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受学生喜爱的 “大魔头”

—— 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邓弋威老师侧记

作者:徐丛丛     版面:第03版:校园生活      发布时间:2020-11-30 00:00:00      浏览:775269      字数:3095      所在版面图



  10月28至29日,第五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在南京大学举行,共有来自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62名选手参加。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我校金融学院邓弋威老师荣获文科组一等奖(全国第三名)。
  从教期间,邓弋威获得了第五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文科组一等奖、省第十一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文科组)特等奖、第五届全国金融硕士教学案例大赛优秀案例奖、校第三届青年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校第五届“商李芳华”我最喜爱的教师子质奖、优秀班主任、2019年度校优秀党员、2017、2018年度优秀学生科技创新导师等诸多奖项和荣誉称号。他用一堂堂精心准备的教学活动展示专业素养,用一篇篇文心雕琢的微文推送演绎传道授业。亦师亦友,尽答疑解惑之责,行立德树人之事,邓弋威老师彰显了既有思想深度又有灵魂温度的师者风范。
  披着“大魔头”外衣的“小顽童”
  邓弋威老师被学生称作“大魔头”,这个外号来自于他“机关重重”的课堂。一来,邓老师坚持让同学们在短暂的课堂里“收益最大化”,他的一个原则是“如果书上有写得很清楚的基础知识就不需要再讲”,因此他常跳过易题,把几本书本的内容整合并糅入自己的观点和学生分享,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由于金融学科很多知识都是参照、借鉴自国外,邓老师上课都采用纯英文课件。此外,邓老师的作业通常直接来源于需要解决和讨论的问题,没有标准的答案,这非常考验同学们的观察和实践能力。
  对于同学们给他取的“大魔头”的外号,邓老师直称“不错,挺好玩的”,他忍不住调侃道:“上课难,英文课件,作业多,偶尔还拖堂,这样的人不是魔头谁是魔头?可贵的是他们在魔头威胁下瑟瑟发抖,但仍在努力坚持。”的确,虽然“大魔头”要求严格,但同学们都非常享受和“大魔头”之间“虐”与“被虐”的过程。他的学生如是说,“大魔头的课满满‘干货’,需要“烧脑”听讲,但真的能体会到他的良苦用心,有很多收获。”
  邓老师还有另一个与“大魔头”截然相反的外号—— “小顽童”,这是因为他虽为老师,但能跟学生打成一片。他幽默风趣、金句频出,“你怎么表情管理又失败了?”“现在有请头排大佬!”邓老师坚持教学相长,他说:“我很强调互动,喜欢听到同学们的反馈。”他的教学,并非单方面的知识输出过程,而是双向的交流过程。“小顽童”享受和学生一起发现问题、探索新知的美妙过程。课堂之外,邓老师是和同学们一起皮的“老邓”,和学生开得了玩笑也谈得了心,抛开教师的身份,他更多的是以朋友的角色陪伴在同学们身边。
  邓老师认为,自己年纪也不大,对这些九零后的学生,过度强调权威反而达不到好的效果,更需要一种平等的态度和他们相处。“学生有问题都可以来和我沟通,我平时和他们关系也挺好的。但是越和我关系好的人,就越知道我在一些严肃问题,比如课程、竞赛上是不可能通融的。”邓老师在“大魔头”和“小顽童”两重身份中切换自如。
  厚积薄发显真章 以赛促教共成长
  在第十一届浙江省高校青年教师大赛中,来自61所高校的120名青年教师同场竞技,邓弋威老师过关斩将一举夺得文科组特等奖!事实上,赛前准备阶段邓老师的时间非常紧张,熬夜办公更是家常便饭。邓老师回忆有一次他准备材料,一直忙乎到凌晨四点。而天亮以后,他还有9节课要上。但邓老师坦言,相较于自己比赛,压力更大的是带学生打比赛,自己的比赛“好好准备正常发挥就行,失败了也是自己承担”,但对于学生,他又多了一份责任感。
  邓老师以其幽默风趣、生动活泼的教学风格而闻名,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友好热烈的互动,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是他的强项。他认为,课堂最精彩的部分就在于互动,只有大家都参与其中的课堂才是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他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提问,表达自己的看法,也会根据同学们的想法及时地对课堂进行动态调整。
  比赛中邓老师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是评委们来自不同专业,对于他的专业知识并不十分了解,而且无法进行互动,那么如何让知识变得通俗易懂,激起听者兴趣就是关键所在。他以教师大赛中抽到的一个课题—— “金融产品在合理合法的情况下价格大幅波动的例子”打比方,“今年2月,某支期权日内最大收益达到192倍,如果在当天投资三万元,从早上九点半开盘到下午三点收盘,下沙一套房就到手了。”他的幽默风格和结合时事的授课方法在这次比赛中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比赛结束,邓老师除了收获大奖,更称自己受益颇丰。评委们都是有着丰富授课经验的各个专业专家,他们十分注重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检测和反馈,这让邓老师也加强了对学生任务和学习情况的重视程度。“专家和同行们的教学经验十分值得借鉴,参加比赛的教师们都各有所长,见贤思齐,吸取别人的长处,发现自己的不足,这对以后的教学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赛前精心准备了许多教学相关案例,比赛结束了,这些案例都可以充实到今后的教学中,“这下有的讲啦!”
  互联网+教学 跟“嗨老邓”学金融
  “很高兴认识你吖,老邓恭候多时,倾听你关于数量金融、金融工程以及各种人生鸡汤非鸡汤的想法。如果有任何问题,教学上的意见和建议,欢迎留言。
  PS:如果被某金融大魔头虐了,想吐槽泄愤骂人,欢迎往这个小树洞丢砖,说不定丢着丢着大魔头就出来了呢?”
  这是关注公众号“嗨老邓”后接收的第一条消息,亦是邓老师对学生的一片拳拳之心。这个由邓老师一手建立运营的公众号现在已拥有了数千拥趸,每每更新,都能赢得大量阅读和转发。
  邓老师建立这个公众号的初衷很简单,金融数理课程难度大,会出现部分同学上课没有听明白的情况,但是平时学生和老师交流的渠道少,上课所讲的一些知识点又是书本上没有的。因此邓老师想搭建一个既能为学生答疑解惑,又可供学生复习巩固专业知识点的平台。
  “但后来就不受控制了,很多学生的转发让我火了,导致很多其它专业的学生也来关注我的公众号,看我的网上视频。”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嗨老邓”更像是邓老师的一个影子,以他惯有的风趣幽默讲述着金融学以及他和学生间的故事。“因为是匿名,学生有问题,就敢在后台和我交流探讨,我也能够从他们那里得到最真实的反馈”。能借这个平台和同学们进行最坦诚的交流,最温暖的互动,这是邓老师认为这个公众号存在的最大的意义。
  最近,邓老师还开通了B站账号上传授课视频。“B站对我来说是一个尝试,想利用线上线下教育这样一个模式,让一些基础的知识点在线上能够解决。”相比于一些基本理论的传达,邓老师更注重从理论到案例的背后分析与理解。通过这种方式,就能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做到效率最大化。
  无论是微信公众号,还是B站,其文章的撰写和视频的剪辑都是功夫活,因此在起步探索阶段,邓老师花费了大量精力。他坦言,原本爱好跑马拉松,如今对他来说“工作就是生活”,“马拉松比赛报了名没空去”,邓老师的语气略带遗憾,但是他的眼睛里闪耀着另一种光芒。
  “运营公众号和B站,对我自己来说其实是一个系统性整理的过程。因为内容质量要够高,要经得起别人的挑剔。很难说干这些事情会有多少受益,但是零零碎碎的,一点一点积累出来的东西可能也会很有意思。”通过“嗨老邓”,邓老师结识了业界内一批有意思的朋友,在与他们的交流与碰撞中,他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到象牙塔之外的行业最新资讯并将这些信息反哺课堂,形成一种永不停息的追索,也为他的课堂注入新的活力因子。
  既能在课堂上和学生们一起与金融数据较劲,也能在公众号平台上和学生们谈天说地、畅聊人生。在尽心上好专业课的同时,也不忘和学生们分享和交流生活学习的经验。忠于选择,坚守初心,爱教育,爱教学,爱学生的“优质青椒”邓弋威正老师以自己的行动生动阐释教育的本质—— 以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样的“嗨皮老邓”,你爱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