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的“炼字”

作者:李崇超     编辑:沈致远     版面:文艺副刊      发布时间:2021-02-05 00:00:00      浏览:473554      字数:1438      所在版面图

中医中的炼字

李崇超

炼字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在中国古代有很多关于炼字的经典例子,充分展现了汉语之美。很多古代的诗人,“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就是为了寻找那一个合适的字。确实,很多用的精妙的字,使得整个诗词成为了佳作。

白居易的《暮江吟》中的那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这个“铺”字,就十分形象的表达了夕阳落在水面上的景象,表现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与江面的平静,视觉效果十分清晰,也写出了安闲、舒适之感,准确又形象。

 忽然想起,中医中也有很类似的“炼字”,比如《素问经脉别论》中: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这里的散、淫,布,都有布散的意思,和那个“铺”异曲同工,也给人一很贴切的视觉效果。现代医学的语言是力求精确的,饮食进入体内,是一个很复杂的代谢转化的过程,而中医中仅仅宏观的用散精、淫气来表达。这也是整体观念在表达方式中的体现。中医中的这种表述方式并非是特意的“炼字”,而是思维方式的自然形成。

还有一个著名的王安石炼字的故事,是写那首《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最初,王安石写的是“春风又到江南岸”,写完后,王安石觉得“到”字太死,就改为“过”字,仍觉不妥,又改为“入’字、“满”字。这样改了十多次,最后改为“绿”字,才觉精彩,这个绿字,成了整个诗的“诗眼”。

绿本是形容词,这么一改为动词来用,意境大增,这中形容词改为动词的例子还很多,如何逊“晓灯暗离室”,王维的“日色冷青松”“潭影空人心”,王昌龄的“清辉淡水木”,蒋捷的“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周邦彦“风老莺雏,雨肥梅子”等等,句中的“暗”“冷”“空”“淡”“红”“绿”“老”“肥”,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就像是慢镜头快放一般,给人一种很强的艺术效果。

其实,中医中也有这样的表达方式,如“厚肠胃”“利咽”“快”这些表述方法,都是形容词的用作动词,在中医中十分常见。《神农本草经》中对石斛的表述:补五脏虚劳、羸瘦,强阴。久服,厚肠胃、轻身、延年。其中的“强”“厚”就有这样的效果。再比如朱丹溪对胡椒的表述:“食之快膈”,“快”也是这种用法,再看《外科正宗》中的一段话:黧黑斑者,水亏不能制火,血弱不能华肉,以致火燥结成黑。“华肉”,这个用法与“绿江南岸”“冷青松”“淡水木”“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等多么相似。只描述初末状态,不追究中间过程,呈现出一种物象自现的效果。

    诗词的炼字之所以精彩,其实是一种精确,不是科学的精确,而是艺术的精确。这种精确成功的表达了人的那种精微的感受。那么为什么中医中的很多表述,与诗歌的表述如出一辙呢,这就是传统科技的特点之一,那就是“诗性智慧”或者“诗性思维”的体现。

     诗性智慧是意大利学者维科在《新科学》一书中提出的,诗性智慧是从生命的运动本身去体验智慧,初民们倾注全部的情感和巨大的想象力来感受世界,感受自身。在文明的早期发展过程中,诗性智慧是人类最初的智慧方式,诗性文化是人类文化的第一个形态

中国文化的早熟和连续性,使得中医这一传统形态的科技还保留着大量的诗性智慧、诗性思维,因此中医中的表述方式也还有着很多的诗性语言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种理智与感知还未完全二分的语言表达方式。认识诗性智慧,是认识中医的一个重要方面。


图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