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 |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推进全维度育人体系建设 构建民办高校“三全育人”新格局

作者:侯淼     编辑:黄群      发布时间:2020-05-27 00:00:00      浏览:765235      字数:4426      查看原文    

近年来,学校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目标、教育质量及整合资源三个着眼点全面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以“党建提升工程、文化滋养工程及合力育人工程”三个工程项目为中心保障落实“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以“1+10”育人体系贯穿“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积极探索,多措并举,构建了保障有力、内容完善、成效显著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初步形成了具有长旅特色的育人格局。


以“三大保障”为着眼点,发挥“点”的引领作用


一是组织保障。学校成立“三全育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三全育人”工作的统筹谋划和组织实施,确保各项育人工作体系的任务落地落实;补足配齐“三支”队伍,为做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支撑。各项制度、各项措施层层落实,为“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顺利开展提供坚强的领导保障和组织保障。

图片


二是经费保障。学校投入1000多万元对育人环境进行升级改造,使环境育人润物无声。学校设立了党建与思政经费50万元,其中党建活动经费20万元,思想政治教育经费20万元,心理咨询建设经费10万元。除以上每年专门下拨的50万元党建和思政经费外,学校单列“三全育人”工作经费,设立专门预算科目,做到专款专用。
三是阵地保障。学校加大投入,实施系列基础设施的兴建、改建、扩建工程,新建创客中心、扩建大学生活动中心、筑梦报告厅,新建VR综合实训室、物流实训室等。改造2000平米楼宇天井建成学习筑梦园,建设6个标准化党团活动室和4个心理咨询室。依托“新时代e支部”“学习强国”等载体打造网络育人阵地,为育人工作开展提供了优质的场所和阵地支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以“三大工程”为中轴线,发挥“线”的协同作用


一是全面实施党建提升工程。以“六个到位”为主要内容,实现五个目标。以提升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党建的工作意识、提升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提升党内生活即加强“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党日活动等制度执行、提升师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提升党建工作与学校中心工作相融合等方面,抓党建促发展,党建工作引领,助推学校改革发展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成效更加明显。《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杂志社工作人员来校调研采访,对学校党建和思政工作的创新举措及取得的工作成绩给予充分肯定。省委组织部《吉林组工信息》2018第50期刊发了题为《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党委坚持“五抓”全面提升党建工作质量》的工作信息,介绍了我校党建工作的经验做法。

图片

图片
图片


二是稳步推进文化滋养工程。坚持文化引领,将鲜明的长旅文化气质转化为思政育人重要资源。寻长旅文化之根,启动校史编纂和校歌创作工作,编撰年鉴记录学校发展脉络,规范学校标识、校园指标牌、凝练校风、教风、学风等构建长旅大学文化的历史轮廓和现实标记,夯实大学文化建设之基础。兴长旅文化之脉,通过音、印、形打造长旅文化,举办“文化之旅”大讲堂活动,建设长旅文化展廊,建设“旅成”长旅印象等,促进校园文艺繁荣。铸长旅文化之魂,学校持续开展“创先争优”、“感动长旅年度人物”等评选表彰工作,继续深化温情“毕业季”、“入学季”,持续提升教职工工资待遇,打造幸福长旅。以“十大工程”项目建设,打造质量长旅。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三是深入施行合力育人工程。坚持“整合资源”的原则,突出民办高校决策链条短的优势,扎实推进“三全”育人工作,稳步实施“十大”育人体系,结合学校实际,制定《长春大学旅游学院深化新时代三全育人暨合力育人实施方案》,创新推行合力育人工程。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整合教学、科研、管理、学团、组织、宣传、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各单位力量,分类施策,各负其责、统筹协调,最大限度地整合学校教育资源,为人才培养形成最大合力。

图片

图片


以“1+10”体系为覆盖面,发挥“面”的辐射作用


统筹推进课程育人。推进思政课程改革,以“精准、双向、多维”育人为导向,依托“说、讲、读、赛、视”五位一体教学实践平台,推进“1+5”思政课教学改革;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学校有2门课程被确定为省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学科育人示范课程”,以示范课为引领,建立校内课程育人工作体系;以“六个创优”提升思政课质量和水平。制定创优行动实施方案,建立“红色长旅”育人基地,打造有长旅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示范课,实现精准育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重点加强科研育人。建立校企合作共育平台,继续深化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目前建有1个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教育平台,通过合作办学培养专业化人才,与企业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拓展学研相济共育平台,依托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各类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平台,实现学科竞争与科研育人的有效对接。一年来,学校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省级以上学科竞赛66项,获奖456项,其中国家级奖项268项;夯实科研思政共育平台。《吉林教育(党建与思政版)》2019年5月总第913期以封面文章形式专门刊登了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学改革成果;同年9月总第929期“本刊聚焦专题”一栏刊载了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陈冬颖等10名教师的多篇理论文章。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扎实推动实践育人。多渠道搭建实践育人平台,通过创办“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教育集团暨校企联盟”,依托160余家知名企业组建的校企合作平台,深化产教融合,共建共享育人资源;多形式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定期选派青年学生参加“重走抗联路”党性教育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国情社情观察”“教育关爱服务”等暑期“三下乡”活动、参与省内大型志愿服务活动;多维度营造创新创业氛围,举办“创客节”活动,启动学校创新创业发展基金,组织“创·佳绩”作品竞赛和“创·故事”评选活动及创客沙龙专题报告会等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深入推进文化育人。校园文化活动异彩纷呈,开展“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遗进校园”、“戏曲进校园”、“文化之旅大讲堂”、“书香长旅墨卷志恒读书月”等文化活动,凝练独具长旅特色的校园文化成果,引导高雅艺术、非物质文化、民间艺术文化走进校园通。开展“教师节点灯”行动,举办“为祖国颂歌”朗诵会,开展“青春告白祖国”主题活动等,过人文化育对学生起到春雨润物、潜移默化的作用,以培育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塑造健全的人格,学生养成及审美能力。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稳步实施网络育人。推进网络思政阵地建设,围绕校园新闻、师生活动、典型事迹等,开设专栏专题专版,形成了多个个性品牌。官网、官微年推送信息近800条,阅读总量达90万次。学校社会影响力取得明显成效,得到国家及地方重要媒体的广泛报道,三年来媒体报道总量近400条;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学校门户网站成功申请加入教育科研网,完成新域名启用工作,完成办公OA、“银校通”缴费建设并运行使用,全面实现无纸化办公。形成媒体联盟,发挥网络引导作用。学校共有11个新媒体同时发声,适时撰写网文,围绕理想信念教育与思想引导、党团建设与班级管理、社会热点剖析引导等,全年累计推送微文上万篇;引领网络生态育人,加强经常性网络教育管理,定期开展网络文明宣传教育活动,鼓励学生参与网络文化节活动,全面促进学生网络素养提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积极促进心理育人。每学期进行一次学生心理普查,建立“筛、干、追、控”一体化的防御体系。建立“校、院、班、寝”四级心理育人防护体系。疫情防控期间,开通在线心理咨询电话并提供咨询服务,帮助大学生有效应对疫情防控期间所带来的困扰。依托“5.25”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开设“心晴驿站”栏目、开通“心语信箱”等,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心理育人氛围。

图片
图片


图片


有效强化管理育人。以《长春大学旅游学院章程》为准则,对全校制度体系进行废改建,提升管理育人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每学期开展1次教师思想政治状况网络调查。围绕规范学生在课堂上、寝室内、图书馆、校园里等各种场所的行为习惯,提升管理育人工作实效。
 

图片


持续深化服务育人。学校加大投入,对旅心湖、图书馆、教室、运动场等地进行维修改造,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提供优质环境;加大各类活动场所及实训室开放力度,为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优质服务;增强保卫、学生、后勤等职能单位服务育人水平,持续开展“节粮节水节电”、“光盘行动”等主题教育活动,推动高校节约型校园建设;通过改善水质、改造管网供暖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保障。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全面推进资助育人。大力实施奖优助困,不断形成学校资助育人新特色。学校将秉承公益性办学的理念,每年设立200万元新生入学奖助学金;设立以“奖、助、贷、补、勤、免、偿”七个体系为主要内容的资助平台,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困难而辍学;确保资助育人落细落实。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积极优化组织育人。充分发挥党校的组织育人引领作用,将党校培训时间从一周延长至一学期,结合线上线下开展座谈沙龙、红色考察、素质拓展、实践体验等多种培训;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开展党建调研、支部双创及“党建+”品牌建设等,深入实施“党建引领”特色项目创建工作。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分别获批全国和吉林省高校新时代党建“双创”样板党支部试点建设单位;商学院党总支获批吉林省高校新时代党建“双创”标杆院系试点建设单位。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以“三大创新”为空间体,发挥“体”的示范作用


一是创新育人路径,强化育人功能。以“说、讲、读、赛、视”五位一体的大学生自学能力训练平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工作举措,使大学生理论水平显著提升,在课上分享见解,为国家发展建设“出谋划策”成为我校大学生思政课堂的常态。以围绕“五抓五促”打造“学习筑梦”育人品牌,成立1个校级“学习筑梦班”、6个“学习课堂”、153个“学习园地”、1500个“学习小组”,实现“学习筑梦”行动的全覆盖。《中国教育报》记者对我校“学习筑梦”活动进了专访,《中国教育报》在2019第01版专门对我校深入开展大学生“学习筑梦”行动活动的开展情况等进行了报道。同时,教育部新闻专栏对本篇报道进行了转载。

图片

图片

图片


二是创新育人载体,形成育人品牌。依托党建文化,形成 “一院一品”工作品牌。“党建+”、“党之匠心,国之匠才”、“红色引力三维教育”、“大学生旅游文化节”等一批党建特色品牌项目日渐成熟,个性化发展得以凸显;依托志愿服务,塑造服务品牌。近年来,学校先后承接由吉林省政府主办“金融助振兴——吉林行动”峰会的全程志愿服务工作、吉林省“红色旅游行•大学生筑梦之旅”系列主题活动的志愿服务、连续两届为长春国际马拉松物资发放提供专项志愿服务,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疫情防控期间,学校205名团员青年分别在25个省、105个市、170个县为抗击疫情提供志愿服务,用行动彰显青春力量,展现了长旅学子的良好精神风貌。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三是创新育人模式,提升育人质量。讲述红色故事,依托青思大讲堂、学习筑梦班等开展各类大赛、开展品读红色书籍活动,鼓励大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红色故事;唱响红色歌曲,围绕主题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师生唱响《我和我的祖国》,录制MV并用最美之音对祖国告白。组建百人合唱团、开展大学生红歌比赛;“复制”红色资源,赴红色革命圣地开展红色摄影写生活动,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同时也扩展了大学生美育教育内涵功能。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