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非同寻常的政治经济学教材修订”——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第二版)第一首席专家李建平

作者:乐华斌,洪彬彬     版面:第03版      发布时间:2021-06-30 00:00:00      浏览:390171      字数:5446      所在版面图

他,尽管自知已年逾七旬,仍孜孜不倦,负责统筹修订厚达450余页的教材;他,尽管是工作在地方院校的学者,仍知难而上,肩负起责任重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简称“马工程”)重点教材的修订工作;他,尽管自知身有疾病隐患,仍不惧艰辛坚持三年半,率领全国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共同完成这一重大课题……他,是福建师范大学原校长、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主任李建平教授。今年4月,由他担任第一首席专家负责修订的“马工程”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第二版)由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本报记者对他此次负责修订教材经历进行了专访。

1 从一份函件到一次“非同寻常”的教材修订

“这是一次非同寻常的政治经济学教材修订。”李建平教授郑重地说。今年6月19日,开拓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第二版)学术研讨会在福建师范大学举行,李建平在会上介绍了教材修订工作概况。他表示,这次“马工程”33门重点教材(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的修订是在党中央统一部署下进行的;它不是一般的教材修订,而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它是党中央高度重视的工程,由中央宣传部组织实施、统一部署,中宣部理论局具体负责;中央领导同志最后审定通过后修订稿才正式出版。

关于修订教材的缘起,要追溯到2017年10月31日,那时党的十九大刚开完一周。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给福建师范大学党委发来了一份函件,内容是:中宣部将会同教育部组织开展“马工程”重点教材修订工作,请李建平同志作为牵头人,负责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李建平就这样开始担负起这次“不同寻常”的教材修订工作。

这次修订工作确实“非同寻常”。起初,2017年11月3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修订组成员听取了中宣部负责日常工作的副部长王晓晖作首场十九大精神专题辅导报告,之后还有第二场、第三场,包括交流研讨等集中培训。接着,中宣部和教育部共同组织召开了修订动员大会,传达了中央领导同志的有关指示和修订工作的部署安排,明确修订工作的总体目标要做到“三个充分反映”: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充分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实践,充分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学术成果。

可见,该教材修订工作得到中央相关部委的高度重视,自始至终都是在中宣部的指导下进行的。

2 从理论梳理到回应现实

“教材第一版定稿时间是2010年底,到2017年十九大召开已经过去了7年时间,到如今第二版定稿也有10年时间。这一时期,我们党有许多重大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国内外形势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作为第一版的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胡家勇教授,在今年6月19日的研讨会上这样说。他同时也是第二版的首席专家,因此他对理论与现实的变化深有感触。

十年,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化,原有的理论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理论迫切需要与实践相结合,教材的理论梳理也迫切需要与现实相呼应。李建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十年间包括世界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教材中的部分内容已经不再适应新时代、新经济的发展要求,高校也亟需一版最新、最权威的教材来推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他在研讨会发言中说,教材做到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和实践的需要,准确把握和阐释当代资本主义和世界经济的新变化,也充分吸收政治经济学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比如“对劳动价值论认识的深化”。教材的编写显然也回应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尤其是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出现的逆全球化现象。他说:“资本主义经济部分共五章,在资本主义生产、流通、分配以及经济危机方面,都有介绍新的变化,还剖析了当代逆全球化的表现和成因,进一步指明经济全球化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事实上,教材在开启修订前,专家组已完成了对华东地区、西北地区、华中地区共约16所高校一线师生的面对面调研,充分听取了一线使用教材的师生们的呼声。于是,专家组在修订资本主义经济部分,恢复了《资本论》原有体系结构和叙述逻辑。同时,也将第三章中“价值规律作用的局限”改写为“价值规律作用的制约因素与范围”,这也是回应当前师生对这一观点提出的疑问。“价值规律有缺陷性吗?它是客观的东西,像水往低处流一样恒定不变地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能说是有缺陷的。”李建平如是说。胡家勇谈到体会时也表示:“新的表述,体现了关于价值规律作用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与以往的表述相比,是更准确和科学了。”

研讨会上,众多专家在谈修订体会的时候,都集中地谈到“两个充分反映”和“一个全面贯彻”。也就是李建平谈到的,教材做到了充分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最新成果,充分反映党中央指导经济工作的方针政策,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他说:“我认为它像一根红线贯串全书,从导论到各篇各章各节一直到结束语,特别是社会主义经济部分,有的章节大幅度改写,有的则是新增写的。”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党委书记赖海榕教授在研讨会上谈到体会时表示,教材修订过程中的那些讨论非常的务实,教材坚持政治性的同时,也坚持做到了学术性与实践性的统一,让学术界能接受这些新的观点。修订编写组成员、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黄瑾对记者介绍说,第二版教材初步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框架,融入新发展格局、新发展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最新成果。

3 从福州一隅到踏访全国多地

教材修订工作开始于2017年11月25日至27日,李建平带队亲赴武汉和郑州开展实地调研。这是他2017年11月2日从福州到达北京,经历约20天的准备和培训工作后的事情。

修订组专家们的实地调研,是从北京兵分三路,分别前往东南、华中、西北地区召开高校师生座谈会,听取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自2011年初版以来在教学使用中的意见和建议。李建平带队去了华中线,他就这样开始了从福州一隅走向全国多地的奔波旅程。

2017年11月28-29日,修订组专家们又都回到北京,召开全体成员会议,交流了三地实地调研情况,讨论了修订的六条原则,统一了认识,并形成了初步的修订工作方案。

之后一年,即从2017年12月到2018年12月,是修订工作紧张有序进行的主要阶段。在这一年中,李建平带领修订组专家们先后召开了多次修订工作会议。根据他的统计,修订研讨过程中,福州会议2次、上海会议1次、成都会议2次、山东会议1次。每次会议都邀请几位知名专家莅会指导,一方面讨论修订稿,一方面部署下一阶段修订工作。

成都会议,本来只规划于2018年3月9日召开一次,另一次在同年 4 月 21 日,是临时安排。那一天,在四川大学召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暨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8届年会,李建平和教材修订组共有七位专家赴会,中宣部理论局派人来传达专家审读修订稿的意见,于是临时决定开会。在福州的会议不止两次,第一次是2017年12月15日至19日,这次会议内容主要是修订工作的分工和布置;第二次是2018年11月23至25日,主要内容是讨论专家的审稿意见和讨论第六稿;第三次是2019年4月26日至28日,会议主题是教材第八次修订研讨暨“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伟大社会主义实践”高峰论坛。

2018这一年间,李建平修订工作虽繁忙,但也没有停止其他的学术活动:参加福建师范大学举行的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32次会议暨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并做主旨报告,应邀参加中国人民大学召开的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20次研讨会并作主旨报告,应邀出席在德国柏林举行的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第13届论坛并作主旨演讲,带领福建师范大学师生20余人,奔赴贵州开展“大学习、大调研”活动……

就这样,年逾七十的他,忙碌的学术行踪遍布全国,乃至国外。

4 从八次研讨到十易其稿

在教材修订的过程中,“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理念和精神贯穿始终。自2017年11月北京修订方案讨论会上确定六条修订原则,2017年12月福州首次会议确定修订分工后,整个教材修订文本经过了至少八次修订研讨会不断的琢磨和反复的推敲。

2018年2月,修订专家组在上海海事大学召开第二次修订研讨会就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彼时,与会专家本着对事不对人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围绕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对新教材初稿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各家争鸣,时间倏忽,直至深夜。会议开了三天,审读讨论了教材修订初稿,最终形成了修订目录(三稿)、配套修订说明等,并决定于3月在成都召开第三次教材修订二稿研讨会。

这年4月21日,专家组再一次在成都举行了第四次修订研讨会。中宣部理论局马文武同志传达了有关专家对教材修订第三稿的审读意见。会议决定对第三稿进行修改,由李建平担任总统稿人,形成第四稿,并决定于5月11日在山东日照召开第四稿(这一稿有较大改动)研讨会,会后于6月向中宣部呈报修订全文(第五稿)。

时间一天天过去,修订组再一次向中宣部呈报修订全文,是2018年11月在福州召开第六次修订研讨会后了。这次研讨会的主要内容是对第六稿进行完善,思考如何在修订中融入中央关于改革开放40周年精神的问题。李建平回忆,此时的整个修订过程已经历时13个月,共举办过9次有关修订的集体活动,修订组成员之间的战斗友谊、革命感情也得到加深。

因感觉可能是最后一次举行修订工作会议,李建平在福州对一年多来的修订工作进行了总结,对修订组内11位专家的辛苦付出和国内五十多位知名专家以及各支持单位表示了衷心感谢。一年多来,李建平为这本教材的修订殚精竭虑,直至2018年12月31日上午他仍投入到紧张的修订工作中,并把送往中宣部前的第七稿从头到尾又看了一遍,避免有所疏漏。

2019年3月21日,“马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审议专家在北京开会,对第七稿进行了认真的审议,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后也同时提出了很多中肯的修改意见。修订小组又重新启程。这年4月在福州,第三次在福建师范大学,修订专家们召开了第八次修订研讨会,根据送审稿的评审意见,对修订稿做了进一步的修改,并对修订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做了热烈深入的研讨。会议决定2019年5月30日提交最后的教材送审稿,等待中宣部理论局进一步的指示安排。

2020年9月,根据中宣部理论局的安排,课题组迎来更多的专家加入,修订工作获得有力推进。就这样,历经“八次研讨、十易其稿”……专家们的观点不断碰撞,之前的想法不断得到修正,这条教材修订的漫漫长路,曲折而悠长。

5 从计划九个月到历时三年半

时间飞逝而过,教材修订组一开始预期的工作时间是9个月。但大家都没有想到,随着修订工作的深入推进,时间跨度从原来的9个月延长到了13个月,之后又延长到了18个月。大家更没想到的是,随着全球疫情的蔓延,修订工作愣是从一年半的时间延长到了三年半。

修订工作时间进度上大幅度延长,是在福州的第八次修订研讨会后,这也是修订工作迎来的一次大力推进。那是2020年9月到12月,为了充分反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课题组在《求是》杂志社副总编辑张宇教授的主持下,吸收《求是》杂志社、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和南京大学等研究重镇的著名专家学者参与修订。参与修订的专家学者也从原来的12位增加到了20位。壮大后的修订队伍再次对教材送审稿进行了集中研讨和修改,修订工作终于迎来了完美的收官阶段。

在三年半过程中,李建平作为第一首席专家,负责全局工作的统筹安排,可谓尽心尽力。2019年12月,他的身体也还是有点招架不住,到北京阜外医院做了一个心脏球囊手术。然而,每每有人问起他的身体状况,他总是说没什么问题。即使有知情者关心地问起,他也总是淡淡一笑说:“只是身体的个别零部件出了故障,并无大碍。”他的学生之一,福州大学副校长黄志刚教授,在应邀出席本次研讨会时说到:“我特别感动的是李老师的工作精神。2017年接受这个任务的时候其实他身体当时不是太好,我真担心他身体受不了。但是,奇迹出现了,李老师越工作,身体好像越来越好,精气神好像越来越足。这一定是他对马克思主义崇高的信仰,对党教育事业的无比忠诚以及对理论创新孜孜不倦的追求,在支撑着他。”

三年来,殚精竭虑的工作使李建平两鬓斑白了不少。当然,此次修订工作的圆满完成,也是修订组全体专家共同艰苦劳作和密切配合的结晶。还是在上海会议时,就有多位专家抱病参与了会议的全部研讨活动。那时,武汉大学简新华教授刚刚做完白内障手术,四川大学蒋永穆教授一直发着高烧,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王朝科教授强忍着牙痛……成都会议时,简新华教授尚未完全从白内障手术中康复过来,艰难地完成了他所负责版块的统稿工作,中国社科院侯为民教授、南京财经大学卢映西教授也都带病坚持工作。他们的敬业精神,必将随着教材的付梓,走向每一位使用者,成为他们倾心学习和研究的榜样。

我们因此也能看到并明白这次“非同寻常”的教材修订过程中,真正“非同寻常”的是一群人用一辈子学术积淀成就一本书的别样故事,是榜样们耽于学术奉献学术的执着精神,是专家们用深厚学术造诣深入浅出回应社会现实的理论品格,是教授们为教育事业燃烧自己立德树人的红烛情怀……


后记:在采访李建平教授的过程中,有三个让记者特别难忘的地方。一是,在他的书房里,高高厚厚的书架上塞得满满的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的书籍。二是,采访过程长达三个多小时,他都精力充沛侃侃而谈。中间想让他休息一下,他也都说没关系,“这也跟上课一样嘛,一上就几个小时也很正常”。三是,一讲到教材,他的思绪和语言就像通了电一样,妙语连珠、滔滔不绝。这就是一个75岁学者对学术醉心热爱的写照,也是一位师长热心育人的真诚,更是一名专家长期潜心学术的魅力。


图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