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工程经济》 负责人虞晓芬谈:

课程思政中的教育 “连轴转”

作者:王臻,袁缘     版面:第02版:综合新闻      发布时间:2021-06-15 00:00:00      浏览:252605      字数:3255      查看原文    所在版面图

  
       “对理工科学生来说,学科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宛如车轮上的 ‘轴’ 与 ‘辐’,只有将知识熏陶的‘辐’ 集中在 ‘思政’ 的 ‘轴’ 上,才能教育出德智健全的公民,从而推动国家民族整个轮子的连轴转。”刚刚被列为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 《工程经济》 负责人、浙江工业大学副校长虞晓芬教授在数十年如一日的一线教学中,深深体会到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和实效性。

  《工程经济》 自1998年开课以来佳绩频出:2009年被立为国家精品课程;2014年被立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2019年又获得省“互联网+”优秀教学案例特等奖;2020年被认定为全国线上线下混合课一流课程。目前,这门课的年均授课人数超千人,累计听课人数已逾2万人,所培养的学生在全国和浙江省互联网大赛上屡次获奖,不少人成功创业。

加强轴核心,把课程思政“腌入味”

       “课程思政应该像盐溶于水一样,将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与价值塑造有机结合在一起,让思政元素自然融入学生的学习全过程。”虞晓芬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课程思政就好比做菜时用的盐,只有把它洒到大学的每一门课程中,用思政把课程 ‘腌制入味’,才能使思政教学入耳入脑入心。”

  核电站是将核能转变成电能的一种设施,其选址事关国计民生,选址条件十分苛刻。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浙江省就论证三门核电站的选址,直到2004年国务院才批准建造。“我们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建构一套评价体系,包括交通条件、地质条件、供水条件、能源条件、通讯条件等等,并让学生进一步思考核电站如何在实现最佳经济效益的同时做到可持续发展。”虞晓芬回忆道:“课程组特别注重提出一些探索性的问题,先让学生充分思考,再讲理论与方法,最后才给出答案。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更加强了他们的使命感、创新意识。”

  《工程经济》 课程共14位老师。他们定期开展集体备课,针对当代经济社会的重大问题,“拦路虎”“卡脖子”难题等设计教学教案和教材。“这哪里是一本教材,分明是 ‘老师们的压缩包’!”《工程经济》 的教材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大有不同,用过新版 《技术经济学概论》 一书的同学都被其“活灵活现”的呈现方式深深吸引,“书中除了精美排版的文字和图片,映入眼帘的是清晰的二维码,我用手机扫了其中的几个二维码,里面出现了扩展性阅读材料,仿佛是一次小型的线上虚拟课堂。”显然,这样的教材为课堂教学增添了一条有趣有益的拓展知识的渠道。

  课程团队还经常给学生开小灶。无论是面对面交流,还是线上24小时答疑,老师们都尽力让每一位有疑问或有深入研究兴趣的学生能够学懂学透。“我觉得自己课后与老师交流的时间比课堂上还要多。”机械学院学生付涵红着脸说:“不止是我,我们班同学都喜欢围着老师提问,有一次还害得老师错过了班车,怪不好意思的。”

优化辐距离,做国家课程思政的头排兵

       “《工程经济》 是一门面向理工科大学生的通识类课程,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课以来,从吴添祖老校长传承到我们这一代,始终以强化理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为重点,以项目经济评价与可持续评价为核心内容,帮助理工科大学生建立创新意识、经济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作为课程负责人的虞晓芬对这一门课如数家珍:“我自己也是这门课的受益者,当我还是学生的时候,吴校长就为我们讲授过这门课。《工程经济》 为一批又一批卓越工程师担当技术使命、经济使命和社会责任使命打下坚实的基础。”

  塑造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理想信念是 《工程经济》 课程的主旋律。2020年教育部公布的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领》 指出,“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融为一体。《工程经济》 在课程设置上紧紧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

  要完成“知识、能力、价值”三大教学目标,首先要牢牢抓住教师队伍这支“主力军”。《工程经济》 在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培养、课程战场的深化布局、课堂教学的迭代更新上“下功夫”,抓住案例教学的“牛鼻子”启发学生的理想信念。2020年为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过程中的科学成就以及制造业的转型与发展,弘扬科技报国的主旋律,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了以我校校友林东的创业故事为原型的电视剧 《奋进的旋律》。林东是虞晓芬的学生,他对恩师非常敬重和感激,主动提供自己的创业经历给教研组,教师们利用课件、视频、邀请林东现场讲述以及大型舞台剧等形式,复原林东从牛肉干大王到新能源跨界创业的故事,并与学生探讨创业者身上应当具有哪些精神品质。在互动教学中,同学们找到了林东身上所体现的敢为人先、勇立潮头、勇于创新的精神恰恰与工大人艰苦创业、敢于创新、争创一流的“三创精神”一脉相承,“我们要向林东学长学习,传承好发扬好‘三创精神’,朝着做一名 ‘有科学家精神的企业家,有企业家精神的科学家’ 努力!”不少学生表示,这样的课程形式增强了同学们为国家繁荣昌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远大志向。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但收获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而且掌握了技术方案可持续评价的方法,树立了创新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提高了竞争能力。一旦他们能够灵活自如地将这一评价方法运用于产品开发、设备选择等,将成为企业发展乃至经济社会进步的“助推器”。

       土木学院2018级学生给任课老师的一封信中写道:“尽管我对自己这门课的考试成绩不太满意,但我实实在在地学到了投资、成本等等很多知识。”

调整中心枢纽,打造工程经济课的中国特色

       持之以恒地面向工科类专学生开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经济课程是浙江工业大学一大教学特色。“不少理工科学生虽然在专业知识方面成绩不错,但缺少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还不能给出实现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的最优解。”作为主管本科教学工作的副校长虞晓芬发现:“学生的培养层次、结构体系和人才类型与企业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我们需要的不仅是‘能从事某一方面工作’ 的专业性学生,更是 ‘能协调好技术经济重大关系’ 的综合性人才。”

  为培养一代适应未来挑战的高素质人才,我校开设的 《工程经济》 课程思政与国外传统工程经济学课程、最新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内容有机结合,经历了从照搬麻省理工学院 《工程经济》 课程的成功案例,到主动对接华盛顿体系的权威认证,再到体现自己发展特色的过程,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课程思政+工程教育国际认证”模式。“我们曾经借鉴麻省理工的 《工程经济》 为中国学生设计课程内容,实践证明,知识面还是偏窄。”虞晓芬说道:“立足中国国情,定制教育内容,更能保障我们的教学质量。”《工程经济》 通过精准分析学生特点,以“中国学生画像”对标含有中国元素的课程思政,将“国家情怀、创新意识、创业精神、社会责任、系统思维”作为课程思政的核心内容,培养出热爱祖国、有创造能力、有担当、有使命感的“中国人才”。

  “都江堰水利工程在2000多年前就能设计得如此巧妙,真是一大奇迹。”上 《工程经济》 课程的李以勒同学说:“李冰在设计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当地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实现了灌溉水量的自动调控,既带来农业增收,又保护了成都平原免于火灾,堪称一绝。”都江堰水利工程给这位同学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在对李冰的智慧叹为观止的同时,下定了立足当今科技的前沿浪尖、更好地服务祖国的决心。“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十分爱国?”虞晓芬认为:“那是因为我们的课程充分挖掘专业知识背后的思政元素,树立了学生的民族自信,于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近年来,浙江工业大学致力于打造“一流课程的一流思政”。“学校的课程思政工作布局早、成效高、特点强,目前一大批教师主动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虞晓芬对我校课程思政的现状作了点评,她说:“如何让每一门课都充分挖掘课程育人功能,是当下我们的工作重点也是难点。希望能够在课程思政的 ‘群像’ 中找到 ‘共性’,最终形成自上而下统一维度的课程思政布局,让 ‘主动轮’ 带动 ‘次级轮’,实现课程思政教育最大限度的 ‘连轴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