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边际”到“中心”

长春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思政典型案例

作者:杜若松,王晓恒,刘颖慧,范庆超,刘钊     编辑:郭琳,董金慧,普怡丹,王思棋,丁思文     版面:第02版:综合前沿      发布时间:2020-09-15 00:00:00      浏览:775105      字数:2100      所在版面图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强调:“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课同向同行。”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再次强调“课程思政”的重要性,“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长春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组,立足高水平师资队伍(100%博士,100%高职称)基础,从专业课角度具体而微的进行课程设计研究,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之间的“生成性”关系,打破学科“边际”,使专业授课中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达到了有机统一。广大师生在理论研究和实践追寻中找到了课程“中心”,催生了一批课程成果,产生了良好的课程文化效应。
  一、成果导向,重塑课程目标
在以往的课程大纲编写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成为一个固定的课程目标撰写思路,课程组打破从低到高的认知逻辑,拓展研究范围,深刻认识课程属性,确定课程目标的科学顺序,重塑课程价值目标为:自觉融入和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以学生最终的思想提升、态度提升、价值观提升为导向,引导课程内容改革、重置课程模式、优化教学方法,从而实现课程思政的目的。
  二、承典铸魂,深挖课程内容
学校教育具备360°德育“大熔炉”的功能,以专业技能知识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有助于将课堂主渠道功能发挥最大化,扭转专业课程教学重智轻德现象,具有其他教育方式不可替代的优势。课程组深入梳理了现当代文学史的五大教育内容,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革命文化教育、文化自信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人本主义教育,让文学史课程的讲授过程与中国现代性转型、追寻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拍共振。从中国二十年代早期无产阶级革命诗歌“多做能表现民族伟大精神的作品”所奠定的关注民生、关注现实的革命文学主题,到左翼文学思潮社会现实主义的提倡,从四十年代解放区文学确立的乐观、朴素、大众的文学风格,到《延安文艺座谈会》确立的社会主义文艺观,社会主义革命文学的发展历程就是与中国争取民族独立自由解放联系在一起的。茅盾的《子夜》揭示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必然命运,巴金《家》展示了封建家族行将没落的腐朽,老舍《骆驼祥子》讲述城市贫民在灾难深重的国民党统治下的苦难。进入建国后文学史讲授,更是用丰富多样的文学实践,验证了社会主义革命文化优越性,树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文化自信。十七年红色经典的塑造, 《红岩》《红日》 《红旗谱》 《林海雪原》等一大批革命英雄主义作品成为激励一个时代前进的文学经典。以经典引起共鸣,以感召塑造品质。课程内容的有意识选取,对于学生关注当下人与物的关系,关注人的日常生活、世俗状态与境遇,以及解决现实问题构成了巨大的理论资源和价值参照。
  三、方法引领,优化课程设计
课程组探索了“融合式专题”课程架构,运用混合式教学、合作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来设计教学,建立全过程教学评价模式。融合式专题建立在“线上+线下”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基础上,充分利用自建省级精品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导读》 《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作品研读》,将常识知识点在线上基本予以解决;将课程分为“救亡图存与五四文学革命”“左翼运动与革命诗歌”“知识分子的心灵觉醒”“传统文化的复归与继承”“战火硝烟中的红色经典”“改革浪潮与当代文学”几个专题,系统、体系化讲授社会主义革命文化进程中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专题模块式教学在课堂上采用“教师串讲+学生读书报告+课堂讨论、辩论”的形式进行,在教师的有准备组织下进行教学重点、难点的深度解析,体现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混合式教学方法使用,倒逼了整体课程教学的变化,真正实现“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实现课堂革命。
  四、校园内外,打通改革效果
课程多维融合学生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基础教育见习研习。课本剧课上展演延展至《青春之歌》话剧舞台(依托文学院“原点”戏剧社),“文学美育,青春国学”课程实践建立了长春市校园联盟十余家,远赴新疆阿勒泰哈巴河县的“文学美育,诗教暖光”教育实习,将现当代文学创作之光传递给少数民族边远地区学生。多维课堂架构促进了学生学习效果与情感价值观的双向提升,《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以及学生座谈、调查问卷数据显示:三年以来学生课程目标达成值90%以上,学生课程满意度平均值98%,知识掌握牢固、审美鉴赏能力提升、比较判断能力加深,特别在情志领域,增进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度明显增强。课程形成一定的教学设计模式、课程组织模式、学生学习模式、教学效果评价模式,被学校推选参与2019年国家“双一流”课程评选,产生了2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网络课受众上万人。授课教师荣获第二届全国青教赛二等奖、第二届吉林省青教赛一等奖、吉林省智慧教学课堂创新大赛二等奖,获批四名“长师学者”。衍生学生国家级大创项目2项,省级项目4项,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