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音梗,网络潮流中的狂欢与文化缺失

作者:赵艺琦     编辑:陈洪标     版面:第04版:第04版      发布时间:2021-12-16 00:00:00      浏览:254009      字数:1823      查看原文    所在版面图


“你们年轻人在网上发的东西,我是越来越看不懂了。”

说这样话的群体通常是身边的父母长辈,但随着网络文化的高速发展,一些广为流传的“破次元暗语”也逐渐影响了在网络世界里遨游的70后80后,这样玄妙莫测的交流方式,让那些拆分开来明明都懂,组合在一起就让人一头雾水的词汇变得生动有趣起来。“大家都用得很开心,这时候谁要是不会说几句就才是真的落伍了。”展开微博热评下99+条被折叠的“哈哈哈哈哈哈......”别急着说这就是青春无敌的00后party,它也很可能是老中青三代的忘年聚会。毕竟连互联网“高领冲浪者”的50后姥姥都会时不时来两句的谐音梗,要是再不会就只能坐等被时代浪潮拍打回岸边的无奈结局。

“谐音梗,是利用字词同音或近音的条件,用同音或近音字来代替本字,产生词趣的修辞格。”在谐音梗很自然的融入了生活的边边角角之际,脱口秀演员李诞的一句“谐音梗是要扣钱的”,成功引起了大家对这个早已泛滥的语言现象的讨论高潮。

古时候的中国人就擅长使用谐音,它根深蒂固的生长在传统习俗与文学作品中。辞旧迎新之际,人们耳边充斥着诸如“年年有余(鱼)”“岁岁(碎)平安”“福到(倒)了”此类的吉祥话;古诗词句中“客亭门外柳(留),折尽向南枝”写尽了送别之时的依依惜别;曹雪芹在撰写《红楼梦》的过程中,也利用谐音给人物取名,同时暗示了他们的命运,如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对应“原应叹息”、甄士隐贾雨村对应“真事隐、假语存”、娇杏对应“侥幸”、秦可卿对应“情可轻”等等。

脱离了传统文化的古风遗韵,在互联网领域,谐音梗应用范围广泛了不少,2016年火爆全网的“蓝瘦香菇”开启了谐音词汇的黄金时代。“雨女无瓜”“炒鸡稀饭”“hin8错”“duck不必”这些短语用起来方便时髦;“曹操养的鸟叫‘孟德斯鸠(孟德s鸠)’”“什么动物最气人?机器人(鸡气人)”等小段子惹人思考过后会心一笑,而由此衍生出的输入法联想与表情包的传播,也能够体现谐音的影响力。与此同时,一些官方服务号与政府小程序也搭上了谐音梗的“快车”,纷纷将其运用在取名上,如浙江省政务服务平台叫“浙里办”、广东省就叫“粤省事”、深圳市叫做“深i您”,既亮明了地域,又体现了让老百姓越来越省时的服务宗旨,易懂易记,便民的同时做到了亲民。

看惯了现象级的语言热潮,追究网络语境下谐音字的产生原因,其实不外乎以下三点:首先是语言表达效果的需要。互联网的使用主体往往是年轻一代,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喜欢特立独行,语言表达相对幽默,于是在语言表达上不受传统语法、语义规范的约束,创造出了极具想象力和创新性的谐音词汇。其次是各地方言的差异。普通话是一种规范的语法典范,在网络中的大量运用缺少了一种亲切感,利用方言创造谐音词汇,使得同一方言区的人更自如的交流,也传播了方言文化,又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加了各地区网民的文化认同感。最后是追求输入的速度。网络语言收到了地点的限制,依托于计算机的文字输入,而输入的速度难以跟上思维的运行速度,为求渐变和快捷,更多网民习惯于使用输入法推荐的首项词语,从而替换了本身要发送的词语。

谐音梗的国民热度如此高涨,势必会对互联网领域和社会生活产生一定影响。从积极的角度来看,网络谐音词丰富了语言文化,它的灵活多变反映出了时代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但在我看来,它对于语言体系的破坏和语言环境的影响也不可忽视。谐音词通常曲解原词的意思,使错别字产生的比例大幅度上升;方言、数字、外来词谐音词容易使语言差异较大的地区之间形成交流障碍,模棱两可、表意不清。同时,网民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谐音词中的错别字会使文化程度弱的网民产生曲解和误导,也会给接触网络的未成年人带来错误的示范。最重要的消极影响,是谐音词的大量使用会使词汇的文化内涵大量缺失,谐音词只追求风趣与速度,忽视了情感表达与精神内涵,字词的替换让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汉字组合失去了原有的文化内涵与历史积淀,丢失了精华,只剩下躯壳。

网络谐音词是新形态下的语言发展趋势,既体现了追求新颖快捷的主观愿望,是一种新意迭出五彩纷呈的语言现象,又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语法规范和语言生态,影响了传统文化的健康发展。对于新鲜事物,总要以辩证的眼光看待,辩证的手法解决,既不能打压谐音词汇作为一个时代的语言现象的发展,又要顾及传统语言文化的发展,那么国家立法、传媒引导、公民自觉这三方面就缺一不可。于公众环境下破土而出的新萌芽,总要在公众的努力下精心呵护,挡住狂风骤雨的侵袭,让它在语言文化的土壤茁壮生长。(本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