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泽梁: 在坚守初心中培育卓越

作者:童佳男,温馨,苗靖     编辑:王力,邰馨月,程墨妍     版面:第02版:第02版      发布时间:2020-12-10 00:00:00      浏览:767370      字数:3025      所在版面图

人物名片:

张泽梁,1978年10月出生,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12年博士毕业于吉林大学。曾获吉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及北华大学优秀教师、“三育人”先进个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优秀指导教师、首批“青年教师提升计划”教师、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2018年吉林省教学成果“基于混合学习模式的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与体系建设”目前已成功应用于北华大学公共计算机课程教学中。

每次上课前,张泽梁总是早早地来到教室,等待着他的学生们,热心、脾气好是学生们给他最多的评价。然而对于他而言,18年的教学生涯,唯有用“坚持”二字可以诠释。坚持自己,坚持育人,坚持创新,他将自己的学识力量转化为教学改革的实践,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学子。

持之以恒,是育人的态度张泽梁于2001年本科毕业后来到了北华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任教至今。2003年,他被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录取,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2007年,他开始攻读博士学位,并于2012年毕业。转眼间,他已经在教学岗位上奋斗了18个春秋。

他大学毕业的那一年,中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正处于改革完善之中。怀揣着可以为高等教育事业贡献出一点力量的想法,张泽梁放弃了众多高薪工作机会,选择成为了一名教师。不追求短暂的利益,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是他从事教师工作的职业追求。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他还兼任学校的科研工作。繁重的工作和学习压力使他感到力不从心,为了缓解压力,他放弃了很多消遣时间用来工作和学习。他认为在信息碎片化时代,要想做好一件事就必须要持之以恒。“桃李满天下”无疑是对一个教师最大的赞誉。成为一名教师,能够传道授业解惑是他认为最幸运的事。在教学工作中,他也遇到了很多难处,不仅需要帮助学生解决学业方面的难题,课余时间还要为学生梳理生活中的困惑。他一直认为教师不应该只教授书本上的知识,更应该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做学生人生中的导师。

学生的眼光经常存在局限性,他总是用“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八字箴言劝慰他们。他认为片刻的积累会对未来提供无限的可能,同时做事情也要有一定的大局观,眼光放长远一些,收获就会多一些。

岁月如梭,桃李绽放。在任教的18年中,张泽梁不断改革更新教学方式和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知识,并获到了学校领导、同事以及学生们的一致认可。数千名学生从他的课堂中走出来,并受益匪浅。

他注重启发式教学,在理论讲授和实验教学中,提出一些富有思考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们积极思考,寻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学生们的创新性思维。他使用大屏幕多媒体联机演示等先进的教学手段,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充满生机,让学生学会并爱上计算机。

在教学岗位上的他,教书育人之余,也苦心钻研学术。他花费大量的时间阅读并撰写学术论文,迄今为止,已发表SCI、EI检索论文10余篇。在不断变更教学模式的同时,他还承担了各类科研项目,其中有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吉林省科技厅项目、4项吉林省教育厅项目、1项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吉林市科技局项目。

勇于创造,是职业的追求2006年初,为了解决北华大学的日常授课及管理问题,学校搭建了“4A教学平台”。但是由于系统的局限性,这套系统并不适用于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张泽梁勇挑重担,带领学院部分教师自主研发了“计算机课程网络教学平台”,解决了授课人数过多难以管理、作业收发不及时等问题,基本实现了教学资源的智能化管理。他将课堂教学与“计算机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相结合,使计算机教学延伸到课外,拓展了学生的专业知识。

张泽梁和他的教学团队之间的默契配合是系统研发成功的重要原因。他重视梯队建设,主张发挥团体力量。争创校级优秀教学团队、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是他们的目标。

目前,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团队拥有专任教师35名。同时,教学团队的力量还在不断壮大中。

张泽梁时刻关注年轻教师的成长。他指导青年教师要高标准地要求自己,重视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规范教学过程;他引导青年教师主动开展教学研究,从教学中发现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开始,到提出可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再进行教学实践、效果评估、总结提高等等。同时建议青年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和提升学历水平。近3年,教学团队中4人获得了博士学位,2人考取了博士研究生。

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涵盖内容丰富,但受课时的影响,不可能完全展开教学。他根据我校综合性大学的特点,将课程分别就“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知识体系”和“计算机设计类课程教学实验体系”设计成“四类别三层次”的矩阵模式,以此来凝练知识点。按照对应的培养层次,根据教学目标不同,重构教学单元和知识点,以此弥补了计算机课程课时少、知识点多的局限性。

张泽梁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他采取明暗两条线,巧妙地将知识点隐藏于教学任务中。通过“把知识任务化”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针对各专业实际应用计算机的不同方向,他也精心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案例。在课堂上,针对不同的案例讲解开发制作的过程和所涉及的概念和方法,最后再进行理论上的归纳总结。

他推崇“兴趣学习”,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兴趣点,认为只是一味应试学习会造成人才浪费。他还鼓励学生阅读书籍,从书中找到自己的兴趣。

他提出计算机“无纸化上机考试”,为实现公平考核机制做出了贡献;他建立了课程教学综合评价体系,用考勤、练习、作业、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模式,将考核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无纸化上机考试”从很大程度上客观、公平地反映了学生们的学习情况。

深化改革,是教学的目标信息化时代飞速发展,计算机相关专业的知识也在不断扩展。但是由于扩展速度过快,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追上学生的学习进度。计算机方面的知识枯燥单一,但又十分繁杂,无论是原理配置还是程序设计,仅仅从课堂上获取是远远不够的。

在这种条件限制下,张泽梁承担起了教学改革项目的担子。自2014年起,他共参与了5次教学改革并主持了其中3次,其中包括:“互联网”环境下移动情景学习模式的建构和效果评价研究;在线开放课程计算机程序设计(C语言);吉林省教育厅的大学计算机泛在学习模式(4A)研究与实践;大学计算机基础慕课模式教学研究与实践;移动情景学习模式下学习效果评价研究。

他在日常教学中十分注重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上的创新,积攒了很多教育改革的经验。他认为,科技在进步,教师更应跟上时代的脚步,教育改革更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完成的事情。他也希望自己总结下来的经验,可以传递给其他优秀的年轻教师们,带动全体教师一起落实教学改革。

在未来的教学改革中,他也提出了自己的两个设想———首先他主张以课程建设为中心,在深化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分类分层次”教学改革与建设的同时,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原有网络课程的基础上,结合“慕课”教学手段,全面实施课程的网络化建设,积极开展双语教学,加大师资培养力度,建立“团队合作、共同提高”的机制,打造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优秀教学团队。

其次,他提倡以教学工作为主线,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和省级、院级重大教学改革立项为目标,引领课程组教师构建以开展教学研究和课程建设为核心的教学团队;根据北华大学“慕课”建设要求,以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资源为依托,将计算机程序设计的核心内容制作成在线课程,面向全校师生开放,并进一步推向社会。

张泽梁说:“从事教育工作既是难事,也是幸事。”而一切的难事,都在他的坚持与努力下,逐渐走向从教的幸福。

北华大学第九届教学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