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创新创业之路 奠成长成才之基

作者:王珍,商梦茹     编辑:张丹琳     版面:第01版:第1版      发布时间:2021-12-17 00:00:00      浏览:490126      字数:3828      查看原文    所在版面图






“这次成果展内容丰富极了,让我大开眼界,真是不虚此行!”文学院的石冰冰同学从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出来时不由得发出啧啧称赞,循声探去,原来是“庆祝建校70周年,争做新时代追梦人”大学生创新创业创意教育成果展正在如火如荼地举办。在学校庆祝建校70周年之际,为充分展示我校近几年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学生工作处举办了本次展览。

 

汇集多项成果 展我学子风采

 

“大家快来看,这个小老虎真可爱!”偌大的展区里忽然传来一声惊呼,原来是几位参观的同学被美术学院展区中张梦欣和刘珂同学的作品———《虎头虎脑》中小老虎的可爱形象所吸引。只见几只五颜六色的小虎头被做成吊坠形状摆放在展览台上,“老虎是勇猛、威武的象征,佩戴老虎吊坠则有着驱邪、吉祥之寓意。我们在制作过程中又把它可爱俏皮化,使这个吊坠更具有实际佩戴性。”张梦欣同学解释道。

“这个是为响应垃圾分类而提出的一个创意,全名叫《自动发光式语音提醒便捷垃圾箱》。”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的杨鹏同学正在为大家介绍其设计的智能垃圾箱,由于其独特的外表和其承载的理念,这个小小的智能垃圾箱受到了众多参观人员的关注。智能垃圾箱的创意主要表现为:当人需要投垃圾时,红外感应装置会检测到前方有人,此时蓄电池会对LED灯板放电,装置自动照明,并且语音提醒同时也会重复发出“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请按分类标志请正确投放垃圾”的警示,直到人离开垃圾箱30cm后装置自动断电。“小小的装置却有着这么高强的本领,它的投放使用定会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捷。”前来观展的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的张胜楠同学感叹道。

线路、轮轴、感应器,一个个零件组合在一起就组装成了《医用牡丹削皮抽筋机》。该装置分为前后两大部分,硕大的体积在其它迷你设备之间尤为突出。该创意基于近年来越来越大的牡丹根皮销售市场和人工削皮的高危险系数而提出,曾获全国智能农业装备特等奖。“牡丹根有三层,中间层才具有中药价值,前面的装置工作是去除表皮,后面的装置则做抽芯工作。”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的讲解员郭心城同学介绍道。

“此次创新创业创意教育成果展,特别是各二级学院的创新创意作品展充分展现出同学们创新创业的精神与实力,也反映出潍院学子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下的成长与进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中心主任韩桂红说道。

本次成果展从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优秀创业项目展区、优秀创业校友展区、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获奖情况展区、7个二级学院的创新创意作品展区4个展区向大家展示了我校学生近几年创新创业创意的部分作品,包括入驻创业孵化基地的优秀创业项目介绍、优秀创业校友介绍、学生科技创新作品、美术设计创意作品、“建造·新中国”建筑模型设计、学生专利授权情况以及学生各类创新创业竞赛获奖情况等,是检验我校近几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创意教育成果的有效平台。

学生工作处处长李学军表示,学校将通过保障与引领并举,持续培育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构建“面上覆盖、点上突破”分层次教育模式;积极推进创业项目库建设;打造素质高、意识强、水平高的自有创新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强化政策引导,多措并举,从竞赛报名基础数量和优质项目选拔打造两个角度共同发力,持续提高竞赛参与度、认知度;通过特色校园创新创业沙龙文化活动,培育校园创客文化,充实学校创业文化内涵。

 

弘扬创新精神 赓续红色血脉

 

为庆祝建党百年,此次成果展中,建筑工程学院承办的《建造·新中国———从不同时代建筑代表作看新中国华丽蜕变》项目为成果展增添了一抹鲜红的色彩。《建造·新中国》项目搜集自1949年建国以来不同时代的建筑代表作,根据建造时间、建造过程、技术特色和时代意义,通过作品手绘、模型制作,面向全校师生进行展览。选取的28幅建筑代表作,有铁路、桥梁、楼宇、隧道、水电站、机场等。

其中,秦岭终南山隧道的仿真作品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秦岭终南山隧道是目前总长度排名世界第二的公路隧道、中国自行设计施工的世界最长双洞单向公路隧道。隧道施工克服了地质断层、涌水、岩爆等施工难题。破解了通风、火灾、监控等运营中的重大技术难题,使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具有国际领先的防灾救援系统、监控管理系统和运营服务系统。建筑工程学院的陶峻语、钱俊文、黄子浩三位同学在了解到秦岭终南山隧道建造之艰辛后,用纸张、泡沫按比例设计出隧道的艺术模型。“我们在设计模型的过程中就遇到了许多棘手的问题,可想而知在隧道建造过程中工程师们遇到的困难。当然,他们那种不惧苦难、为民造福的精神也穿越十数年深深感染着我们。”陶峻语同学说道。

“这些建筑有的施工艰难,有的技术领先,有的底蕴丰厚,从这一件件作品中我们也能感受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中国翻天覆地的发展和华丽蜕变,这些建筑体现的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的辅导员鞠丽媛老师在带领学生们参观时感慨道。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弘扬红色文化、传承革命基因,引领青年点亮理想之灯、笃立鸿鹄之志,我校充分挖掘红色资源,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让红色基因根植于潍院学子心中。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中,坚持创新创业教育与红色教育相结合,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创业意识的同时,厚植爱党爱国情怀。

山东红印象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是以弘扬“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公司,在优秀创业项目展区中独树一帜。2021年10月28日,山东红印象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与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签订“山东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项目”合作协议。协议中指出,学院依托“红印象”积累的丰富的红色旅游市场资源和信息资源,提升教学、科研等工作。该公司负责人郑德礼毕业于我校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毕业后依托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平台先后创办多家旅游公司,后逐步聚焦红色文化旅游与红色教育。

学生工作处副处长张增森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在教育方法、途径和教育素材上下功夫,要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可以充分挖掘校园文化生活中的各种红色基因,这些红色元素也进一步丰富了创新创业的教育内涵,实现了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紧密融合。

 

发挥专业优势 激发创业意识

 

近年来,学校通过健全课程设置、丰富课堂教学、加强实践指导、强化文化引领等措施,形成“必修课+选修课+创业实训活动+创新创业成果展示”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内涵质量和授课效果,学校在授课师资方面经历了从线下校外师资,到线上网络平台,再到校内自有师资线下授课的过程,从师资选拔到课堂管理全面把控,着力提升创业普及教育的实效,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

“在学校电视台工作的那段时间是我最怀念的时光,我在那里学到了丰富的摄影知识,交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但是如果没有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我也不会萌生出创业的想法;如果没有学校的优惠政策和倾力扶持,我也不会创业成功。” 

2013级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的苗乃鹏是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受益者。作为一名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他勇于突破自己,在学习到足够多的摄影剪辑技术和创新创业知识后,他于2016年9月创办潍坊天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是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中心第四批入驻项目之一。

此外,良好的知识储备,是创业人员增强信心,推动创业项目成功的保证。在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学校坚持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在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以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保障,以完备的专业教育为依托,学生们积极参与各级各类多样化的创新创业实践,通过参与科研活动、学科竞赛、创新创业比赛等,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大潮。

“创业之星”展区中一位位杰出创业校友和一个个优秀创业项目正是两种教育相结合的生动体现,也在本次成果展中颇受瞩目。2016年山东大学生十大创业之星姜振华,2019年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赛金奖获得者韩震宇,潍坊市十大创业之星董家铄和于洋,分别是我校动画、市场营销和软件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各自依托自身扎实的专业背景在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创办了属于自己的企业。

其中,韩震宇同学于2019年凭借“柏年电商助力鄌郚镇乐器产业振兴项目”获得“互联网+”省赛金奖,随后创立了潍坊柏年书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韩震宇作为我校经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的优秀学子,凭借较强的专业知识储备,在“互联网+”大赛中不懈努力,从铜奖、银奖一直勇夺金奖。“专业课授课过程中,老师们非常注重增强我们的创新意识,通过启发式教学方式,让原本枯燥的专业知识变得生动起来。这使得我们不仅拥有了较强的专业能力,还激发了我们的创新创业热情。”韩震宇说道。

“互联网+”等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作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生动实践,锻炼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增强了学生创业实践技巧。在各项赛事选拔与培训过程中,注重专创融合,重点培育有良好专业技术背景的同学参赛,增强指导教师的专业指导参与度,引导创新创业与专业学习良性互动,彼此促进。

学校党委书记李东表示,纵深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学校将进一步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意能力;着力提升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力,更好地引领学生创新创业;积极搭建更多更好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通过整合、优化校内资源,给予人力、财力政策倾斜等,推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