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劳动造就闪光的人生

——写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

作者:薛萍     编辑:薛萍     版面:第02版:第02版      发布时间:2021-04-30 00:00:00      浏览:471063      字数:1511      所在版面图


  “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以劳动托起中国梦!”“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质朴和语重心长的话语又一次在耳畔回响,它深刻揭示了实现梦想的历史逻辑,指明了共筑梦想的根本力量,鼓舞起亿万劳动者向着梦想坚毅前行的决心和信心。
  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在农民看来,劳动是春耕秋收,收获在肥沃的土地;在牧民心中,劳动是和牛羊一起,游走在辽阔的草原;在工人眼里,劳动是和同事一起,奋斗在忙碌的车间;在记者的视角,劳动是和纸笔一起,奔波在采访的一线……尽管每个工种对劳动理解有所不同,但他们都透出一个共同的道理: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翻开共和国的历史,无论是南泥湾的开荒、黑土地的耕耘、超级稻的攻关,还是华为中兴的探索、南车北车的突破、中关村的创新创业……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以一个汗珠摔八瓣的干劲投身到国家建设中,多少辉煌的成就都在埋头苦干中铸就,多少豪迈的跨越都在挥汗如雨中实现,多少伟大的梦想都在胼手胝足中变为现实。
  今天的中国,个人梦想与国家前途密不可分,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紧紧相连,每个人都“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当下,高校学生的人生黄金期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完全吻合,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惟有争分夺秒去把握、朝乾夕惕去奋斗、埋头苦干去成就,才能不负时代的丰厚馈赠,才能用劳动造就闪光的人生。可受当下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有的同学好逸恶劳,不想劳动、不会劳动,存在着拜金享乐主义思想,校园中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因此,学校要从加强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劳动精神入手,不断强化其劳动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使他们真正认识到人世间的美好理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创造性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辛勤劳动才能铸就。
  最近刷屏的一篇博士论文的 《致谢》 部分引得无数人热泪盈眶,它让人感受到了作者苦难背后的坚守与奋斗,使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劳动,不仅让个人走出贫穷,改写命运,创造美好的生活,更创造了更多的社会价值;一个人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
  当下,我们正行进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征程上,瑰丽的事业正召唤我们去奋斗,梦想的力量正激励我们去创造。大学生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的主力军,要将个人梦想与国家梦想紧紧相连,把人生理想、家庭幸福融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伟大事业中,真正树立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获取财富、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思想观念,从而为走出校园后的人生之路奠定良好的事业发展观。
  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一切靠劳动,生活才美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道出了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真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要充分让自身拥有的“两件宝”发挥最大作用。首先要坚定理想信念,信念是帆,劳动是桨,理想信念缺失,青春就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徒劳无功;其次要注重方式方法,切记打“勤奋球”,踩油门挂空挡,而应找对方法,力求事半功倍;当然还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切忌好高骛远,真正把热爱劳动的口号落实到行动上,惟此,你的人生才有机会出彩,你的梦想才会成真。
  用劳动圆梦,以奋斗起航。在追梦路上,广大青年学生要在踏实奋斗的过程中,用一锤一钉的劳作、一砖一瓦的建设,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以辛勤、诚实、创造性的劳动造就闪光的人生,在实现伟大复兴的丰碑上镌刻劳动创造的辉煌印记。
  (作者为本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