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之殇》

作者:黄道新     编辑:严健龙     版面:《端午之殇》      发布时间:2022-01-25 00:00:00      浏览:471522      字数:1756      所在版面图

编者按:传统节日传承至今,其蕴含的人情味和内涵正在走着曲折的道路。文章以端午节为例,在百年之内,人们对端午节的态度对比,老人与年轻人对端午节的态度对比,是时代的急促感和人们的物质欲望在作祟。即使时代如何发展,总有人在坚守,并且我们都坚信每个人内心深处的那份纯真与美好会被唤醒,且永远蛰伏在心里。

  粽叶飘香,艾草芬芳。夏雨过后,池水慢慢上涨,蛙鸣正沸。叫做猪笼草的水草正在蔓延。水仙,夹竹桃长势喜人。

  端午时节,萦绕岁岁年年童谣……

  人们往往将美好的憧憬和对未来的希翼寄托在节日之中。

  “爱在端午思无邪”。沈从文先生笔下《边城》的开端便是茶峒人民的端午。

  “在水乡过着平淡的日子,最热闹的就是端午节了吧”。

  纯朴的湘西文化的风情和韵味在端午这日展现得淋漓尽致:人们早起便着新衣,孩童们额头上都蘸着雄黄酒,每家每户门口无一列外插着艾叶,河边的吊脚楼更是热闹非凡,青年壮汉们纷纷撸起袖子,下水捉鸭,争夺着水性好手的称号……那些闹腾与快乐之中蕴含着不惧世俗的安宁,那些古道心肠背后流露着人们对生活满满的热爱。在看不见彼此容颜的夜色河畔,翠翠与傩送的爱情故事悄然发生……

  但又在那样一个黑暗潦倒的社会下,沈从文先生勾勒出这一幅与世隔绝的美丽画卷,大概的确隐含着对大都市繁华的讽刺和困倦。在那座与世隔绝的小城中,先生悄悄地勾勒了我们每个人心中的“边城”,我们又将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寄托于此。人们的情绪或哀或喜又或是绝望,又隐含着永恒的希翼。美与美无痕的交融中,先生将他对世界的美好留在了这一方净土。而中华民族上千年来的净土的的确确孕育在了端午节之中。净土之上,养育着数代人们的那份炽热美好的希翼……

  “高邮咸鸭蛋的特质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入口即嚼石灰。平常食用,用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出来了”。汪曾祺先生在《端午的鸭蛋》中这样描述道。

  “小孩子手腕上都挂着红线”,“在门槛上贴着五毒用来辟邪”,“用雄黄酒华王字”,“吃十二红”(十二道红颜色的菜),“还有别处不曾有的习俗—放黄烟子”。汪曾祺笔下的端午节习俗让我们如今的读者有着很新奇的感觉,因在这样一个社会风俗逐渐远离我们的情况下,对这些传统的纪实描述显得陌生又向往,我们逐渐远离了这一切实际的端午。                          

  端午节在每个人最初的记忆里,毫无疑问便是故乡。故乡更是汪曾祺先生是不可磨灭的情愫。故乡的牌坊,草巷口,老宅子,青石板……都记得真切。他将对他故乡的思念与对儿时的怀念寄予在鸭蛋之中,平淡细腻之中流露出对故乡满满的自豪感,但那一抹复杂矛盾的哀切,却时刻萦绕……                    

  江南水乡的那份平静与安详正在悄然磨灭……

  物质欲膨胀的年代正在勒索所剩无几的那份纯真。

  人们开始疯狂地追逐节日。

  大同小异的日子无聊而又漫无目的。夏至已至,钢筋水泥的世界里面,鲜绿的艾叶浮现于人们的眼前,人们将目光转向超市里各种颜色和各种样式的粽子,在形式上恰到好处的表现了节日的浓厚氛围,忙碌的上班族和学生因多了一天的法定假期而欢呼不已,在那天或结伴出游或是在家休息放松,只是心中的满足感多了些许落寞,是不知名的缺失……

 往昔热闹了多年的乡镇村落里,此刻却有些许安静。神情有些落寞的老人们用他们辛勤的双手延续着糯米与粽叶的篇章。与辛勤耕作的敏捷和熟练不同,老人们笨拙地打开智能手机,布满老茧的双手,不知从何安放,只是努力回想着儿女教过他们的办法,拨号给他们,打个电话,祝好节日快乐。操着一口方言询问自己的孙子孙女寄送过去的粽子还够吃吗,还想吃什么馅的,爷爷奶奶再包了寄过去,哪天抽空过来看看……

  情怀的伤逝与人情的凋零,是端午之殇,亦是传承几千年的精神家园的失守与沉沦……

  人们对一切感到新奇,又对一切感到厌倦。

  空洞,麻木。行尸走肉的生活过了一天又一天,单调重复的生活,不知名的压力,内心的净土变成了荒漠……

  不知何时,当第一个垦荒者开始走入不知名的乡村,芦从摇曳,青衣姗姗,望着那抹翠绿,喝一杯不凉不烫的清茶,然后上步走上前去,帮扶老农采摘艾叶,郑重地煮上最新鲜的糯米,肃穆地修复那已残破不堪的龙舟……

  端午,蒹葭苍苍的古韵,带着湿润的水汽,淡雅,玄远,终将洗涤人们的心灵,扫去时代的急躁,冲刷那些埋在深处的污垢,那些纯真与美好会在长久的凝睇里埋藏,永远都蛰伏在心灵深处不会消失……


图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