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 学 之 路

作者:曾发梁     编辑:曾发梁     版面:第04版      发布时间:2020-10-31 00:00:00      浏览:732816      字数:1737      所在版面图


作者简介:曾发梁,笔名大江,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2015届毕业生,沈阳农业大学在读博士生。

       2011年,记得那年的雨水特别足,六月连着下了几场大雨。18岁的我和大多数刚刚毕业的高中生一样,面临着人生中第一个重要的抉择——补习还是上大学?

       拗不过父亲的意见,我坐进了补习班。不到70平米的教室挤下了130人,密密压压的都是人头。每个人脚底下都放着一个纸盒箱,里面装着学习资料,桌子上也摞着高高一摞,坐在最后一排看黑板都得抻着脖子。

       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我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压力,就像整个人滑进了一个深深的水潭,如果你不能探出头,等待你的只有溺亡,这不是我想要的,好在我等来了白师的录取通知书。

       白城师范学院,或许最初我都没听过,但我决定去投奔她。从县城回家的路上,我反反复复告诉自己,那就去那广袤的黑土地播种我的梦想吧!

       放弃补习,父亲还和我板了好几天脸。后来是母亲支持了我的决定,我赢了和父亲较量的第一场胜利。去白师,去投奔我的大学。

       走出小镇,踏上北去的火车,我和我的小镇分离,开启了真正属于我的东北求学之旅。火车到达白城的时候是晚上五点半,这个时候太阳就快要落山了,还好,在火车上遇见一个老乡,他把我带到了白师,将我带到了地理系的门口。

        三层矮矮的小楼,在夕阳的余晖中,裹上了一层金色。楼前是老排球场,几个高年级的学长在打排球,跳跃的身影吸引我驻足了好一会儿,这是我梦想中的大学生活。

        但这是我自己选择的路,我总不能就这样灰头土脸地被打败。这是我第一次和父亲的较量,总不能这么快就认怂吧!我试着努力走出去,走出自己给自己画的囚牢。还好,在那些不适应的日子里,我加入了系里的排球队,每天为了学会一项运动技能,起早贪黑,玩累了就和伙伴们一起吃饭,偶尔大家一起聚个餐,人也就渐渐开朗了。那段时光美好而欢乐,以至于大学毕业后的几年里,我都很怀念和伙伴们打球玩耍的时光。

        冬季,人慢慢闲了下来,我迷上了图书馆,每天下课都去图书馆坐坐,有时候复习功课,有时候看看闲书。

        二楼左侧的文学书库,我借阅过很多读本。从《激流三部曲》到《京华烟云》《大地雅歌》《平凡的世界》《围城》再到《呼兰河传》《尘埃落定》《活着》《人生》《呼啸山庄》《简爱》……只要名字能吸引到我的,统统都借来看看。就这样读着,印证书里的情节和现实,了解一本书的创作历程。

        常常是一个人坐在靠窗的位置,看得兴起时傻笑,看得悲伤时流泪。一位老师慧眼识珠,将我领进了一扇新的大门,我开始学着用笔书写内心的感受。这期间陆陆续续地写,写了就拿给老师看,偶尔发在校报上,偶尔参加个比赛,还得到了一些稿费。稿费不多,但每次都很开心。

        不到白师,没有走进图书馆,没有遇见那位老师,我可能绞尽脑汁也只能用鹅毛大雪来形容初冬的大雪,全然不知还有“白雪纷纷何所似,未若柳絮因风起”。图书馆是一座没有围墙的知识殿堂,进来的人都会有所收获。

        时间就像沙漏里的细沙,一点一点悄悄地从指缝间溜走,平静但偶尔也泛起波澜。细细回忆,我也像大多数的男孩子一样,遇见过自己心动的姑娘,她的一颦一笑都会牵动着我,我也时常看着她愣神,也曾鼓起勇气向她表白,可惜缘分不到。我告诉自己收起内心的情愫,安静地做个熟悉的朋友,尊重自己也尊重对方,爱而不得时常都有。我的生活还像以前一样,奔走在教室、图书馆和排球场之间,平平静静地度过了大学的前三年。

        转眼大四,我面临着新的选择——读研还是毕业工作?我想着无论怎样,都得认真准备才是。很庆幸,我没有摇摆不定,也没有踟蹰不前,我选择了考研。因为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未来适合我。

        虽然没有考中理想的学府,但我也考上了研究生,一直到现在阴差阳错地读了博士,很庆幸一直朝着理想的目标徐徐前行。

        备战考研的过程漫长且煎熬,还好,我不是孤军奋战,身边有不少同行的伙伴。这期间有不少人掉队,但剩下的人大多心智坚定,我们相互鼓励,相互陪伴,也就走到了终点。

        考研就像在黑屋子里洗衣服,因为没有灯,所以也就不知道衣服洗没洗干净,能做的就只有将衣服的每个边边角角一遍又一遍地洗过无数次,最后亮灯的那一刻,衣服一定是干干净净的。

        白师是我东北求学之路的第一站,也是我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站,愿母校越办越好。白师,无论天涯海角,我将终生把她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