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桂玲:60年前出钢剪彩,我持绸

作者:高爱云      发布时间:2020-05-08 00:00:00      浏览:828459      字数:1650     

 

      196051日,包钢1号平炉炼出第一炉钢水。同年55日,国务院副总理,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政府主席乌兰夫亲临包钢为1号平炉出钢剪彩。一位年轻的姑娘亲历了这一历史时刻——她就是郝桂玲。

       那一年5月,就读于包钢卫校的郝桂玲接到一个特殊任务。她通过层层选拔,最终被确定为包钢1号平炉出钢剪彩仪式服务人员之一,负责为领导递剪刀。这项任务很重要,一定要服从安排。”18岁的郝桂玲不敢多问,内心却也感受到这件事情对于包钢的不同寻常。这以后,她和其他工作人员多次演练剪彩流程。而在这之前,郝桂玲从未见过钢铁企业的生产场景。

       剪彩是一件大事儿,还是学生的郝桂玲没有像样的衣服。工作人员帮她借来一件米色呢子外套,尽管大了点但也算得体。剪彩前一天,郝桂玲提前把旧布鞋清洗干净,用粉刷墙壁的大白涂白鞋边。她将自己的外裤叠得整整齐齐,压在褥子底下,希望第二天能裤线笔直。因为怕裤子被压皱,她几次三番起来查看,整晚无法入睡。

        55日一大早,郝桂玲跟随工作人员来到现场。此时,1号平炉出钢口对面已搭起一个临时平台,并且铺上红地毯。炼钢工人聚集在两侧,等待着重要时刻的到来。而年轻的郝桂玲还在猜测着即将到来的会是哪一位领导,心中难掩兴奋。

       一个盘子、一块红绸、一把剪刀——这就是剪彩仪式上郝桂玲手中托着的物件儿。人群中响起掌声,郝桂玲看到一个魁梧的身影走上台,来到自己身旁。这时候,她才知道,为1号平炉出钢剪彩的领导是乌兰夫同志。准备好,随时递剪刀。郝桂玲默念着提醒自己,脑海里一遍一遍放映着演练时的情景。这是接到任务以来,她第一次感到紧张。平炉出钢口打开了,通红的火柱喷涌而出。出钢了!郝桂玲瞄准时机将托盘递到乌兰夫面前,乌兰夫拿起剪刀剪开红绸。长长的红绸飘落下来,乌兰夫将剪刀放入盘中。现场回荡着掌声和欢呼声,人群沸腾起来,郝桂玲的内心激动不已。作为包钢卫校的学生,她热爱包钢,感激企业对自己的培养,她更知道,包钢炼出第一炉钢水意味着什么,这对于内蒙古的工业发展意义重大。然而,郝桂玲必须保持镇静。其他人欢呼鼓掌时,她仰起头观察身边的乌兰夫。他头戴前进帽,身穿黑色呢子大衣,红彤彤的脸庞带着笑容。高高大大的,是一位非常慈祥、可亲可敬的老人。这就是60年前郝桂玲眼中的乌兰夫。

       剪彩仪式很快结束。短短几分钟,一把剪刀递出去又接回来,郝桂玲始终稳稳地托着手中的托盘,圆满完成了任务。尽管不能欢呼鼓掌,她的心却和炼钢工人们一起满怀激动和喜悦。那一刻,我是距离乌兰夫最近的人。至今,郝桂玲还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

       郝桂玲的人生继续着,而且非常精彩。离开校园后,她在包钢医院从事护理工作直至退休。几十年间,郝桂玲从一名普通护士,成长为护理部护士长。参与1号平炉出钢剪彩仪式,对我个人成长促进很大,影响了我的一生。郝桂玲坦言,这次经历让她有机会看到包钢一线工人的勤劳与朴实,看到祖国钢铁事业发展的不易。工作中,每每遇到困难、身心疲惫时,她都会回忆起剪彩的瞬间、炼钢工人的工作场景,想到酷热的现场和飞溅的钢花。她告诉自己:这点困难比起现场工人的艰辛不算什么,我要更努力,一定能做得更出色。从业期间,郝桂玲怀揣着感恩包钢,服务包钢的信念,不断提升技能水平,成为包头护理界公认的一把好手。她带队参加全国冶金系统青工技能竞赛,夺得护理专业冠军;她编制的操作规程被录制成影像资料,用于护理专业学生和从业人员实践培训。

       一张黑白照片记录下乌兰夫同志为包钢1号平炉出钢剪彩的重要时刻。这张载入史册的照片中,留下了郝桂玲的身影。60年来,郝桂玲始终珍藏着这张照片,但却很少向身边人提及这段往事。在她看来,这只是自己精彩人生的一次经历而已。郝桂玲总能看到生活中的美好。退休后,她开始担任包头市老年艺术团舞蹈队队长,率队在包头市、自治区乃至全国比赛中频频获奖,她本人被艺术团评为特殊贡献者。近几年,郝桂玲还兼任社区艺术指导,组建了社区走秀队。就在不久前,郝桂玲又迷上了太极剑、太极拳。这位78岁的老人晚年生活更精彩

 


 


图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