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丽媛: 爱与挚爱之间是执着

作者:程墨妍     编辑:王力,邰馨月,程墨妍     版面:第02版:第02版      发布时间:2020-11-25 00:00:00      浏览:767326      字数:3324      所在版面图

人物名片:

孙丽媛,1972年1月出生,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95年毕业于吉林医学院检验系,2003年获北华大学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学位,2011年获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博士学位。现任医学技术学院副院长,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微生态与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微生物学会临床微生学物专业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医学会检验学专科青年委员会委员;吉林省首批学科育人示范课程、北华大学金课课程负责人,吉林省精品课主讲教师。

夕阳西下,图书馆的灯亮了起来,校园里显得格外热闹,大雪过后的寂静被师生的步履匆匆打破。孙丽媛起身打开灯,再次坐在办公桌前,继续翻看笔记本和本科培养方案。她说,只想多为她的“孩子们”做一些有益的事情。

她有一双柳叶眉,笑起来眉眼弯弯,温暖的目光似秋水,开口说话时,温柔细腻的嗓音为寒冷的冬天添了一丝暖意。

从教25年了,孙丽媛始终觉得:“如果把老师当成一种职业来做,一定不能成为一位好老师;如果把老师当成一种事业来做,也许能成为一位好老师。”今年,她被提拔为医学技术学院副院长,除了做一名好老师,还承担了更多的管理工作,也肩负了更多的责任。

全面创新,师生的视野打开了

作为一名“老”教师,孙丽媛希望可以在思维和实践上都有所创新。“如果老师的思维跟不上时代的节奏,就无法辅导、引领学生,因此,要在教学方法上有创新的意识,多学习、多思考。”她对教学方法有很深刻的理解:传统教学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以老师为主,但现阶段提倡个性发展,所以老师在授课时也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如“小组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从而使这些有个性的学生爱上老师的课堂。“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要求会不断提升,提升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创新的过程。”她目前指导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1项、省级2项、校级3项。在第一次“创新周”活动中她发现,对于初入大学的学生而言,由于之前所接受的教育都是应试教学,教学方式的突然转变对于他们是一个不易接受的事情,学生以往任何事都依赖家长和老师,只有克服这种依赖才能迎来一个飞跃。因此,她在指导青年教师时,常常叮嘱:作为一名高校老师,对于初入大学的学生,首先需要帮助学生突破飞跃的阈值,所以在“创新周”活动中,老师只需充当一个组织者和指导者,将学生放在中心位置,在学生之间进行“头脑风暴”。活动中一个默默无闻的学生提出了一个令人惊叹的想法,这不仅赢得了周围人的关注也提升了自身的信心,学生在活动结束后思维变得活跃,同时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看到这个结果,她感到十分欣慰。

孙丽媛不仅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同时也打破传统的考核方式,创新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以学生的能力水平为核心,建立全课程过程性、综合性评价体系,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挑战度。她认为,教学效果的观测体现是多层次、多方位的,于是把从偏重知识考核转变为知识和能力考核,从偏重结果考核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考核。与此同时,她在教学内容中增加学科前沿知识,如结合2019新冠疫情,新增了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的介绍,新增了医院感染的实验室监测和细菌耐药性检测方面的教学,保证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时代性;新增了临床常见的条件性致病微生物、新发现的微生物的介绍,提高教学内容的难度,体现“教学要有适当的难度和挑战性”。

科研不辍,艰辛苦乐自在其中

孙丽媛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病原生物基因诊断、耐药性检验技术及中药的分子生物学鉴定,并且把这些科研成果运用到课堂上。是发自心底的热爱支撑她走过一个又一个艰辛的岁月,当然,内心的坚持也尤为重要。

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学生,不管是做科研还是当老师都要严格要求自己。做科研的确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在对研究生的指导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容易被实验结果所影响。

周五的午休时间,孙丽媛刚忙完正准备休息一会,一位研究生走进了她的办公室,心情十分沮丧,她马上就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拍拍这位学生的肩膀一起坐在沙发上,耐心询问并开导这位学生,“如果一开始结果都很好,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前面可能会有一个更大的‘坑’,做科研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反之,如果开始的结果并不好,那在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在查文献,完善自己的实验,那么会越做越顺利,可能到最后会得到一个很好的结果。”她说,做科研的艰辛苦乐自在其中,可能会先苦后乐,也有可能是先乐再苦。她常常告诫学生,读学位的过程一定是个艰辛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所以无论是喜是悲、结果好与坏,都要认真看文献、认真分析、认真总结。她回忆起自己在读博士的时候,孩子很小,学业上和工作上的双重压力导致在这段时间缺少了对家人的陪伴,也会有因实验结果情绪失控的时候,每当这时,她的心里都会回荡一句话:“无论多难都得坚持!”

正是这种对科研的热爱与坚持,在2016—2020年,孙丽媛主持了研省科技厅项目“阿胶生产质量标准体系的建立与应用”和“农畜产品标准化基因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主持完成省教育厅项目“CA-MRSA的分子进化及多重耐药演变机制的研究”;同时,她是国家自然基金项目“锚定表达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紧密黏附素的受体与配体重组乳酸杆菌的构建”和省发改委项目“动植物源性中药标准化基因检定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的主要参与者;“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多重耐药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项目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近4年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SCI检索2篇、重要期刊3篇、核心期刊3篇。

专注课堂,把爱带给每位学生

孙丽媛说:“一个老师的魅力在于课堂,无论以后走得多深多远,课堂永远是老师的主战场。”本科毕业时,作为一名检验系的学生,有很多条路可以走,但是她还是坚持内心最初的选择留校当老师,一方面是因为有内心很崇拜的老师,另一方面是认为自己在学校可能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事实证明,这个选择没有错。1995年毕业留校带的第一批学生是1992级,她甚至比班上有些同学年纪还小,课堂上他们是师生关系,一起讨论学术问题;课下是朋友关系,常常一起参加文体活动。那年运动会,她和学生们一起参加了接力赛,当枪声响起时,她听到学生们铿锵有力的加油呐喊声,感到自己被幸福感包围着,她和学生们的心是系在一起的。

今年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对于许多老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由于不熟悉操作流程和设备使用,她在课下进行了多次尝试,有时晚上下课后还在练习,就为了让学生不受教学形式的影响,可以专心地学习。在她的努力下,学生们纷纷反映听课效果提升了不少。本学期恢复课堂授课,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这门课她采用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的方式。一方面是由于在疫情期间已经在网上建立教学资源库,学生可在业余时间在资源库里进行学习;另一方面希望将线上引入课堂,进行线上点名、摇号回答问题以及发布课后讨论题,从而可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虽然是“老”教师了,但是每一堂课她都会认真准备,无论工作到多晚,都会将第二天上课所用的PPT完整地梳理一遍,这一习惯她已坚持多年。因为有准备的课堂和没准备的课堂是完全不一样的,尤其是医学类学科,单单教授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在知识之间需要引用各种案例来进行讲解,只有提前做了充足的准备才可以做到得心应手。

“作为一个老师最重要的是,爱孩子,爱学生,热爱自己的职业。”孙丽媛总是亲切地将学生称为孩子,对学生的爱是温暖而细腻的。周三晚上11点多,已经躺在床上准备睡觉的她收到了一条微信,是一位新生问她献血后会有什么不良反应。仔细询问后,她得知这个学生今天去献血了。将注意事项告知学生后,她立即起身去厨房翻找红枣,却发现家里红枣的包装袋都已经被打开了,于是第二天一大早去超市买了枣、牛奶、水果,在下课时间交给学生,并告诉他要注意身体。过几天,她再次叮嘱学生要注意保暖、不要做剧烈运动。“老师对学生的爱他们心里都能明白,要把这份爱恰当地表达出来,不能对他们造成负担,而且对待不同年龄的孩子要用不同的方式。”

孙丽媛说:“人这一辈子的各个阶段都在扮演不同的角色,在不同阶段可能有不同的多重角色,小时候要扮演子女的角色,有孩子后要扮演父母的角色,当老师要扮演老师的角色,把角色活对了这一辈子就活好了。”。

北华大学第九届教学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