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年,我与建院再重逢

作者:苏彦彦,杜紫仪     编辑:徐灿灿     版面:第03版      发布时间:2021-10-30 00:00:00      浏览:484689      字数:1236      所在版面图

       编者按:从部队院校、到中专院校、再到高职院校,三易其制,五更其名,经过历代建院人的奋勇拼搏与不懈努力,我校现已逐渐发展成为一所资源优势突出、专业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的高职院校。在建院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上,承载着无数学子的希望,照亮了千万学子的未来。今天的故事主人公是来自工民建86-1班的杨来义。

缘·起

       1986年,杨来义入学就读于徐州煤炭建筑工程学校,学习工业与民用建筑。对于为什么选择煤建校,杨来义说:“我受父亲的影响,他是一位抗美援朝的老兵。从小听他讲述当兵的生活,在那时去当兵就是我最想干的事。可惜,最后落选了。于是,我选择了前身是军校的苏建院。在当时叫徐州煤炭建筑工程学校,学校于1981年迁址至泉山区,当我1986年入学时,见到的是一个崭新的校园。作为建筑类院校,建筑风格和建造质量堪称一流。大到教学楼、宿舍、餐厅、图书馆、实验楼,小到操场、游泳池、园林实训基地一应俱全,这是同时期其他院校无可比拟的。”

延·续

       来建院求学的不仅是杨来义,还有他的家人。1995年杨来义妻子的弟弟来到建院学习工民建。2012年杨来义的大女儿来到建院学习古建筑工程技术。如今他的外甥作为2021级的新生来到建院学习,其中便有杨来义的建议。对于为什么让他选择来这个学校,杨来义这样说道:“因为学校的学风教风很好,学校是基于军校改制的,从前的教官变成了教师,沿袭了严谨的教学风格。大小考试均严格整肃考风考纪,学生没有投机取巧的机会。在这里,我们从老师那儿不仅仅学到了专业技术知识,还学会了如何做人、如何做事,也大大提高了自身的素养。所以,我很信任苏建院。等他步入社会,不仅能有扎实的专业素养,更重要的是身上的那种良好品格。”而今杨来义的小外甥陶士鲲对于舅舅和学校是这样说的:“我的舅舅在我们家很有话语权,报考学校和专业的时候我犹豫不定,老师和舅舅给我推荐了不同的院校。后来,舅舅向我讲学校的学风,结合我自身也为我选择了心仪的专业。听完舅舅的讲述之后,我便决定报考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我的高中同学(钱江宁)在了解情况后,也想跟我一起报考苏建院,并且也得到了家长的同意。现如今我和我的同学一起来到建院的交通工程学院,学习高铁专业,虽然入学仅2个月,但我觉得这里的氛围真得很好。”

重·逢

      今年开学,杨来义送他的小外甥来到学校,他看到学校的变化,新的建筑、新的老师、新的面孔,可不变的是学校一直以来的初心,用心浇灌学生的梦想。杨来义说道:“33年前的事情仿佛还在昨天,我还记得当时的老师咧,班主任蒋建民老师、王培兴老师,任课的方建邦老师、陈年和老师、陈乃佑老师、朱步老师,还有辅导员方桐清老师,他们对我意义非凡。现在学校也有很多新的老师了,我相信他们也会是这代孩子的良师益友。我毕业的时候,建院正在稳步发展,如今我事业有成,再回到母校,建院也变得更加优秀。我一直以建院的学生而骄傲!考入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不仅可以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而且还有多种专业可供选择,让我们能够在当今就业压极大的大环境下逆流勇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