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 看《觉醒年代》

作者:于洪良     编辑:宿文娜     版面:2021年4月22日1404期1版      发布时间:2021-04-22 00:00:00      浏览:488987      字数:1615      查看原文    所在版面图


学党史  看《觉醒年代》


近来,电视剧《觉醒年代》在央视播出后获得了超高人气,观众给这部兼具思想深度、历史深度和艺术深度的历史正剧打出了少见的 9.2 分,树立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的新标杆。首轮播出中,该剧收视率居中国视听大数据排行榜第一。

《觉醒年代》以 1915 年《青年杂志》问世到 1921 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贯穿,以《新青年》“三驾马车”李大钊、陈独秀、胡适从相识、相知到分手,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传奇故事为基本叙事线,以毛泽东、周恩来、邓中夏、赵世炎等革命青年追求真理的坎坷经历为辅助线,清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和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全过程,全景式展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宏大背景、历史卷轴,艺术再现了众多历史人物为中国寻找出路的种种探索和思想交锋,是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次崇高致敬。《觉醒年代》制作精良、剧情考究、人物鲜活,对思想变革进行戏剧性架构,既保持政论性又突出观赏性,达到了“让观感舒服的状态”。不少年轻观众直言,“边追剧边学党史”“导演简直是‘细节控’”“被家人拉着看一集,结果就离不开电视了……”

《觉醒年代》之所以受到欢迎,在于通过“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原则,刻画早期革命先驱有理想也有锋芒、有困境更有探索的革命品格,多条叙事线让剧情更加顺畅,描绘出一幅气势庞大的爱国群像图,更关键的是在创作中坚持以人物形象塑造为中心,主要人物“活”了、“真”了、“神”了。比如剧中,陈独秀送两个儿子陈延年、陈乔年去国外勤工俭学,镜头平行剪切了两兄弟慷慨赴死的片段,镜头语言表现出的震撼和悲壮,让很多人潸然泪下;父子情真,依依惜别(此地一别,终生再不得相见,阴阳两隔),让观众不胜唏嘘。再如李大钊送陈独秀经天津南去上海,在海河边看到流离失所、沿途乞讨的百姓,听到义和团幸存者的悲怆发问,两人在冰雪漫天中认识到要有凝聚力量的组织、要建立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同宣誓为民立命、为国建党的初心使命。而青年毛泽东出场时,则是“天上下着瓢泼大雨,在杂乱无章的长沙老街上,一位青年怀抱一沓《新青年》,踏着泥水迎着风雨奔跑……”,观众们纷纷称赞,“这才是青年该有的姿态!”“他带着光来了”等弹幕迅即形成了刷屏之势。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这部剧艺术地“活化”了历史人物,从而证明了历史剧创作的一个“原理”:人活则历史活,历史活则电视剧活。

作为献礼建党 100 周年优秀电视剧展播剧目,《觉醒年代》剧本创作历时 6 年,七易其稿,从党史考证、人物塑造、情节编织等方面反复打磨,拍摄过程坚持集体推敲脚本、贡献设计创意,呈现出剧本表意的准确性和丰富性。剧组有一个明确的创作原则和方向,就是抓其神。抓住神,就等于抓住了灵魂,神似要远大于形似。专门要求所有演员都尽最大限度奔赴他那个角色,倾尽所能塑造人物,并对每一场戏都抠得非常细非常精,对每一个镜头都走心入微。因此,43 集的《觉醒年代》丝毫没有冗长拖沓之感,相反是连贯呼应,场场紧凑,把观众带入到了那个激情似火、荡气回肠的时代。沉稳厚重、朴实坚毅的李大钊,激情四射、慷慨率性的陈独秀,目光高远、充满理想、性格刚正的青年毛泽东,冷峻孤愤、以笔为枪的思想文化先驱鲁迅等等;在北大红楼,还有一批在新思想的激励下,洋溢着爱国热血的青年学子……风雨飘摇、山河动荡的年代,有这么一群青年,用自己年轻的生命,给羸弱不堪的中国续命……每一个角色都让人过目不忘,观众无不为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的热血情怀和崇高精神所动容。这些发生在百年前的青春故事,值得我们遥想回望;当年的这群“新青年”的执着坚韧,值得我们敬仰有加。

当下,党史学习教育正在进行,再有七十多天我们将迎来建党一百周年。《觉醒年代》作为一部电视剧形态的党史学习教育优秀教科书,名副其实,无可挑剔。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用心用情把党的百年历史学习好、总结好,用力用功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那么,《觉醒年代》颇值得我们心领神会,看懂悟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