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忽视 “过度分享” 的陷阱

作者:陈剑     版面:第02版:第02版      发布时间:2020-05-10 00:00:00      浏览:778711      字数:2075      所在版面图


  随着社交网站和个人在线博客的日益流行,过度分享变得越来越普遍。对大部分人而言,“过度分享”或许还是个新鲜词,但一定都曾亲身经历过过度分享。在200人的问卷调查中,有94%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曾遭遇过过度分享;并有76%的人认为过度分享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比如室友和我大聊特聊和男友的亲密故事,可我并不关心;同学每日每夜和我安利她喜欢的爱豆;同事刚做母亲,一回来就和我们分享分娩的细节;地铁上旁边的陌生人和我搭话,我很不自在;朋友跟我讲他在医院治疗的过程,我有些反感;在朋友圈晒带血的受伤照片。
  俨然,过度分享正频繁地在人们周遭上演。有近80%的受访者在生活中曾因他人的过度分享而感到不适,更有74%的人试图阻止对方的过度分享。那么,为何这种互动体验感极差的分享形式还会在当下靡然成风,原因有三。
  其一,互联网功能的异化。网络平台的快速搭建为人们创造了大量的跨时空的交流机会。人们开始热衷于记录自己的生活,传递自己的情绪,交换各自的信息。互联网让人们分享了更多信息。当分享的欲望日益高涨,网络的分享功能也逐渐走向异化。一天四五条纯文字朋友圈分享,表面上看是积极地与好友交流,实际上是内心空虚的折射。沉迷分享的实质是渴求关注。以隐私换关注,在沉迷者眼中是笔划算的买卖。正如传播学所介绍的,信息的反馈是传播的最终环节,评论和点赞的增加,一方面带给了他们虚拟世界的存在感与认同感,另一方面也为下一次过度分享上膛。
  其二,内心焦虑。当我们在潜意识里试着去控制不安时,常常会过度分享。深圳全程心理卫生研究所解释称:这种努力也就是人们所知的“自律”。它是这样形成的:当与人交谈的时候,我们会耗尽大量精力,竭力给他人留下好印象。我们试着让自己看起来聪慧、睿智和风趣,但专注于此的努力会让我们再无多余的脑力去过滤筛选交谈的内容和对象。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人们恰恰常会在那些他们最想讨好的人面前脱口而出、说些令人尴尬的事。
  其三,都市忙人的求快心理与宣泄心理。“快”是这个时代的标志。在工作中人们奉效率为上,但在人际交往中“挪用文化”就显得不合适了。人与人之间存在交往的安全距离,从陌生人到密友,距离逐渐缩短。然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被运用到了社交上,人们不愿花费时间慢慢了解彼此,而意图跨过安全距离直达深交的关系。于是,借私密的话题来破除陌生人之间沟通隔阂成了流行的社交手段。
  《女子连续加班1个月,地铁站崩溃大哭:不敢回家哭怕吓到女儿》《日本地铁上一男子吃着吃着就哭了,数千网友将评论区哭成泪海》,上班族们在回家的途中失声痛哭,只因心中的压力无处释放。大多数人也是如此,表面风平浪静,实则心中暗涌着万般情感。而此时,倘若有人贴近身,给予你一个拥抱,询问一句“你怎么了”,一时间人们难免会将情绪外泄。
  同理,在社交恐惧症人群日益扩大的当下,一个懂得倾听、谈吐有趣的人往往会打开对方的话匣子。恰如伯牙欣喜遇子期,“一时兴起,口无遮拦”也成了受访者中大多数人过度分享的原因。他们经常用粘人的方式来应对焦虑。他们通常想要比别人更接近自己。
  诚然过度分享在部分人眼中是彼此信任的体现,有24.5%的受访者对此表示开心,但绝大多数人在遭受过度分享时仍感到不自在甚至是难受。此外,尽管过度分享有时在消除尴尬时确实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将过度分享作为建立亲密关系的社会捷径其实是一种危险的做法。
  这种危险尤其体现在关系本身就有局限性的情况下。例如,雇主不应该与雇员分享个人细节,因为他们的关系涉及对雇主权威的维护。通过过度分享打破这种层级划分可能会对这些界限产生负面影响。同时,过度分享会造成交流的尴尬局面,并且增加对方的交往压力,反而把别人推得更远,不利于自身形成成熟的人格。
  过度分享实际上是对个人信息的不重视。隐私会在一次次分享中泄露,越是不经意的过度分享,越会被他人当做谈资,使得私人信息最终赤裸裸地展露在大众眼前。
  或许会有人质疑,将信息“保护”得太好,会导致人际交往的空洞和不真实。其实,真实和过度分享的区别源于你的意图。布琳·布朗在《勇敢无畏》一书中总结了二者的不同之处,她说:“利用脆弱和脆弱不是一回事。如果你分享你的错误是为了帮助别人学习,你就是真实的。如果你通过分享你的艰辛来获得同情,你就是在过度分享。”
  《摆脱不愉快:在工作中拥抱情绪的秘密力量》的作者莉斯·福斯里表示:“在透露个人细节之前,经理和员工应该考虑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从别人那里听到什么。”同样人们应该考虑自己听众的立场。每个人对过度分享的定义不同,所能承受的信息的私密程度也不同。因此界定彼此信息接受的范围尤为重要。当人们分享私人信息的欲望过度膨胀时,他们可以提前预想一下这些信息被大肆传播的后果。后果的提前预想也能帮助人们闭紧嘴巴。
  正如《无情之心》的合著者莉斯·福斯里在书中绘制的插图建议的那样:“尽情地跳舞吧,就像没人在盯着你;谨慎地写信啊,当心它可能会在法庭上被念出来。”
  一言以蔽之,在过度分享和真实之间有一条清晰的界线,做到真诚而不越界,你就可以成为一个真实的人,同时保护了你的隐私,这值得每个人在生活中尝试、习惯、运用。(本报新闻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