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汉服文化 看我华夏儿郎

作者:黄朵朵,刘竞宜     编辑:李雅林,原艺涵     版面:校园      发布时间:2022-04-01 00:00:00      浏览:344339      字数:1273      查看原文    所在版面图



复兴汉服文化 看我华夏儿郎

作者:黄朵朵 刘竞宜

2021 年,艾媒咨询《2020-2021 年中国国潮经济发展专题研究报告》数据显示,中国汉服爱好者数量规模和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预测 2021 年,汉服爱好者数量规模达到 689.4 万人,市场销售规模达到 101.6 亿元。从影视剧、复古大片中走上街头,“汉服热”的背后,当然也少不了年轻力量的添砖加瓦。 我校“桃之夭夭汉服社”作为其中一支力量,以宣传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基础, 致力于继承和发扬汉家礼仪,一直在为汉服复兴努力着。

据“桃之夭夭汉服社”社长徐雨溪介绍,她们会在花朝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来临之际,举办汉服的特色活动。例如,手工组会教授画袋、荷包、发簪、绶带的制作;舞蹈组会教授一些古风舞蹈; 古风组会和大家分享,讲述古风歌曲以及它们背后的故事。 同时,汉服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一些社交场合, 比如我校 19 级新闻传播学院胡艳琪会在大年初一穿上汉服走亲访友;还有很多年轻人穿上汉服打卡热门景区。 徐雨溪认为,这表明如今大众正在逐步接受和认可汉服文化。 早期一些汉服爱好者因惧怕大众异样的眼光而害怕穿汉服上街, 但现在他们自信地穿汉服出行。 如今,汉服正在成为一种大众潮流,而非阳春白雪类的小圈子爱好, 正是由于无数汉服爱好先行者的勇气与做法才让汉服不再束之高阁, 给了汉服这件活化石与千年后的血脉重新连接的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 虽然汉服逐渐由小众走向大众,但并未成为消费者的日常穿搭选择。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55.9%的受访汉服消费者不会在日常场景穿着汉服。 虽然汉服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和好感, 但受形式和观念的限制, 其穿着场景局限性高。 对于这类问题,胡艳琪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汉服有当时的形制是因为它适应了当时的生活,如果我们现在要继续发扬汉服文化,必然要对它做出一定的改变。 尽管她个人比较倾向于汉服本身的精致,但并不排斥它有一些改良,比如,有的汉服在裙身上增设了扣子,就会更加便于穿着。对于汉服而言,不妨让形制严谨、版型优秀的汉服礼服成为汉民族重要传统节日和礼仪场合的正装;让窄袖、少层、不拖地的汉服常服成为民众日常穿着选择的一部分,从而助力汉服真正地趋向大众化,重新成为彰显中华民族文化底蕴的华服。

谈及汉服“出圈”和汉服市场热时,胡艳琪表示,尽管许多人最初是因为好看而去购买,但也会慢慢地喜欢上它,并愿意深入地了解汉服背后的汉文化。 正如 20 级新闻传播学院朱家毅所说,“汉服伴随着古中国走过了悠长的岁月,它不仅仅是服饰文明,也是历史的见证者。 ”徐雨溪认为,“在整个汉服复兴的过程中,重提的是汉服,更是民族自信的重塑,是文化的复兴。 ”当汉服不再只是一种小众穿衣文化,而是展现民族美的符号时,它背后承载的意义将会带动更多人穿上汉服。 未来,作为传统文化象征的汉服逐渐受到大家青睐,而大学生作为引导潮流和展现中国文化的中坚力量, 在汉服复兴的热潮中发挥的作用不言而喻。然而,想要“陪伴华夏民族四千余年的古衣重燃光辉”的美好愿景实现,需要我们每一个乐于见到传统文化复兴的国人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我愿重回汉唐,再奏角徵宫商。 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 我愿重回汉唐,再谱盛世华章。 何惧道阻且长,看我华夏儿郎。

图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