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庆区块的那群年轻人

作者:周蕊      发布时间:2020-12-15 00:00:00      浏览:878808      字数:1592     



环庆区块的那群年轻人

           本报记者 周蕊 通讯员 李翠贤

12月9日,玉门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环江室,副主任杨军正在对着环庆区块地质图进行分析研究;三叠系项目长李昱东和其他技术人员正围着井位图进行讨论……

三年来,在这批年轻科研人的共同努力下,希望的种子在他们心底生根发芽,也在全体玉门石油人心中渐渐长大。环庆区块的矿权面积也从2017年460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1860平方公里、油井数从72口井迅速增长到如今的600多口、产量由最初的4.8吨/天上升到现在的439吨/天。环庆这颗种子已在三年时间里长大结果。

从学习经验到挑起大梁

杨军说:“一切真的是从‘零’开始。2017年我们刚接手任务时‘一穷二白’,对鄂尔多斯盆地地质情况不了解,没有任何资料,只有不断学习长庆成熟的勘探研究开发技术和经验,再结合玉门老区的经验,一步步分析、研究,一点点掌握、理解。”

2020年,在对长8区块进行河道刻画时,按照长庆油田砂体展布的方向,环庆室科研人员根据完钻井的情况判断,是呈北西向展布的较好,但外协单位有不同观点,两家砂体展布方向是呈垂直“打架”状态,经过整整一年的“争论”,通过不断完钻的新井、讨论研究,终于建立了长8“河道控制、湖浪改造”沉积模式。

为了更好地建产,环庆区块采取勘探开发一体化模式,一改老区预探、评价、开发顺序模式,无论是勘探还是开发,大家消除了工作界面。如侏罗系,从开发就不用再布评价井,三类井统筹考虑、功能互补、一井多能。

不断更新认识刷新速度

为了保证开发效率,环庆室要保障有3名技术骨干常驻环庆现场,提供技术支持,并随时反馈现场问题,以做出及时调整。“三年间,环庆每天至少完钻一口井,而每完钻一口井,我们就要立刻分析这口井的重要参数,如有差别,就要提出解决方案”杨军感叹道。

要上产,井位部署就显得尤为重要,杨军和他的伙伴们只有通过超前谋划、超前研究、超前部署,才能保证高效完成工作。每年部署的第一批井位,在前一年的年底前就要提前完成,从而来提升“环庆速度”。

2020年10月2日,庆古1井开钻,而早在年初,环庆室的科研人员就已经提出了部署思路。年后上班,他们就开始了古生界天然气的研究工作,经过一轮又一轮的研究,于9月确定了最终部署,并通过与现场配合紧密,推进速度“快马加鞭”,最终以33天完钻,46天完井,比原计划的70多天整整缩短了一半时间,又一次刷新了“环庆速度”。

2018年至2019年之间,环庆室的科研人员每人每天都要完成多口井的设计,既要保障质量,还要“跟上速度”。“勘探井效果不好,我们就要马上分析原因、讨论研究、总结经验,通过一次次的及时更新认识和想法,改进后续的井位部署。”杨军说道。

有一次,他们讨论完井位部署已经凌晨3点,办公大楼大门已挂锁,无奈之下只好叫来保安开门,就这样一来二去,保安们都将他们的面孔牢记脑海,每天晚上都会提前问他们:“今晚需要留门不?”就这样,经过3年日日夜夜的奋斗,环庆区块产量由最初的4.8吨/日上升到现在的439吨/日,产能在3年间累计达到了27.5万吨。

“我”与环庆共成长

三年打井600多口,是对于玉门老区同期打井数量的几十倍,几个项目组,三大科室,在东方物探、西北分院、中油测井三家战略协作单位提供技术支持的基础上,科研队伍由最初的20多人,成长为70多人。

攻坚环庆区块的科研队伍人员大多集中在35岁上下,李昱东就是其中一员。三年里,他的身上发生了很多变化,比如他的科研能力迅速提高,同时迎来了他的孩子出生。

说起孩子,李昱东的同事告诉我们,当时,李昱东还在办公室加班讨论研究井位图,家人打来电话说他的妻子即将临盆,他还准备抓紧处理完手头工作。没想到,他的妻子到医院没一会就顺利生产了。就这样,李昱东错过了迎接新生命诞生的那一刻。李昱东说:“直到现在,都感觉愧对妻子和孩子所以我会加倍对他们好。”

环庆区块钻井节奏速度飞快,一周最快可完钻30口井,为了加强地质规律研究,科研人员们需要在完钻后就立刻研究新井和修改下一步方案。

                                       记者 周蕊


图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