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津湖》谈起,当代青年为什么要弘扬抗美援朝精神?

作者:姚昱帆     版面:总第489期 4版      发布时间:2021-11-30 00:00:00      浏览:234416      字数:2627      查看原文    所在版面图

202110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1周年的纪念日。

26天前,电影《长津湖》正式上映,并以平均每天2亿票房,427万观影人次的成绩冲入中国电影票房榜第三位。而这部电影正是以抗美援朝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

世代以船为家却毅然选择当兵的伍氏兄弟、编号017雷公领衔的9兵团穿插第7连兄弟团、主动请缨出战并化名担任俄语翻译兼秘书的毛岸英、宁死扎根战地的冰雕连战士……

对,这部讲述了凭借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战斗精神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取得长津湖战役胜利的影片背后,都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青年战士。

战场上,他们毫不畏惧,在极端寒冷的环境中昂扬士气,与敌军的轰炸机、坦克斗智斗勇。

而战场背后,他们也只不过是十几、二十几的青年小伙。擅长在河里打飞石的伍万里、动辄拧弟弟做鬼脸的伍千里、“戏谑”新兵的余从戎和雷公、对着被烧毁一半的女儿照片哭着说“对不起”的梅生……正是有了这些“普通”的细节描写,让这群不服输、不胆怯,善良、执着、敢打敢拼的抗美援朝青年战士们显得愈发可爱。

如此接地气的“青春态”也成了吸引青年的最好脚注。当然3小时的观影给予青年最大的震撼依旧是“感动”二字。比如梅生那句“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后一代要打”。比如面对美军第9次进攻,仍坚持战斗至最后一刻,奋不顾身抱起仅有的一个炸药包跳往敌军的杨根思。

灯塔专业版受众画像数据显示,以90后、00后为主的青少年群体成为《长津湖》观影绝对主力,占比超过50.5%。作为时下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制作精良的《长津湖》更是促成了穿越70年时空、跨越数代代际隔阂的青年对话与共鸣。

 

观影《长津湖》仿佛让我们置身71年前那场壮烈的战役。而它的热映,让更多中国青年将目光聚焦到抗美援朝这一历史时期。那么长津湖战役在抗美援朝中究竟有多么重大的意义?

长津湖战役前,美军首长麦克阿瑟发出了“圣诞节前回家”的狂妄号召,集结包括王牌陆战1师在内的“联合国军”十万人越过三八线,北上直逼当时朝鲜临时政府——江界,企图一举攻占朝鲜。当时他们的战斗装备包括14架侦察机、133辆坦克、6600支卡宾枪、足量运输卡车等等。

面对中国的警告,美国公然发出挑衅:“在历史上,鸭绿江并不是中朝两国截然划分的、不可逾越的障碍。”当美军飞机多次侵入中国领空,轰炸丹东地区,战火即将烧到鸭绿江边时,临危受命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三个军承担起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使命。然而战士们携带作战的攻击炮绝大部分口径不足100毫米,仅有的1000辆载重汽车也在美军空袭中损失一大半,更是缺乏足量的防寒服和御寒食物。

战士们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与武器装备世界一流的美军,在寒冷的长津湖地区开展了足足近一个月的生死搏斗。

尽管自身伤亡惨重,但战士们仍创造了抗美援朝期间歼灭美军一个整团的纪录,迫使敌军经历了历史上“路程最长的退却”。

而正是这一场悲壮的胜利,以敢打硬仗、善打恶仗著称的志愿军战士们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彻底扭转了朝鲜东北部战局,为最终到来的停战谈判奠定了胜利基础。

而拥有为了革命理想、为了中华民族和新中国敢打必胜、不怕牺牲的战斗意志和战斗精神的志愿军们得到了世界的瞩目。美军陆战1师师长史密斯曾感叹:“长津湖战役,是钢铁部队在和钢铁的人作战。”

无论何时,英雄理应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

 

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长线中的大战之一。

1950年到1953年,中国人民志愿军还经历了诸如云山之战、高阳追击战、雪马里围歼战、上甘岭战役、奇袭白虎团等经典战役。

历时2年零9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了。它是以197653名英雄烈士的身躯和鲜血换来的,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革命精神的展现。

抗美援朝战争是反侵略的正义之战、崇尚和平的胜利之战、保家卫国的人民之战。它不仅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更是锻造形成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习近平同志将抗美援朝精神概括为:“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以及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精神不是抽象空洞的,比如《长津湖》影片开头哨声一响,立马奔赴前线的伍千里,不正是“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实际行动吗?

又如被敌军炸伤后全身血肉模糊,四处往外冒鲜血的雷爸那一句“我想要和你们一起回家”,不正是“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最佳诠释吗?

还有在冰雪里颤栗的战士们相互提醒“别睡,睡了就醒不过来了”不正是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体现吗?

还有很多……对,精神是历久弥新的,是穿越时空的!

正如冰雕连战士宋阿毛在纸条上写道:“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的,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71年过去了。如今的中国不再是遭受强权霸凌的“东亚病夫”;如今的中国青年不再是仰视羡慕西方。通过《长津湖》,青年一代的我们更能体悟今天的和平幸福来之不易。

然而,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中国,从边缘趋近于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仍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对手”。和平掩盖下的斗争仍然十分尖锐复杂。大国间的博弈、意识形态斗争、贸易摩擦争端……

比如曾在网络甚嚣尘上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长津湖》上映后又再次出现。

网络大V罗昌平公然使用“沙雕连”称呼为坚守阵地而牺牲的志愿军“冰雕连”;江苏联通微博号在毛岸英诞辰99周年之际借“蛋炒饭”暗讽“抗美援朝期间毛岸英做‘蛋炒饭’引来轰炸”这一恶意言论。

更有短视频主播妄言“中国拍《长津湖》一类的电影是在威胁世界,向世界传达一种不够友好、不够维稳的意识形态”。

这些披着“言论自由”外衣借口的谣言不仅严重诋毁抗美援朝期间牺牲的英烈,同样也是借机否定“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性。

作为青年一代,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绝不能有任何含糊和动摇!

当然,新时代的青年还面临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比如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科技;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实现共同富裕;防范化解各种风险挑战……

这更需要青年一代铭记历史,铭记那些“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真正养成胸怀全局、深谋远虑的战略思维,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担负起时代使命,让理想信念在前进奋斗的征程中得以升华。

就像抗美援朝前动员会上英雄杨根思那句振聋发聩的誓言:“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图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