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中国文化走出去,走得更远

——我校中国知名设计师杨超访谈

作者:陈洪标     编辑:陈洪标     版面:第04版:第04版      发布时间:2021-04-14 00:00:00      浏览:254041      字数:5599      查看原文    所在版面图












▲北京国际俱乐部大厦大型环境陶艺作品《东瓷西韵——和》,泥坯细节。




  一代代中国设计师都在探索如何让中国文化走出去。
他同样肩负着历史使命,不负众望成功地找到了一条国际化设计表达的路径,进行中西文化融合,让中国文化成为一种国际性视觉语言,走上世界,不仅让世界人看得懂,并还赢得了世界的认同。
他潜心研究中国景德镇的陶瓷文化,设计制作的一部书《CHINASAYS》,获得了4项国际大奖,成为设计界视觉传达领域的经典。
这是设计师的文化担当,潜心研究传统文化,勇于探索中国文化的国际性设计表达!
在实践中,设计作品屡获国际大奖,并运用于文化和商业表达,取得很好的实用效果,并先后获得国家艺术基金等国家项目立项,作品被中国陶瓷博物馆等国家级博物馆收藏。
这是设计师的职业担当,深挖中国文化和哲学内涵,国际性审美风格表达!
如今他不仅是知名的青年设计师,而且还被邀出任意大利A设计奖、塞浦路斯国际海报设计大赛等重要国内外大奖评委,是世界两大海报大赛之一的波兰奥斯维辛政治海报双年展成立12年来的首位华人评委。他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争取在更多国际赛事中担任评委,为中国设计和中国文化获取更多话语权。这是志向担当,肩负使命,弘扬和传播中国文化!
一位中国设计师能在国际大赛中获得一个奖项,已属不易。
至今已先后斩获了多达160余项国际大奖,包括世界三大设计奖在内的红点奖、iF奖,成为中国设计师中的青年才俊,业界翘楚。
这是实力担当,披荆斩棘,行走在国际设计界的最前沿!
他就是中国知名设计师,浙江传媒学院设计与艺术学院教授杨超,德国DAAD艺术家奖学金获得者,德国布伦瑞克美术学院访问学者,芬兰阿尔托大学艺术设计与建筑学院客座研究员,国家艺术基金“东瓷西韵”项目主持人。
今天,“陈洪标文化访谈”与杨超面对面,就“如何让中国文化走出去,走得更远”进行访谈。
要让中国文化要走出去,首先要让人家看得懂
陈洪标文化访谈:目前,要让中国文化走出去,设计界存在哪些困惑?
杨超: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30周年的重要批示中指出,“用海外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些年,我一直在做中国文化的当代转化和国际性设计表达。从我这些年的设计求学和设计研究与实践的经历来看,要让中国文化走出去,设计界存在最大的困惑,就是如何做好中国文化的国际性设计表达。
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怎么样才算是国际性表达?怎样的设计才算是国际风格的设计?
其次,在国内,关于“国际风格的设计”似乎是一个说不清楚的问题。尽管设计界大家都在做这方面的努力和探索,但它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没有一套可用来直接操作的路径和方法。
陈洪标文化访谈: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或者说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中国文化的表达方式的?
杨超:2015年我在芬兰赫尔辛基的一次现场经历对我影响很大,促使我深度地思考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这个问题。
  当时我在芬兰阿尔托大学艺术设计与建筑学院做客座研究员。正值“赫尔辛基艺术节中国主宾国活动”,在白教堂前面,中央芭蕾舞团上演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场面非常震撼,让现场4000多名观众在凉气袭人的夜风中如痴如醉,掌声如潮,欢呼声不绝于耳。我印象很深,当时在场观众大多都是芬兰人,白教堂前的户外台阶上,连坐的地方都找不到。
  这个活动让我想到一个问题,《红色娘子军》是一个来自中国的文化节目,为什么会吸引这么多人的兴趣?现场地面和台阶,连坐的地方都没有。而恰恰相反的是,在国外我也经常看到当一些中国的茶道、武术、二胡、旗袍秀等传统的表演,不作任何的变化,通过一些协会或文化交流中心直接搬出去,场下观看的人寥寥无几。其原因一方面是文化差异,国外人根本看不懂和理解不了我们的文化,另一方面是我们的艺术表演形式过于老套,与当下国际审美具有一定差距。
  但是,为什么这样的一个中国革命题材的芭蕾舞剧,能达到连一个坐的地方都找不到,并且让所有观众都拍手叫好的程度?
  我分析发现,其实这次演出的《红色娘子军》舞剧,就是用现代芭蕾舞的形式表现出来,现代芭蕾舞西方人都能看得懂,然后把它融入进中国文化节目“红色娘子军”当中。这种表达方法其实是我们的“红色娘子军”借助现代芭蕾舞作为一种国际审美的形式框架,以这样的形式别人就看得懂了,而如果是传统的“红色娘子军”人家就看不懂,这个是文化差异。
  所以在设计上,我们要让中国的文化走出去,传播出去,就要想办法找到一个让世界人看得懂的方式。这个方式就是一个国际化的审美表达方式,也叫国际性的设计表达。
  明白了这一点之后,我这几年都在往这方面努力创作和研究:如何让中国文化中国元素通过视觉传达有效表达出去?让世界人能够看得懂。
  因此,在视觉传达设计领域而言,中国文化走出去,同样应该有这样的一个国际性审美表达的框架,将我们的文化融入进这个框架里面,人家才会看得懂。
  这个框架具体是一个什么框架呢?我想通过从这些年我所做的实践研究来说清楚这个问题:这个框架就是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
  今天的联想、BURBERRY、BOSCH、3M、优衣库、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品牌500强的品牌形象设计,都是采用了瑞士国际主义设计风格。
  陈洪标文化访谈:在这方面,你有不少成功的案例,有媒体称你是获奖大户,先后获得了德国IF设计奖、红点奖和红点至尊奖、美国IDA国际设计奖金奖,以及意大利A设计奖等国内外国际大奖160多个,世界顶级的设计大奖,很多你都拿过。这些奖给你带来一些什么启示?
  杨超:的确,这些年我一直在坚持设计创作,参加国内外的各种设计大赛,获得了一些奖项。从这些奖项中,我思考过背后能得奖的原因,为什么这些作品能够得奖?这些设计作品得到国际上认可的原因在哪里?把这个问题搞通了,研究透了,就等于找到一条通往国际化的路径。这个路径可以帮助我们中国的文化走出去,走得更远。
  我对这些设计作品和获奖的总结发现,这其实应该是中国文化对国际主义设计风格的融合,这二者的相互融合能让世界看得懂,具有中国元素的国际范。这或许就是中国文化怎么走出去的答案,也是让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路径之一。
  学习别人,并不是文化不自信
陈洪标文化访谈:你谈的中国文化的国际性表达要融合瑞士国际主义设计风格,是不是意味着我们要学会用人家的方式,来讲中国故事?用这样的途径,即使让中国文化走出去了,会不会让人觉得失去了自我?甚至让人觉得这是一种文化不自信的表现。
  杨超:学习别人,吸取别人的精华,并不是说我们要去变成别人那样,只是当下我们要表达自己的文化,然而中国的经典的文化总得先让人家看得懂。我们学习西方国际设计风格的目的是把我们的文化通过国际上能够看得懂的方式表达出去。这并不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恰恰相反,是文化自信的表现。
  我想举一个中国陶瓷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我们的先人也有通过对外来文化艺术的吸收与融合形成了自己独特而经典的艺术样式与风格,如影响世界的青花瓷就是在宋元时期景德镇陶瓷吸收了来自波斯的苏麻离青艺术原料和手法。
  这种积极吸收与融合外来文化艺术的创作方式,使中国陶瓷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后来成为西方人喜欢的中国瓷器“china”。
  同样,世界各地也是通过学习中国陶瓷,发展了他们自己国家独有的陶瓷风格,并成为世界著名品牌。
  比如16到18世纪时期,中国景德镇陶瓷备受世界追捧,出口到意大利、荷兰、英国、法国等国家,被称为“白色金子”,对世界陶瓷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17世纪,荷兰皇族因喜欢景德镇青花瓷,开设工场效仿我国的青花瓷工艺和艺术形式,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皇家代尔夫特”(RoyalDelft)瓷器。
18世纪,英国和德国都因为对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喜爱,不惜一切代价来学习研究景德镇的陶瓷制作工艺,前者有受之影响的世界知名的瓷器名牌韦奇伍德“Wedgwood”,后者则因学习景德镇而派生出的欧洲著名陶瓷品牌梅森“Meissen”。
  有学者甚至通过研究证明景德镇陶瓷输入欧洲,促进了轻快、华丽、精致、细腻、繁琐、纤弱、柔和的洛可可艺术风格的形成。
  因此,今天来看,古往今来都有文化相互学习和融合形成经典的案例。当下我们的文化要走出去,应该要有谦虚和包容的心态去学习和吸收他人好的东西,用来表达我们的文化。
  中国文化处世哲学讲“包容”,我想,我们在此时,应该有这种大国的包容心态,虚心的学习和吸收好的东西。把别人好的东西吸引进来,进行国际性的表达,转化成为世界视觉传达语言,再传播出去,让国际上可以看得懂。然后,当别人看得懂了之后,我们再来不断地渐渐地把我们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一步步融入进去。先吸收学习,再渐渐深度地表达自我,通过这样分步骤的方式来向世界传达我们的文化,这是做一个国际设计师要做到的己任,也是这几年,我一直在努力做的事情。
  国际化表达,会丧失民族文化吗?
陈洪标文化访谈:我们平时不是说,文化越是民族的就是越是世界的?在学习国际性表达的过程,如何体现民族性,表达民族文化,有具体的成功案例吗?
  杨超:文化越是民族的就是越是世界的,这个理念在某种情况下没有错,如果从文化遗产、人文历史等角度而言,它完全正确。然而我们今天谈的民族文化的国际性表达,它是一种对外的沟通和传播的方式,需要进入到一个国际性的特定语境下来传播和表达。而国际性设计表达它是一种形式,一个框架,就是一种能被大家广泛认同和识别的视觉语言。这两者并不矛盾,也无法相互替代,所以不存在学会了国际化表达,就丢掉了民族性,丢掉了民族文化。
  在民族文化的国际性设计表达上,我们可以拿日本来做个案例。二十世纪60年代,日本就开始学习国际主义风格,形成了一系列的典型的国际主义风格的作品。但是,他们失去了民族性了吗?没有。反而,今天我们再来看日本的这些无印良品、优衣库品牌,以及今天的东京奥运标志、可口可乐在东京奥运项目发起的“CokexAdobexYou”系列设计、东京城市宣传片,成为了很好的具有日本民族属性的当代国际风格表达。
  1964年,日本著名设计大师龟仓雄策为东京奥运会设计的海报就是一个很好的回答。
  这件海报,具有非常典型的瑞士国际主义设计风格,同时有着明显的民族色彩。此外,日本设计大师田中一光先生(无印良品品牌形象设计者)的作品同样如此。在他的设计理念中,始终秉持首先应该具有国际性视觉元素,然后再表现出日本民族的象征性和文化性。
  对国际设计风格表达的学习,让日本逐渐发展成为具有国际范的“融民族性”文化,涌现了很多世界知名的设计作品。这些作品迅速地向世界传播,一方面发挥了设计的当代性风格,另一方面也很好地表达了本民族的文化。我想,这样的做法实际上是对民族文化最好的传承,继承传统文化最好的方式就是要对我们的文化进行创新,思考文化的“承传新变”。今天的日本设计之所以在世界上被认可,就是很好地处理了民族性与国际化表达之间的关系。
  再比如我们很多人喜欢的日本“无印良品”品牌,早期的品牌形象设计者田中一光和当下品牌艺术总监原研哉,他们的作品中最突出的是极简的国际主义风格范式,但表达的却是日本的哲学、美学等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
  陈洪标文化访谈:你曾经为景德镇陶瓷文化设计并制作了一本不仅能翻看还能用来展示陈设的书《ChinaSays》,它既是一件设计艺术品,又是一部可以让国外读者看得懂的中国文化的书。这件作品在国内先后入选中国美协书籍探索展、获得全国设计大师奖金奖等殊荣,而且在国际上也获得了德国IF设计奖、意大利A设计奖、美国洛杉矶IDA国际设计奖金奖、德国卡塞尔设计艺术节最佳作品奖等4个重量级设计大奖。我把它称为设计界的“经典”!这是不是你探索民族文化融合国际性设计表达的成功案例。在这之后的实践中,还有哪些成功案例?
杨超:2013年10月,我做开始《ChinaSays》这本书,经过近一年时间做完成。其内容是我在景德镇工作近9年时间做的陶瓷主题图形、文字等视觉传达设计。我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通过将中国陶瓷元素与西方文化和审美相融合,立足在陶瓷文化的视角,让国外人、身边的教授、同学们能通过这本书,了解中国景德镇,了解这座拥有千年陶瓷文化历史的城市,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促进中西方文化艺术的交流。之所以能够获得6个重要的奖项,或许就是因为我找到了中国文化的国际性表达语言的一个方法,打通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通道,让西方能看懂中国文化,欣赏中国文化。
  这样的案例,确实还有几个。比如2019年,我应邀为北京国际俱乐部(外交部直属机构)创作了一件大型环境陶艺装置作品,这个项目的核心特点和艺术风格是,将景德镇最传统的陶瓷颜色釉(景德镇四大名瓷之一)工艺与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的一个结合。
  为了表达北京国际俱乐部融合国际文化的理念,在设计上提取了代表国际俱乐部历史、新生、发展等文化内涵的关键词,将这些关键词以中文、英文、法文、日文等8个国家文字来表达。所有文字采用景德镇传统的手工刻坯技艺雕刻而成,各国文字组合在一起,经过颜色釉和1300度高温窑火烧制之后,使得东西方文化实现了互通共融。
  整体作品呈现圆形结构,这个结构来源于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中最具代表性的设计形式“栅格系统”(GridSys-tems),我想通过这件作品来实现与“栅格系统”理论的创始人Brockmann进行“对话”。
  此外,瑞士国际主义设计风格的核心设计理念是“一种直截了当的新无饰线体,标准化、规范化;按几何学的理论来结合图形与文字,追求几何学式的严谨;采用方格网为设计基础”,作品的文字字体风格简洁无装饰,版面布局几何化、规范化,这使得作品呈现出较强的国际主义设计风格。
  这些由8个国家语言文字、413个陶瓷文字的字符,通过景德镇传统颜色釉工艺的随意浇撒之后,使作品浑然融为一体,展现了俱乐部融合世界文化的“大和”世界观。所以,这件作品取名为《东瓷西韵——和》。
  景德镇的颜色釉工艺常用于陶瓷花瓶和瓷板画上表现绘画元素,而在作品《和》的创作上,它通过一种全新的艺术探索和表达形式来呈现,这样将传统陶瓷艺术结合国际主义设计风格的表现形式,既有对传统陶瓷文化艺术的传承,亦是对陶瓷文化艺术的一次很好的创新表达。
  这个项目启用后获得广泛好评,成了北京国际俱乐部大厦的一个重要艺术符号。(下转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