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回信指方向,《文史哲》办刊谋新篇

作者:宋君波,王巍,张延杰     编辑:宋君波     版面:第02版:新闻      发布时间:2021-06-02 00:00:00      浏览:491278      字数:3328      查看原文    所在版面图




  据新华社北京5月10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月9日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对办好高品质哲学社会科学期刊提出殷切期望。山东大学迅速组织、先后召开《文史哲》编辑部座谈会、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专题传达学习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围绕取信过程、学习收获以及下一步工作思路等,本报记者采访了《文史哲》主编王学典及编辑孙齐和邹晓东。

“千里”取信,期待满怀

  5月9日晚,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到山大: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全体编辑人员回信了!学校党委迅速安排,由党委、校长办公室和《文史哲》杂志社工作人员10日一早赴京取信。晚10点10分,《文史哲》编辑孙齐接到主编王学典的电话:订上明早第一列高铁车票,去教育部办公厅取信。与孙齐同行的还有党办校办林萍老师。“我们知道这一消息,都非常兴奋,感觉正在见证一个历史性时刻。”孙齐感慨道。
  孙齐和林萍商定乘10日G334次列车。孙齐早上6点多从家出发,开车赶赴济南西站与林萍会合。列车7:32出发,9:17抵达北京南站。随后孙齐和林萍打车至西城区大木仓胡同教育部南门,到办公厅登记身份证。在林萍办理了文件签收手续后,终于在教育部拿到了总书记的回信!
  他们随后打车去北京南站,买了11:20发车的G411车票,13:13到达济南西站。一路上,总书记的回信就放在他们随身的公文包里。得知学校领导从9日晚到10日凌晨一直在做着认真准备,迎接信件的到来,在兴奋之余,两人更多感受到的是要在第一时间把回信安全带回山大的责任。到达济南西站之后,他们开车回校,争分夺秒,终于在13:55准时到达中心校区明德楼。会议室里,早就坐满了翘首以盼的全体学校领导和编辑部所有老师,见到回信,会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

热学回信,收获多多

  《文史哲》编辑部编辑人员学习回信后,倍受鼓舞,他们共同认为,总书记的回信立意宏阔,涉及“古今中外”四重语境的方方面面,既包含对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指导,也包含对《文史哲》等学术期刊办刊的指导。谈起学习收获和感悟,编辑部编辑人员认为:其一,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应进一步向中国问题、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中华文明集中。只有形成能够解释中国经验、中国道路、中国问题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才能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其二,要进一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掘“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思想资源。其三,即便古典人文研究也不应一味走“象牙塔化”“学院化”路线,而是要探索、形成“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互相促进机制,在学术规范许可的范围内对时代脉搏做出严谨而有温度的体察和回应。其四,《文史哲》现行办刊宗旨“昌明传统学术,锻铸人文新知,植根汉语世界,融入全球文明”与总书记回信精神高度吻合,《文史哲》同仁将在“古今中外”四重语境下,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并践行这一办刊宗旨。其五,更有针对性地发扬“学者办刊”传统,遵照“编校分离”的原则,进一步调理编辑身份与学者身份之间的关系,在人员构成与劳务分配上进一步理顺“类工作”与“创造性工作”间的协作关系。其六,继续发扬“扶植小人物”的办刊传统,因应当今人文学术积累的实际状况,重新界定“扶植小人物”,亦即“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的目标群体,并通过举办“《文史哲》青年学者工作坊”等途径发现新秀、扶植新秀。其七,在巩固“厚重古典研究”优势的同时,尝试推动“古典研究社会科学化”,推动中国社会科学界从传统古典资源中汲取灵感,助力史诗般的当代中国理论建构。其八,将《文史哲》(中文版与国际版)进一步打造为中外人文学术双向互动的高端窗口。其九,继续精心策划、举办“《文史哲》人文高端论坛”,将“小规模、高层次、大动作”的论坛特色坚持下去,用切中时代脉搏的议题设置引领学界关注中国人文学术的宏观走向,和学界一道“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目前,《文史哲》编辑部围绕回信精神,已经或正在撰写、发表《以“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办刊使命》《“古今中外”四重语境下的〈文史哲>办刊宗旨》《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贡献〈文史哲>力量》等专题文章。

肩负使命,守正创新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文史哲》主编王学典教授指出,“尤其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当下,我们格外需要鼓起骨气和底气,总书记的指示具有特殊意义”。什么是王学典所认为的“特殊意义”?
  王学典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提出的“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要求,有着深刻的历史洞察与现实针对性。节节复兴的中国势必驱动现行世界格局的改革与重塑,而当今世界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远不及当今中国对西方文化的了解。由于对“热爱生活”“崇尚和平”“毋大而肆,毋富而骄,毋众而嚣”等中华文化基因缺乏切实、系统的认识,一些国际人士容易戴着“国强必霸”“文明冲突”的有色眼镜,渲染所谓的“中国威胁论”。中国必须在深自培植其“和平发展”气质的同时,努力从文化、人文精神层面讲好中国故事,为中国与世界的和平发展赢取更长久开阔的时空。
  就此而言,树立中国主体意识、努力讲好中国故事,绝不意味着持守狭隘的民族主义之道。“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针对的是妄自菲薄或自我迷失,因为这些消极状态绝对不是健康的“开放”“进步”姿态。中国人文学界必须拿出更大的勇气努力“融入全球文明”,创刊于2015年的《文史哲》国际版(英文版)正是为此目标而生,目前已经能够做到让海外读者用专业、流利的英译文阅读高质量的中国古典学术论文,并在2018、2019年先后被Scopus数据库、欧洲ERIH PLUS索引(欧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索引)收录。毫无疑问,“古今中西”交汇语境下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既不能照搬传统也不能照搬西方。正是有鉴于此,习近平总书记才在回信中特别勉励《文史哲》,要继续肩负“促进中外学术交流”的使命。
  这一勉励,既是总书记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倡导“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对《文史哲》“融入全球文明”的办刊宗旨、创办国际版(英文版)、努力成为中外人文学术交流双向窗口的肯定和鞭策。不难指出,无论对中国学刊还是中国学界来说,只有在既立足本土传统又面向世界学术资源的同时,不断努力生发经得起全人类普遍推敲的论题与理论,才是“守正创新”的应然之道。

引领转型,聚势谋远

  创刊伊始,《文史哲》杂志即扮演了一个从民国学术向共和国学术转变(第一次大转型)的引领者角色,这成为了奠定《文史哲》地位和声誉的最重要的因素。《文史哲》当时所发起的一系列重要学术论战,无不涉及当时的意识形态重塑,而引起学界的广泛瞩目。
  《文史哲》杂志在共和国人文学术的第二次大转型中没有位于最核心、最前沿的地位,而主要是从侧翼切入。中国的现代化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处理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这就要求对传统文化进行理性审视和研究。《文史哲》1984年组织的“文化史研究笔谈”,是20世纪80年代“文化热”的发端。此后,《文史哲》又相继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讨论”“国学新论”专栏,组织“儒学是否宗教”笔谈。这些工作均旨在引领对中国文化的正面评价和深入研究。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文社会科学的第三次转型,也即从“以现代化(西方化)为纲”向“以中国化为纲”的转型正在推进之中。整个中国的思想气候、文化气候、学术气候都在发生巨变,整个语境正在被重构。《文史哲》这一次更自觉地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主动承担起学术本土化的使命,致力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专门设立“文明互鉴与中国道路”“中国社会形态问题”“中国话语体系重建”等专栏,刊发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具有创新性和标识性的研究成果。
  《文史哲》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好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聚势谋远,不断进步。“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充分肯定了《文史哲》在弘扬中华文明、繁荣学术研究等方面作出的贡献,对我们把《文史哲》办得更好提出了殷切期望。我们要感悟思想伟力,坚定文化自信,开创办学新局,一定牢记总书记嘱托,全力以赴把《文史哲》办得更好。”山东大学党委书记郭新立表示。

   (本报记者 宋君波 王巍 张延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