里路外的柴火挑回家。我哪干过这样的重活啊!同龄的姐妹们早就是农家女能手,我就咬着牙挑吧。我像母亲挑草头那样,用冲担挑起两捆柴火,沿着田埂路,踉踉跄跄、不由自主地一路小跑到家门口,迫不及待地把柴火摔倒在地。我曾为此很长时间埋怨父亲心狠。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才理解父母的不易。

  弟弟小时候习惯半夜流鼻血,瘦弱的母亲多次背着他,跌跌撞撞地摸黑走在田埂路上,到三里外的乡卫生所给弟弟看病。后来我做了母亲,才明白什么叫“为母则刚”。

  上学路上行路难更是一种难言的痛。每天,我们都沿两尺宽的田埂路上学,来回四趟共有二十多里路程。晴天,尘土飞扬满脸尘埃。雨天,道路泥泞一身烂泥。特别是冬天,结冰路滑寸步难行。上学的路上经过一处高坡,足有1000米长,天寒地冻时,路面上全是冰溜子,我和同伴们都是沿着路旁的山上抓住树枝或草根一步一步爬上去的。

  姥姥和姑姑都住在30里路外的大山里。小时候过年,我争着走亲戚拜年去。记得有一年寒冬,白雪皑皑,积雪足有一尺多厚,我跟着大人去姑姑家,在田埂路上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了30多里雪路,随时都有掉到田壑的危险。现在想想,那时候的孩子真是无处可去,竟把走亲戚当成乐事。

  1982年我参加高考,考点和体检的医院都在县城。为了去县城,老师带着我和同学们走了20多里田埂路,才搭上为数不多的公交车。

  1982年,我踏上了去省城的求学之路。80年代末,在省城工作的我和爱人探家,还要背着行李徒步田埂路20多里。

  1990年以后,老家的路开始好转,但仍然交通不便。几次带着幼小的儿子回家过年,都要坐三轮车在20多里的土路上颠簸。

  90年代末,老屋门前的路逐渐变宽。通往大队部、公社、医院、学校的路都修成了平整笔直的马路。

  2000年以后的十年间,老家的路有了明显改观。村里的人家全搬到统一规划的小镇上,不见了昔日村落,那条记忆中的田埂路已不见踪影,老屋、柴草垛、菜地,也只留在了我的记忆里。村与村之间都修成纵横交错的灰白色水泥路,似乎村与村之间的距离也缩短了。

  2010年后的十几年来,老家的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昔日窄窄的田埂路和弯弯的羊肠山道,已经凤凰涅槃,脱胎换骨,不仅有了如玉带一样缠绕在山间的水泥路,更有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公路与 “省道”“国道”“高速”相通,连接着天南地北,真正是“坐地日行八万里”。

  路的变化也带来了家乡巨变。漫步在乡村,鱼塘遍布,茶绿满山,苹果、梨、桃等果园阡陌交错。不闻昔日袅袅炊烟,但闻空气清新,世外桃花源般的乡村美丽如画。

  弹指飞逝花甲年,回首故乡正小康。故乡的路,正一天天越走越平坦,越走越宽阔,越走越光明,正一天天给山里的孩子们插上实现梦想的翅膀,正一天天带领父老乡亲们走向幸福美好的明天!

  相信不久的将来,迎着乡村振兴的号角,故乡的大道将会铺满金色的朝阳,映射出更加幸福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