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千里走“单骑”!

作者:詹恬     编辑:詹恬     版面:专题报道      发布时间:2021-09-02 00:00:00      浏览:485534      字数:1879      所在版面图

一辆电动车,从鼓楼到江宁,单程骑行16.5公里,近80分钟。在南京最热又最艰难的那段日子,他把这段路走了19天,全程1200多里。
  在南京7、8月份高温酷暑、台风暴雨的天气里,他骑着一辆电动车,换上大功率电池,带好充电器,天天往返于江宁区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指挥部与自己家之间。他就是南京医科大学2016届博士毕业生,公共卫生学院教师徐进。

使命感:作为公卫人要第一时间站出来

7月,江宁区成为了南京疫情防控的“主战场”,面对来势凶猛的德尔塔病毒,徐进再次挺身而出,于7月23日来到江宁区抗疫的核心———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指挥部,一干就是十九天。
  “在疫情面前,我们作为公卫人,应该第一时间站出来,冲锋在前,责无旁贷。我想这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最好机会。”谈到主动逆行上“疫”线的原因,徐进说。
  疫情发生后,江宁的地铁公交都进行了防控管制。徐进支援的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指挥部坐落于江宁区天印大道,而他与爱人居住在鼓楼区,两地相距16.5公里。
  为保障徐进出行便利,学院表示可以承担他来回的打车费用,但徐进并没有这么做。“我考虑到打车的来回成本高,而且早晨从鼓楼到江宁的路段常堵车。另一方面,疫情之下,司机看到是去江宁疾控,就会比较担心,甚至会取消订单。”为了避免因打不到车而耽误防疫工作,徐进决定骑电动车前往。
  每天早晨,他7点多从鼓楼出发,骑行七八十分钟到指挥部。在这里,他先后承担数据统计、电话随访、密切接触者及次密接者跟踪协查等工作,常常到晚上九、十点才骑行回家。回家后,徐进往往还要继续处理密接和次密接数据。抗疫工作就是在与时间赛跑,因此半夜收到协查任务亦是常态,也没有工作日和周末之分,每天都有着繁重的工作量。在南京的酷暑下,伴着台风“烟花”,徐进每天两点一线,就这样坚持了下来。

意志力:困难不曾让他动摇

为保证骑行顺利,徐进也提前做了不少“功课”。他先是咨询电瓶车店的老板,长距离骑行是否可行,随后,他又了解了江宁疾控中心的电瓶车充电设施。确定可行后,徐进特地更换了大功率电瓶,随身携带充电器,开始了他的骑行生活。如此长距离的风吹日晒,徐进任何没有怨言。
  “骑行的时间比较容易把握,我可以克服困难。作为一名公卫人、一名党员、一名老师,我应该主动就位,和大家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当然,在实际的骑行过程中,徐进也遇到了预料之外的挑战。一个是路况问题,从鼓楼到江宁的途中,有些地段在修路,有些地方正在进行城市改造,路上比较颠簸;其次是找路困难,徐进表示自己方向感不好,而有的地段信号差,导航失灵的情况下又难以找到行人问路,只能凭印象找路,有几次天黑走错了,到了有信号的地段才发现,又得折回。沿途必经的双龙街立交隧道对于夜归的徐进来说也是个“考验”,这条隧道长约700米,受疫情影响,深夜的隧道没什么人,略显惊悚。
  即便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徐进也未曾动摇,他觉得通过辛勤付出换取江宁平安、南京平安,一切都是值得的。

公卫心:代代传承的精神

此次,已经是徐进两度上“疫”线了。2020年,面对新冠疫情的严峻形势,他第一时间报名参加校园疫情防控工作,参加了第二批党员突击队志愿活动,同时在入校测温、餐厅秩序维护等各岗位循环值班。
  徐进的学医梦想是从2003年非典时期被点燃的,他记得,那年的校园充斥着消毒水的味道,电视里播放着钟南山院士为首的医务工作者在一线舍生忘死救治患者的画面,年少的徐进深受触动。
  2006年,他如愿被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录取,自此开始了十一年的求学生涯。2016年博士毕业后,他留校任教,在南医公卫这片熟悉的土地上实现了从学生到老师的身份转变,希望指引更多的学生在祖国需要的时候站出来贡献力量。
  徐进说:“很多学长学姐、学弟学妹在离开校园后就失去了联系,而这次疫情一线,让我们很多人重逢。虽然大家都戴着口罩,仍能第一时间认出彼此。这些公卫同仁来自全省各个地区,大多是舍下了自己的小家,来到一线支援工作。”
  在指挥部,徐进还遇到了他的一名刚毕业的学生。“他入职没多久就来到了抗疫一线参加流调工作,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徐进回忆,“这个学生非常好学,由于刚参加工作经验不足,我也会和他交流一些流调注意事项,帮助他提高公卫现场的技能。我能感觉到公卫精神在代代传承。”
  徐进表示,面对疫情,南医公卫人尽显担当:大家都投入到疫情发展趋势研判、防控策略和措施建议、流调、明确病毒类型、开展科普宣传等等工作中。学院的培养让大家有能力、有信心处理好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
  “我们的精神就是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甘于奉献、止于至善。”作为一名教师,徐进走下讲台、走上一线,他也希望,未来千千万万的学子都能传承公卫精神,为健康中国奉献力量。


图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