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旧纳新,用心当好学生的“领路人”》

作者:于荻菲,周思栎,徐佳琪     编辑:樊娜     版面: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报第569期2版      发布时间:2021-10-31 00:00:00      浏览:366560      字数:2382      查看原文    所在版面图
承旧纳新,用心当好学生的“领路人”——访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教师团队   期次:第569期   作者:于荻菲 周思栎 徐佳琪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黄大年同志用生命践行了“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的誓言。弦歌犹未绝,薪火永相传,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星火”在全国各地迅速燃起。本期,让我们走进我校两支河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一起领略他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风采,心怀爱国之情,笃行报国之志,接力续写时代答卷,凝聚起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这是我上大学以来,唯一一个不用PPT讲课而全程使用板书的老师,他能从头到尾说出来知识的要点和知识框架理论体系。”李慧萌这样评价她的老师——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院长朱红恒。2021年,朱红恒带领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教师团队入选第二批“河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群策群力,当团队建设的奉献者

      “智山慧海传真火,愿随前薪作后薪”。作为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院长、西方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团队负责人朱红恒曾先后获得过“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百优人才”等荣誉称号;出版有《中小企业CIS策划》《革故鼎新写新篇——如何坚持新发展理念》等多部专著。对于自己已取得的成就,朱红恒认为“任何奖励或荣誉,只是对前期工作的总结,也是以后工作的基础”,他更看重的是未来。

      作为院长,朱红恒需要承担大量行政工作,但他依然坚守三尺讲台,为学生们传道授业解惑。“信其师,从其道”,老师只有练就过硬的本领,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一位学生说:“朱老师的课堂结构设计非常符合学生的实际,虽然教学内容信息量大,但教学结构安排科学,有张有弛,从容自然。教学过程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能充分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

      在朱红恒的倡导下,团队的每位教师都能广泛阅读前沿文献,关注现实经济问题。学院还通过定期与不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学术交流会等,组织教学技能、科研能力的培训,提升团队成员的教学与科研水平。

      对于年轻教师,团队一直有着“传、帮、带”传统,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作为团队核心,朱红恒时刻把握团队发展方向,努力做好协调与服务,帮助团队教师在教学与科研上取得更多成果。近年来,学院教师共获批国家级项目14项、省级项目36项;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河南省教改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在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9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5部、教材19部。


潜心治学,当立德修身的大先生

      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教师团队名师荟萃,这里有包括朱红恒、王洪庆、李新安等在内的12名一线教师,其中有多位老师获得过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教学名师、河南省创新人才等荣誉称号。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在学校的领导和支持下,通过团队教师团结拼搏,学院先后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和省级一级重点学科。

      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课堂?如何真正践行“立德树人”这一根本要求?一直是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教师们孜孜以求、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优秀教师,朱红恒深知课堂教学是培养人才的主渠道。“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如何教好自己的课程。”身为院长,朱红恒愿意主动与学生交谈,拉进与学生的距离,了解他们的想法。在他的课堂上,同学们能感受到平等、亲切的课堂氛围,而且课堂形式多样、方向多维。他非常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发散,课后时刻关注学生对课堂的反馈。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连续多年举办商务英语演讲比赛、模拟国际谈判比赛,团队内的多名老师指导学生参加比赛,担任评委。正是“教学相长”,在学院师生的齐心协力下,学院的学术氛围非常浓厚,学风建设持续提升。

      精益求精,敬业奉献,是朱红恒团队的精神气质。为了更好地提升团队教学质量,朱红恒要求团队加强教师相互间的教学探讨,同时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课堂教学模式的选择上,朱红恒表示,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及与学生相处的模式。风格与模式没有好坏,关键在于是否用心。

      用心,是朱红恒对团队成员也是对自己的基本要求。


勇攀高峰,当敢为人先的科研人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朱红恒认为,作为一名老师,教学与科研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必须两者并重。在他的带领下,学院教师们在科研上志存高远,做“顶天立地”的真科研,绝不做“纸上谈兵、坐而论道”的假科研。

      作为我校的优势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教师团队合力攻关,共同完成了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多个科研项目。

      面对国内外经济社会的新变化与新要求,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立足时代发展需要,对全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朱红恒认为必须把握当下,找准方向,拨开迷雾,在“变”与“不变”中建立优势,在“突破”与“求稳”中寻找平衡,推动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科研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教师平日教学任务繁重,对科研工作形成一定影响,团队整体协调配合,大家决定牺牲假期时间开展科学研究。“在科研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其中最大难题是如何去把握学术前沿,关注社会需要。”朱红恒表示,选择科研就意味着需要具备敢为人先、直面问题的勇气。

       “团队需要继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尤其需要进一步增加科研成果的数量、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在谈到接下来的科研目标时朱红恒这样说到。建强一支高质量、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国际经济与贸易教师团队始终在路上。

      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教师团队将继续秉承“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奉献精神,在教书育人上狠下功夫,在科研创新上勤练本领,正如朱红恒所说:“作为‘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我们将继续传承和发扬乐于奉献、爱岗敬业、执着追求的精神,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


图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