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舆论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高芳放     版面:三版      发布时间:2020-06-15 00:00:00      浏览:893616      字数:3352      查看原文    所在版面图

网络舆论参与是指公众以网络为载体,对各种公共事务或其关心的社会热点、焦点及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个性事件所持的意见、观点在网络空间进行自由表达或传播的活动。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和高校信息化的快速推进,大学生已成为网络舆论参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面了解大学生网络舆论参与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网络舆论参与的教育引导,我们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大学生网络舆论参与的目的、心态、途径、满意度、关注点、能力认可水平等28个变量为背景,以南阳理工学院及郑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等全国16所高校的1500余名全日制本科生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共发放问卷1500份,回收有效问卷1478份,有效回收率为98.5%。我们所调查的院校和学生具有广泛性和一定的代表性,调查结果基本能客观地反映当代大学生的网络舆情参与的现状。

一、大学生网络舆论参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参与意识与参与能力不高。在对“当前大学生网络舆论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如何”的自我评判中,7.4%的学生认为很强;54.2%的学生认为一般;14.4%的学生认为十分薄弱;只有1.4%的学生认为可有可无。在“大学生在网络舆论参与中可以起到的作用”48.2%的学生认为可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网络舆论参与的素质,发挥知识分子的网络舆论引导作用;73.4%的学生认为可以增强大学生为主体的青年主人翁责任感;49.6%的学生认为多角度、多层次的意见可以成为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以及决策部门了解社会政治心态的重要渠道;8.2%的学生认为作用不大。

2.参与关注点公共意识缺失。网络舆论参与关注点主要指各种社会现象、问题。网民的关注点不仅仅局限在重大事件上,还离不开个人喜好和兴趣。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的网络舆论参与客体非常杂乱,缺乏公共议题。如调查显示,在“网络上发表过意见或建议”的国内外大事占15.4%;社会关注热点占41.2%;大学生热点事件占39.4%;网上热帖占20.2%;娱乐事件占5.6%;学习研究占19.2%。在各网站论坛教育版块或校园版块中,大学生发表的意见言论多和个人偏好旨趣有关,关注点多,但视野狭隘且格调低俗。

3.参与过程持续度低。“是否关注热点事件的发展过程”调查中,不关注的学生有6.4%;只看群信息的学生有25.4%;有上网查找相关信息取证的有41.2%;在博客发表自己看法的有7.4%;在论坛跟帖发表意见的有9.2%。“会及时参与网络热点讨论,提出意见并持续关注”的认为会的学生有8.6%;38.6%的学生认为不一定持续关注;看兴趣关注的有29.6%;任何情况下都视而不见的有2.4%。从以上调查数据不难看出,大学生网络舆论参与的过程大多在潜舆论阶段,即“低水平民意”,“潜在舆论是意见的萌芽或潜伏形式”。而且,大学生面对纷繁的舆论信息,所表现出的只是一个匆忙过客,很少关注舆论的真相,而且一般不会坚持自己的想法并形成网络舆论。

二、大学生网络舆论参与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从问卷调查可以看出,大学生对自身网络舆论参与能力的评价还是客观和中肯的。那么,为什么作为网络舆论参与主体的大学生却没能够担当起网络舆论参与主体的责任和发挥应有的作用?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自身原因。一是良好的网络心理素养没有形成。网络的出现,使人同时生活在网络虚拟空间和现实物理空间中,在虚拟和现实之间,个体需要进行角色的转换和行动的协调。如果这种转换和协调失效,就会出现心理异常、心理错位等心理障碍,包括人格障碍和交感神经功能部分絮乱,以及情绪低落、感情冷漠,自我封闭等生理、心理问题。

二是缺乏公民意识。《时代周报》曾对大学生时事政治关心程度做了一次调查。调查显示,62%的大学生关注时事新闻主要是通过人人网,没有专门搜索新闻的习惯,基本上也不会聊实事政治这些话题,比较关注的是人际关系、电脑游戏之类。凤凰卫视主持人陈文茜也指出,在新世纪,“80后”、“90后”在制度化的中小学和大学教育环境中成长,在更多的时间里,他们更愿意沉溺于青春期的种种乐趣,远离严肃的社会问题。

三是网络舆论认知结构不健全。随着网络媒体传播在整个媒体传播格局中比重的加大,大学生认知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转型。在网络空间里,人文科学的逐渐远离,使大学生原有生存价值体系倒塌,由此造成精神生活领域失重,使得大学生网络舆论参与的声音越来越小。

2. 学校教育原因。一是网络舆论场不活跃。各高校校园BBS千篇一律,缺乏鲜明的特点。部分参与网络舆论管理的教师知识结构、理论水平、责任心不足,无法引领舆论导向,对学生思想、行为也无法进行有效引导。

二是高校网络舆论的权威性和引导力不足。目前,校园网络舆论主题大多集中于休闲、娱乐、就业等方面,有关学习、思想教育方面的内容不多。高校网络舆论还没有承担起引导校园文化及舆论导向的重任,权威性不足,学生的认可度不高。

三是功能板块设置简单,教育内容陈旧。校园网络舆论话题陈旧,与社会热点相脱节;内容不贴合学生实际,有些高校对校园网络舆论的主题、内容采用闭门造车方法,未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学生兴趣不高。

3. 社会原因。一是经济全球化带来文化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冲突。互联网是一个巨大的开放的信息传递系统,超越了民族和国家界限,各种不同的文化类型、意识形态、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在这里传播、碰撞、交融,网络环境让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受到了极大冲击。

二是大众传媒媚俗趋向的误导。大众传媒所营造的社会文化和社会环境对大学生道德及网络道德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强化作用。大学生迫切需要通过媒体获得有关社会的方方面面的信息,这为传媒业的发展带来了生机,同时传媒人的职业操守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三是网络环境下道德约束力的下降。道德的主体性要求道德规范和道德标准必须由一个具体实在的承载物承载,而互联网的虚拟性使得这一切所需要的现实承载物脱离了道德主体本身而转嫁到了网络虚拟环境中的“数字人”头上,而作为道德承载物的主体就可以置身事外,所产生的网络道德责任和义务完全由“数字人”在网络环境中去承担。因此在互联网的虚拟环境中,个体感受不到网络道德所形成的约束力和导向监督力,就难以形成网络道德的他律和自律。

三、做好大学生网络舆论参与教育引导的对策

1.强化大学生网络舆论素养教育。网络舆论认知能力是指大学生在网络舆论参与中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各种形式的信息的能力。对于正值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的大学生群体而言,网络舆论认知教育的最终指向在于能够使其在接受网络舆论内容之后,从中汲取营养和有益的成分,构建自身正确的价值体系,培养健全的人格。因此,通过学校教育体系进行网络舆论素养教育,是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

2.强化大学生网络舆论参与引导的艺术性。一是要加强大学生网络舆论参与平台设计。大学生网络舆论参与离不开现代化技术的支持,加强基于网络技术支持的大学生网络舆论参与平台设计是促进其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二是要建立健全网络舆论参与引导机制。高校要把网络舆论参与引导机制纳入学校网络建设的总体规划,将网络舆论参与工作队伍纳入学校人才建设规划,设立网络舆论参与引导专项经费,根据网络技术的特点和舆论网站建设的需要,建立健全工作体制、机制和责任体系。同时,要突出“依靠学生、支持学生、指导学生”理念,培养一批具有扎实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过硬政治思想理论素质的学生参与网络舆论管理和引导工作,从而有效形成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良好氛围。三是要形成网络舆论参与的良性互动局面。高校应在准确的舆情预测基础上,对网上发现的舆论焦点、热点问题及时进行归纳和反馈;对网下发现的舆论热点、焦点问题及时在网上进行讨论和针对性、专业性、科学性的引导,网上网下形成良好的舆论互动局面。

3.强化大学生网络舆论参与活动的实践性。一是充分发挥校园网站的网络舆论参与主阵地作用。广泛吸纳思想政治素质高、文字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加入到校园网建设中来,充分发挥互联网开放、交互等优势,引导大学生自主参与网络舆论,利用学生对学校的关心、对自己切身利益的关注,适时开展议程设置,将高校网站建设成为大学生网络舆论参与的园地,沟通的桥梁。二是让大学生成为校园网网络舆论参与的主体。通过校园网站教师指导,让大学生学会运用网络宣传技术,掌握网络舆论参与的主动权,营造积极的网络舆论参与氛围,使网上有更多更强的正面声音,通过网络给更多大学生有益健康的东西。三是鼓励大学生从网上走入网下,开展与网络舆论参与相关的实践活动,发挥大学生网络舆论参与的社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