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贷再现新规, 共筑理性消费的围墙

作者:冯紫卫,吴家泽,许亭亭     版面:第04版:第04版      发布时间:2021-08-31 00:00:00      浏览:399517      字数:1246      所在版面图





  近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小额贷款公司如花呗借呗等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大学生是当今社会的一类特殊消费群体,众多网贷平台凭借着借款门槛低,放款速度快等优势在大学校园中迅速蔓延,造成一系列无法预估的潜在风险。互联网贷“一刀切”的新规定虽然简单粗暴,但也是我国金融监管机构管控大学生借贷风险的无奈之举。
  近年来,“超前消费”成为一种众人吹捧的时尚,花呗借呗等互联网众多小额度贷款公司,鼓吹消费主义,引诱大学生超前透支消费。为什么大学生会陷入网贷骗局之中呢?随着时代发展,年轻人受物质社会及西方奢侈消费观的影响,更能够接受贷款消费这样的新事物,恰好这类贷款平台又为大学生提供了这样的契机。许多借贷平台不仅鼓吹超前消费,甚至设置高额的利息,许多人由于缺少贷款概念,便会盲目下手借贷。很多大学生崇尚消费自由,也许只为了一件精致的裙子,一双新上市的球鞋,贷款之后却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偿还贷款的能力,于是拆东墙补西墙,借贷来还贷,最后只会走向极端:要么向父母坦白由父母偿还贷款,要么就是带着无尽的忏悔走向生命的终点……校园贷是一朵看起来很美的“恶之花”。近年来,因大学生借贷引发的悲剧层出不穷:厦门大二女生因贷款公司疯狂催款,甚至散播裸照而跳楼自杀身亡;2017年,“裸贷”女大学生负债57万无力偿还,于学校旁边的宾馆烧炭自杀;2018年,19岁女孩借现金贷涉及18家公司,母亲不堪催债自杀……当前生活水平飞速提高,物质消费能力大幅度增强,人人都有追求更高生活品质的权利,但我们不倡导目前还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轻易借贷。无数大学生还未踏入社会就已背负数十万债务,甚至被记录进个人征信档案,这对他们的学业、事业都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网贷乱象的背后,该反思的不仅仅只有平台,归根结底,还是应当教育大学生自身能够养成健康的消费观念与金钱观念,提高自我防范和保护意识,合理保护和经营自身财产。国家限制小额度贷款公司向大学生发放贷款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警惕大学生掉入网贷陷阱的作用,但并无法真正做到完全约束管控贷款平台。国家只是限制了以花呗借呗等为典型代表的借贷平台,总会有不正规的贷款公司能侥幸地成为漏网之鱼,一些大学生仍然可以通过这样的“地下”黑暗借贷渠道借款,所以无法从根本上阻止悲剧的继续发生。
  我们倡导所有在读大学生需珍惜父母的劳动所得,避免大手大脚的花钱,要理解父母劳作挣钱的艰辛。除物质上的消费享受以外,“沉浸式”投入专业上的学术研究,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我们要切忌在消费中随大流、盲目从众,物质消费支出要与自身的个人实际相符合,谨记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高消费就像精神鸦片,它给借贷者带来了物质上和精神上的短期享受和满足,在消费者追求一时的快乐后便落入贷款的万丈深渊。勤俭节约是前人留下来的教训,我们不可将其视为糟粕而随意抛弃,反之,我们需要传承这样的美好品德,切莫因一时的冲动和所谓的虚荣心,而让自己成为贷款平台的奴役,直到事情发展到无法收回的地步才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