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死亡教育课”在更多高校落地生根

作者:郭丹     编辑:郑雪莲     版面:第02版:新闻      发布时间:2021-05-19 00:00:00      浏览:480233      字数:1293      查看原文    所在版面图


据报道,今年清明节期间,国内多所高校开展了“死亡教育课”“生命教育课”。这类课程的内容,简言之就是通过课堂讨论死亡、模拟临终告别,参观完整殡葬流程等形式,将“死亡”这一话题导入课堂教学,让大学生近距离接触死亡、认识死亡,引导学生敬畏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正确审视人生的价值及意义,值得肯定。笔者认为,此举也应该在更多高校落实生根。

对于国内高校而言,“死亡教育”并非新鲜名词。早在2000年,广州大学就开设了内地高校第一个死亡教育课程《生死学》;作为国内开设死亡教育课程较早的学校,山东大学已连续开课14年;2017年,北京大学开设《死亡的社会学思考》课程,随后协和医学院、广东药学院、中山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华南农学院等一批高校先后开设多门死亡教育课程。不难看出,越来越多的高校已经意识到死亡教育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性,这也是“死亡教育”课程开设的初衷和目的。

近日,《中国青年报》一则《年轻人立遗嘱不是为了赶潮流》的话题引发广泛关注。据中华遗嘱库近期发布的《2020中华遗嘱库白皮书》显示:2017年,有55位90后在中华遗嘱库登记保管了遗嘱。截至2020年年底,这一群体人数合计已达553人。订立遗嘱逐渐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是年轻人生死观理性化的体现,一定程度上也表明了大众对于死亡教育的需求,同时,这也为高校开设死亡教育相关课程提供了心理基础。然而不容忽视的现实是,目前全国范围内开设“死亡教育”课程的高校只有20多所,对比全国3000多所高校的数量,占比不足1%。就目前国内高校的整体发展状况以及大学生数量来看,这样的教育规模以及普及程度都是远远不够的。

此外,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当前的死亡教育课程设置也相对单一,主要设在医学院、药学院,开课的初衷是为了消除学生对遗体解剖的恐惧和焦虑。以山东大学为例,“死亡文化与生死教育”专业选修课面向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开设。其实,医学院学生开设此类课程更多的是出于学习和职业的特殊需要,而生死是每个人都终将面对的课题,因此,死亡教育的受众群体应该更加广泛,开设面向全体学生的公选课应当成为高校的努力目标。

死亡教育是一门引导学生探讨生死关系的学科,涉及生理基础、文化传统、心理体验、社会伦理、宗教、法学等诸多内容,是一门交叉性、融合性的学科。目前国内高校的死亡教育还处在摸索阶段,开展死亡教育相关课程还需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由此言之,高校应立足于自身特色,开展相应教学。死亡教育不仅仅是理论讲授,更多的是情感体验,因此高校在实践体验上要下足工夫。令人欣慰的是,不少高校也开始了相关的探索与推进。比如,广州大学开设的《生死学》,涵盖生与死的概念、器官移植、临终关怀、自杀等话题,是一门基础性、综合性的课程。在教学方式方面,各高校也进行了实践和创新,比如山大基础医学院副教授王云岭带领学生走进殡仪馆,近距离认识死亡;沈阳音乐学院学生教育科教师胡宇峰带着学生们来到沈阳市战俘营、九一八博物馆等地点参观,让学生站在生命终点重新反思和规划自己的人生。

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说:“向死而生,当你无限接近死亡,才能深切体会生的意义。”由此,死亡教育引导大学生敬畏生命,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应在更多高校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