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9年11月22日,中国工程院2019年院士增选候选人名单公布,我校校长陈文兴教授成功入选。消息传来,全体理工人为之振奋。自从15岁考进浙江丝绸工学院(我校前身)到当选院士,陈文兴已在这片土地耕耘了近40年,是学校“土生土长”,自主培养出的第一名院士。 大师身旁宜聆教,金沙湖畔好读书。陈文兴一生与丝绸结缘,矢志为科学奉献,为我国天然纤维蚕丝和人造纤维涤纶工业丝制备技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新晋院士陈文兴,去感受他身上的匠人风骨、家国情怀和理工精神。

一生与丝绸结缘, 矢志为科学奉献

—— —记新晋中国工程院院士、我校校长陈文兴

作者:石丛珊     版面:第02版:第02版      发布时间:2020-01-05 00:00:00      浏览:767372      字数:5058      所在版面图






  一、抵制外界诱惑,心无旁骛做科研
尽管地处江南,初冬的杭城已泛起丝丝凉意,但浙江理工大学校园里却洋溢着春天般的温暖。行政楼一楼的接待处,闻讯而至的各路媒体记者围绕着身穿淡蓝色格子衬衫、脸上挂着诚恳笑容的陈文兴,听他娓娓道来他的求学路、科研路,以及他与浙江理工大学、与丝绸的那些解不开的缘分、挥不去的记忆。
  陈文兴读小学和初中的那个年代,还没有恢复高考。读书的条件与环境,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只是电视里或者父辈爷爷辈嘴里的故事:上课老师就是村里找的几个知识青年,他们连拼音都没有系统学习,更别说英语了。高中时是住校的,每周一要带足一周的干粮,走十几里路去学校,住宿是大通铺(几十个人挤在一大间教室改造的宿舍里)。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陈文兴如饥似渴地学习知识,渐渐成了老师同学们眼中的“学霸”。
  1980年,年仅15岁的陈文兴考入浙江丝绸工学院(浙江理工大学前身)。自此,他便与丝绸、与浙江理工大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进入大学之后,陈文兴依然刻苦学习,成绩优异,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有一次学校里举行理论力学的竞赛,我参加了,结果还拿了第一名。”陈文兴说,“理论力学是机械系的专业课,没想到我一个丝绸专业的比他们考得还好。”
1987年,陈文兴获得浙江丝绸工学院丝绸工程专业工学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任教期间,陈文兴凭借努力,获得了包兆龙、包玉刚奖学金,并赴日本信州大学功能高分子学科进修。语言的障碍、异乡的孤独都没有碍阻他学习的脚步,反而激励着他向科学的前沿更大步地迈进。从日本信州大学进修回国以后,陈文兴更热衷于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并于1996年3月至1999年3月期间在职攻读了浙江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的博士研究生,获得了理学博士学位。
  1999年,对于陈文兴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一年,市场经济的大潮涌动着中国大地,公职人员下海经商,校园炒股成为一时热潮,人们热切地迎接新经济时代的来临,期望能成为市场经济的弄潮儿。但是陈文兴却天天钻实验室,对改革开放的春天带来的各种“机会”充耳不闻。那一年,他35岁,成了学校最年轻的博导、教授。
  “能在诱惑面前保持定力,一是因为自己对这些看得比较淡薄,更重要的是前辈们给了好的榜样。”陈文兴说。
  陈文兴口中的前辈,除了本校的吴鹤龄教授,还有从浙江农业大学请来的戚隆乾老先生以及中科院院士、浙江大学的沈之荃教授。戚先生当时已70多岁,视力又不好,上课一分钱不要不说,硬是不允许学校派车来接,
每次都坚持自己坐公交车过来。拿过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的沈之荃院士生活朴素,一辈子没烫过头发,把大把的时间都花在了科研和学习上。
  前辈们这种心无旁骛、孜孜不倦的治学品质对陈文兴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他平心静气抵制外界各种诱惑,全身心地扑在科研上。2000年,陈文兴获得日本国际教育基金会资助再赴日本信州大学求学,并获得生物机能专业工学博士学位。2001年1月,陈文兴三赴日本,这时的他,已经是日本京都工艺纤维大学的客座教授了。
  随后,陈文兴先后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浙江省特级专家,获浙江省劳动模范称号。在个人成长的同时,陈文兴也创造了浙江理工大学历史上诸多个第一:
  1989年第一个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4年第一个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006年第一个获得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2011年第一个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19年,陈文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也是学校自主培养的第一名院士,对一所地方省属院校来说,走出一名“土生土长”院士,实属不易!陈文兴用了三十多年时间,诠释了那句老话—— —“昨天我以母校为荣,今天母校以我为荣!”
二、瞄准国家需求,矢志不渝搞创新
“服务国家社会的需求,是对一名科技工作者的要求,在探索纤维制备技术的征程上,我和浙江纺织产业界携手并进,做出了一点自己的贡献,这是我的职责,更是我的使命。”在采访中,陈文兴对记者说。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大规模生产使用丝绸的国家。早在黄帝时期,中国人民就开始养蚕、取丝、纺织。秦汉时期,中国的丝绸传到欧洲,相传凯撒有一次去剧场看戏,穿的就是一件丝绸长袍,他一现身,立刻惊艳了全场,绚丽的颜色、精致的图案、夺目的光辉,如同披着耀眼的云彩,引起阵阵喧哗。
  制丝技术决定着最后丝绸成品的好坏。数千年来,从手工缫丝到机器制丝,人们一直在探索更先进的制丝方式和技术。上世纪90年代之前,天然纤维“蚕丝”制成的丝绸被誉为“纤维中的皇后”,但长期以来,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高速织机的慢慢普及后,机器制丝的“疵点”问题却一直没有解决。这是因为组成蚕茧的丝圈多达15万个,一根生丝又需要七八个蚕茧制成,总是存在极少数生丝拉不直的情况,因此造成“疵点”出现,严重影响丝绸成品的质量。
  当时还在读研究生的陈文兴决定从这个问题上进行突破。他跑遍浙江、江苏、广东等全国各地多家缫丝
厂去实地调研,又经过无数次试验,终于发明了一种“蚕茧高温触蒸前处理技术”,通过在生丝制备过程中新加入一道工序,改变了蚕丝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从而大大提升蚕茧的加工性能和蚕丝质量,成功破解了“疵点”这个难题。这项成果迅速在全国大部分缫丝厂推广应用,取得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且经受了近30年的应用考验。陈文兴因此项技术获得了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90年代后,化纤产量迅速增加,其中的涤纶工业丝的产量在整个化纤产量中占据80%。但由于工业丝熔体黏度大,搅拌困难,导致传统涤纶工业丝制备工艺流程长、能耗大、产量低,许多老牌国际化工巨头也束手无策。
  陈文兴抓住这个机遇,开始着手想办法攻克涤纶工业丝制备技术难题。他带领团队与当地的民营企业进行产学研结合,研发成功了“涤纶工业丝液相增黏熔体直纺生产新技术”,实现了涤纶工业丝这一涤纶中的高端产品的高效、绿色生产。新技术攻克了之前国内外研究几十年但未能解决的重大技术瓶颈,让每个纺位产能提高2-4倍,工艺流程缩短30小时以上,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降低三分之一左右,年产50万吨涤纶工业丝可减排二氧化碳约16.7万吨。
凭借这一技术突破,陈文兴于2016年再度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成为为数不多的两度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学者之一。
  而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陈文兴对奉献科研、突破相关领域国际难题,服务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初心”的坚守。课题组成员,浙江理工大学教授张先明说,“做工程实验,时间长、周期慢,有时需要连续几天昼夜不停地测试。陈校长白天公务繁忙,经常半夜到实验室,有时一待就待到一两点,第二天又继续。只要不出差,周末他准会出现在实验室。逢年过节,别人都在休假,却是陈校长最忙的时候,因为只有这时,才有大块的时间投入科研。”
  做实验碰巧缺个零件,陈文兴会自己开车,带着组员去机电市场买;申报关键课题,陈文兴再忙也会逐字逐句地改材料,他还常常带着师生进工厂、下车间、深入企业,及时掌握社会需求,他坚持,要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陈文兴说,“除了积累和坚持,成功并没有什么特殊的‘秘诀’。科研就是长期积累的过程,做科研可能一辈子也难以取得成功,此时的坚持就意味着对科学精神的坚守、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三、感恩母校培育,兢兢业业为学校
多年前,当陈文兴第一次走进浙江丝绸工学院(浙江理工大学前身),他并未预料到,自己今后会成为这里的校长。
  作为土生土长的“理工人”,陈文兴对母校有着极为深厚的感情。他说,从进大学到硕士、博士毕业都是学校一手培养的,是学校灌输了他知识,改变了他的命运。
  心怀感恩,也让陈文兴不遗余力地投入到学校的发展和学科建设中去。从日本留学回来,陈文兴就开始筹备高分子材料专业(现在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1997年,该专业开始招收本科生,在陈文兴牵头和一批老师的努力下,学校又相继申请到了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纺织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重中之重学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等。
  陈文兴坚持,工程学科一定要着眼于工程应用,服务地方,为此,他十分强调和企业合作,走产教融合的道路。
  张先明回忆说,“早些年作为一名年轻教师,要和
一些知名大企业合作,得到他们的支持并不容易,是陈老师带着我们入了门、牵了手。”
  陈文兴年轻时也是艰难地走过来的,为了拓宽校企合作的渠道,他独自一人坐着绿皮火车走南闯北,千方百计找企业谈合作,有时一趟火车坐下来,就是一两天时间。为了促成合作,陈文兴还坚持免费向企业开放技术,帮助企业技术革新。
  “高校的使命之一就是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助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我研发的技术,不是为了个人挣钱的。”
  以言有物,而行有恒。陈文兴的诚意打动了许多企业,古纤道、惠通等一大批公司纷纷与浙江理工大学合作。产教融合强强联合,令学校的科研团队成为浙江省众多纺织企业背后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先后拿到5项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好成绩,让位于学校19号楼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级实验室,也让无数莘莘学子在路过这块“重点实验室”石碑时肃然起敬!
  陈文兴的学生,浙江理工大学硕士生导师吕汪洋
说,“陈老师就像一个掌舵人,总能把握住大方向,带给我们最前沿的东西。尽管如此,陈老师却经常和我们说,你们年轻人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要觉得我是校长,就什么都是对的。”
  陈文兴还经常告诫青年教师,凡事要以学校的大局出发,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单位。不少企业看中陈文兴的科研实力,开出高价年薪邀他加盟,陈文兴却一直不为所动。相反,他大力从社会引进人才,壮大学校的科研力量。在陈文兴的推动下,张顺花、王秀华、江文斌等多名有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先后来到浙江理工大学,成为专业教师中的中流砥柱。
  岁末年底的12月29日,在陈文兴及学校党政班子的不懈努力下,我校余杭校区(时尚学院)在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奠基,成为助推杭州建设时尚之都、世界名城,助力余杭艺尚小镇建设、时尚产业转型升级的一块里程碑。陈文兴在接受采访中说,学校要在这个基础上,踏着2020年省重点高校建设和双一流学科建设的征程,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四、心系行业发展,肩负责任传文化
尽管在很多企业与业内人士看来,现今的丝绸人才培养已不像上世纪那样“专业”,大学生进入丝绸行业的人也越来越少,行业也在逐渐变得“不景气”,但在陈文兴心里,丝绸行业不仅仅是他的专业,还是一个时尚的、高贵的产业,一个富含文化内涵的产业,一个极具生命力的产业。
  “丝绸产业在中国传承了五千年,放眼历史长河,很少有哪个产业是能够历经五千年还屹立不倒的。虽然目前来看,它并不占主流,但是未来,丝绸仍将是我国的瑰宝。因为它不仅仅是一个产业,更代表一种文化,一个文明。”
  因此,不忘初心,勇担使命,以浙江理工大学为基
地,陈文兴身体力行地担负着传承丝绸文化的使命和责任。
  面对诸如IT等新兴行业的冲击所带类的丝绸行业的“不景气”,陈文兴给省里写了关于丝绸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得到了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省政府专题研究并发文《关于推进丝绸产业传承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多项政策支持丝绸产业发展。在学校专业建设方面,2016年,浙江理工大学恢复成立了“丝绸学院”。陈文兴说,“在蚕学馆建校初期,我校就志在培养蚕桑和丝绸人才,实业救国,所以,自建校以来,丝绸和纺织就是学校的鲜明特色。丝绸文化在如今浙理的校风、校训、校歌以及校园文化中仍得以充分体现,没有丝绸,
就没有今天的浙理。”
  对于学校未来的发展,陈文兴表示,丝绸也仍是学校办学展的一面旗帜,“我们纺织工程专业的特色是丝绸,我们的机械、信电、生命、服装、艺术、经济、管理和文化等学科也都与丝绸纺织紧密联系。我们将继续研究丝绸,弘扬丝绸,继续为丝绸行业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文化传承发展等做出更大的贡献”。
  “丝绸是我国的瑰宝,丝绸文化源远流长。发展丝绸是一种社会责任,这不仅是对中国负责,也是对世界负责,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责。”这是一名老丝绸人的夙愿和呐喊,也是一种矢志不渝的信念和情怀。
欣闻您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谨向您表示衷心祝贺!
  您长期从事蚕丝和涤纶工业丝制备技术的研发工作,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取得重大应用成效,为提高我国生丝质量、实现涤纶工业丝高效节能生产作出了重要贡献。
  纺织行业转型升级是一个紧迫的命题,关乎国计民生,也是对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回应。希望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秉持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瞄准世界前沿技术,加强应用性基础研究,勇攀新的科硏高峰,带领浙江理工大学努力建设国内一流大学,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为推动浙江高质量发展、为我国建设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贺 信
陈文兴同志:
中共浙江省委书记 车 俊浙 江 省 省 长 袁 家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