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漫话

作者:张彤,王玉珏,聂子涵     编辑:王静,瞿新明,于瑶,王玉珏     版面:4版人文      发布时间:2020-09-30 00:00:00      浏览:775806      字数:3752      所在版面图
简短说明
本草,是中草药的一种说法,始见于《汉书·平帝纪》。本草的世界是奇妙的,本草的世界是深邃的,等待杏林之人探索的中医药知识是无穷无尽的。本版开辟“本草漫话”栏目,旨在传中医薪火,扬国医精粹,宣传推广中医药知识与文化。栏目邀您共同走进本草的世界。

栏目文章1:辛夷楣兮药房

       辛夷花,木兰科植物,是望春花、玉兰或武当玉兰的干燥花蕾。盛产于河南、四川、陕西等地。花性喜温喜湿,耐寒耐旱。花蕊初出枝头时,苞长半寸,尖锐俨如笔头因而俗称木笔。及开,则似莲花而小如盏,紫苞红焰,伴兰花香,亦有白色者,故又称之玉兰。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将辛夷清雅之性载于《离骚》。辛夷花象征高洁、芬芳、纯朴,因其一雅、二香、三韵,在唐代就已成为名贵花木中象征吉祥的佳木,历来备受推崇。明代书画大家沈周还将其看作自己的知己,将它迎寒应春,雍容优雅的姿态描绘于《玉兰图》,并作“韵友自知人意好,隔帘轻解白霓裳”的《玉兰》载入书卷。“谁信花中原有笔,毫端方欲吐春霞”,这诗意盎然的生花妙笔成为千百文人墨客争相传颂的花蕊。
  宋代诗人张朴曾作《木笔花》吟咏:“亭亭花一树,乍发小东墙。碧管描春色,丹锋点化工。凝窗时染翰,弄影日书空。莫问龙蛇事,临池兴不穷。”在张朴眼里,木笔就是描绘春光的画笔,丹锋一点,春意盎然。诗魔白居易更是对辛夷花情有独钟,无论身处何地,无论何种境遇,每逢辛夷花开定会观赏吟咏,讴歌辛夷花的英姿飒爽,留下诸多千古流传的诗篇。“腻如玉指涂朱粉,光似金刀剪紫霞。从此时时春梦里,应添一树女郎花。”《题令狐家木兰花》更是盛赞辛夷花之娇态,从此后人也称辛夷花为“女郎花”。
  文人追逐的木笔,也是医家赞颂的辛夷。李时珍先生并未随众文人赞美其姿色底蕴,而是另辟蹊径:直接取其未绽花蕾,入丸入散入剂成方。因“夷者荑也,其苞出生荑而味辛”,故又给它取了一个美丽别致的中药名字——“辛夷”。
  辛夷还有一个寓意是“心意”。据说很早以前,一位姓秦的举人得了一种怪病,常年鼻流浊涕,不辨香臭,且散发异味,腥臭难闻。他不堪忍受,正欲寻短见时,巧遇一位樵夫,樵夫言道南方有一种花蕾可医此病。秦举人几经跋涉,寻得此花,病愈后,很是感激,因当时忘了问名字,又觉得多亏樵夫指点,自己会意,就叫此花为“心意花”。秦秀才此病名为鼻渊,症候表现为鼻流浊涕,如泉下渗,量多不止,是现代鼻窦粘膜炎症性疾病的统称,而辛夷花恰可解肌通窍,对此病疗效甚佳。此后秦秀才便亲自种植辛夷,帮助鼻渊患者重获健康,传为后世佳话。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古今典籍不乏对辛夷花药用的说明。《本草分经》中记载:“辛夷花,辛,温。入肺、胃气分。能助胃中清阳上行,通于头脑,温中解肌,通窍。”无论是头面疼痛还是鼻塞鼻渊,以它入药总能收获奇效。《本草汇言》一书中还记载了其治疗齿牙作痛和牙龈肿痛浮烂的药方:“辛夷一两,蛇床子二两,青盐五钱,共为末掺之。”上述病症,用之得缓。因其性辛温,其体轻浮,能升胃中轻扬之气,还有入肺清窍、解肌散表之效,是中药界的璀璨瑰宝。
  木笔书空,棣萼韦华。在丹青妙笔下的每一篇文章,高洁清雅的木笔,尽展风骨;在静谧古典的每一间药房,淡淡留香的辛夷,入药成方;在款款而至的每一个春天,开落不断的玉兰,馨香贻人。辛夷花,用独绽初春的勇气,塑造了其生命的华章。



栏目文章2: 金秋满菊



       晋代诗人袁崧曾说:“灵菊植幽崖,擢颖凌寒飚。春露不染色,秋霜不改条。”在这金秋时节,百花渐渐凋零,菊花傲然怒放,它隽美多姿,然不以娇艳姿色取媚,却以素雅坚贞取胜,人们爱它的清秀神韵,更爱它凌霜盛开。菊花作为傲霜之花,自古文人志士尤爱以菊名志,作为一味中药,《神农本草经》记载其“久服能轻身延年”,无论是观赏之花还是医病之药,都说明菊花与中华民族的文化早就结下不解之缘。
  菊乃花中四君子之一,有“高风亮节”的美誉,是高洁、坚贞的象征。菊花大多生长在偏僻的地方,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是花中的隐士,不慕世俗名利,品行高洁,在寒霜中磨砺出一身傲骨。周墩颐在《爱莲说》中写到:“菊,花之隐逸者也”,而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正和菊花趣味相投,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爱菊成癖的文学家,世人都称颂陶渊明为菊花神。如他的《和郭主簿》诗,其中有四句提到菊花:“芳菊开林跃,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想那时,陶渊明隐居的地方一定很孤寂,一般娇艳名贵的花也不会在那生长,只有菊花与他为伴。正因为这样,陶渊明对菊花有着特殊的好感,因此也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与惬意。
  菊花常以花瓣入药,但其喜温暖,耐寒冷;喜阳光充足,忌荫蔽;怕风寒,喜湿润。要孕育出药性优良的菊花,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以菊作药,这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恩惠,是祖先留给华夏民族的瑰宝。菊花在经过数千年的栽培和传承后,流传下来许多优良的品种。如,杭菊的深色花心更明显,泡开后花瓣也容易脱落,味道清醇甘美,与枸杞共同作为茶饮可增强养肝明目的作用;亳菊产于安徽亳州,阴干入药,花朵较松,以疏风散热、解暑明目见长;滁菊又名“白菊”“甘菊”,主要产于安徽滁州,素有“金心五瓣”之美誉,偏于平抑肝阳、疏散风热,《本草拾遗》中曾记载用滁菊做成的药枕可“作枕明目”;贡菊花朵雪白,其寒性缓和,清肝明目的作用更突出。
  菊花还可以泡酒,我国自古就有重阳节酒赏菊的风俗。重阳前后,菊花怒放;赏菊饮酒,美妙习俗。菊花入酒雅风绵延,重阳宴饮,菊花美酒。爱菊赏菊终有因缘,饮酒菊花岂无因由。重阳节喝菊花酒,源于汉初,每逢重阳,皇宫中均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
  季秋之月,菊有黄华。菊花的前世今生不同凡俗,其高洁傲岸令文人雅士众口称赞,其药性之优令苍生大医得心应手,菊花得天阳而生,得地阴而长,得阴阳之偏以调人身之盛衰,在历史的长河中流芳千古。作为国粹之一,它并没有高居庙堂之上,而是遍布各个角落,就在我们身边。在看着人们经历傲雪凌霜之时,它也将它的傲骨赐予人们,它给予我们的不仅是生命的长度,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坚决,这是大自然的馈赠,这是天人合一的真正内涵。





 栏目文章3:年年自作茱萸伴

       秋天和菊花仿佛是自然赋予人们一曲和谐的协奏曲,自然之美,永不在于一花一木的独自芬芳,菊花仿佛自古以来便是永恒的主旋律,但品茱萸为衬,听茱萸之伴音,袅袅茱萸香,辅人以安康。
  茱萸,又名“越椒”“艾子”,具备杀虫消毒、逐寒祛风的功能,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南朝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记载:“山茱萸,生汉中山谷。”《名医别录》载:“山茱萸,生汉中山谷,九十月采实。”《中国药学大辞典》解释:“本品南北皆可,入药以‘吴地’为佳,所以又称吴茱萸。”所谓的“吴地”,即历史上的吴国,这茱萸的名字也是来自于一个传说。
  古人把茱萸作为祭祀、佩饰、药用、避邪之物。《西京杂记》就有记载汉高祖刘邦的宠妃戚夫人便喜于每年九月九日,头插茱萸,饮菊花酒,食蓬饵,出游欢宴。茱萸风俗,亘古流传,始于东汉,晋代成俗,唐代兴起至今。或许在滚滚时光长河中,茱萸没有菊的傲然怒放,没有梅的“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冷风中”,没有莲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但茱萸却宁愿作一个时代不与争功的副旋律,在滚滚红尘中为历史长河的流淌而伴奏、赋乐。
  从杜甫的《九日蓝天崔氏庄》中“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至储光羲的《登戏马台作》中“天门神武树元勋,九日茱萸飨六军”,再到南朝宋武帝刘裕在重阳节“宴群僚于戏马台”,把茱萸当作犒赏全军的奖品……从那时起,茱萸更是成为了一种荣誉,一种象征。细看茱萸,那是古时英雄的骄傲与丰碑!细嗅茱萸,金戈铁马,刀光剑影,它,也能靠一缕清香带你走过历史的间隙,与英雄豪杰对话。或许英雄未必皆为有名之辈,战场之上奋勇杀敌的他们,亦或无人铭记,可茱萸却俨然一座英魂丰碑一样,承载了岁月,担负了使命。
  而茱萸又名“辟邪翁”。在唐代,茱萸“辟邪翁”的盛名甚至远盖菊花“延寿客”之名,在那被公认为诗坛巅峰的大唐,不仅有王昌龄的“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漫说陶潜篱下醉,何曾得见此风流”;也有杜甫的“北阙心长恋,西江首独回。茱萸赐朝士,难得一枝来”;更有南唐后主李煜的“茱萸香堕,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茱萸在唐代的风华绝代,无出其左右者,诗人、军人、乃至君王,对于他们来说,茱萸已经不仅仅只是一株植物,更是自己萦绕心头的三千烦恼丝,是自己的万千离别愁。曹植有云:“茱萸自有芳,不若桂与兰。”茱萸自有一身傲骨,视名利如眼前浮云,浮云散去香自在,自留一抹芬芳于千年长河中。
  一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更是让茱萸成为绝唱,将云游于外的游子与故里亲人之间的思念寄托在一株小小的茱萸之上,再未分开。“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从此,游子的心头更凭添了一抹淡淡的茱萸清香。天涯何处无游子?何处游子不思亲?茱萸,是所有游子在外漂泊时思亲之情的传递。
  甚至到了民国时期,仍有文人雅士的贴常用款式为“×月×日,登高萸觞,候光”。时至今日也有登高采茱萸、赏秋菊的习俗,这仿佛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顺其自然,水到渠成。潜移默化中,茱萸也在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
  不是只有菊花便是一秋。秋,本身就是多样的,古往今来,多少你方唱罢我登场?但是茱萸,却始终不争不抢,自会有人爱它喜它懂它赏它。茱萸的美,只为知己而放。
  茱萸,或许无法拥有专属于它的独秀舞台,但茱萸却自有其风骨,别有其风味。游子、将士、诗人、君王皆赞茱萸,皆念茱萸。历史长河滚滚而逝,可茱萸,从没有一刻黯淡了自身的光芒。

图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