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采访手记

小故事里有大时代

作者:人民日报社经济社会部记者、校报记者团2009级学生记者 常钦     编辑:李艳丽     版面:第04版:眉湖泛舟      发布时间:2020-12-26 00:00:00      浏览:894567      字数:1696      查看原文    所在版面图


这次中宣部组织的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大型主题采访报道活动,我去的是河南站。为了写好小康故事,根据安排,我赴河南许昌市、鄢陵县、洛阳栾川县等地的城乡村镇实地采访。其实最初听到这个题目,心里有些矛盾:既充满期待,也有一丝忧虑。

期待是因为这是不折不扣的 “大事”,一个宏大的时代主题。久困于穷,冀以小康。2020年是重要的时间节点,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这是中华民族千年追求的梦想,也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拼搏的目标。作为一个跑三农的党报记者,自然明白其中意义,这包含着多少扶贫干部的汗水、贫困群众的微笑以及全体人民追梦的奋斗。写小康故事,就是为时代放歌。作为党报记者,参与其中,与有荣焉。

忧虑则是要从千丝万缕中找到“线头”整体串起来。当地安排不仅有组团式的固定采访路线,还提供了30条中央媒体蹲点调研线索。如何找准切入口至关重要。经过跟带队领导和分社老师的“头脑风暴”,我们很快找到了“线头”,确定了采访报道的基本原则:河南站的三篇重点报道以“讲故事+深度剖析”方式展开,讲述小康生活如何而来,既展现现在的幸福生活,也探寻破解困难的发展之道。

小康源自奋斗、小康点亮生活。贴近火热生活,走进群众心坎,才能找到其中的珍贵 “宝藏”———前进的力量和温暖的希望。在鄢陵县的一家养老院里,老人住的宽敞房间处处都是适老设计,圆形的桌角、加装的把手,充满温馨;在许继社区里,听到“党之声”合唱团里唱起身边的新生活,惊叹这帮头发花白的“业余爱好者”竟然把黑管、萨克斯演奏得如此动听悦耳;在重渡沟,看到乡村旅游全面复苏的生机,适逢周末,村里民宿早已被订满。以前干活穿最脏的衣服,如今吃上旅游饭,农民换上最漂亮的衣服迎客……小康属于人民,幸福的生活就是每个人、每个家庭触手可及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新闻工作特点就是常干常新,“不日新者必日退”。在采访中必须要紧盯最火热的实践、最真实的细节、最动人的话语,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这次采访活动,访谈了很多人、走访了很多地方,其中有这么三个细节令我久久难忘,就是这三个“平凡中的不平凡”,才催促自己努力还原每个故事的过程和美好。

第一个是社区生活中的不平凡。虽然生活在社区里,很多人除了交物业费、供暖费、车位费,很少想到“社区”这个词。许继社区的范学政愣是让社区生活变得多彩,好处要让每个人都触摸得到:家门口就能 “托老”“托小”。家庭医生坐诊,老人能在照料中心活动、吃营养餐,孩子放学早,无人照看,放学后集中托管,有人辅导。“服务中心盖得再漂亮,没人愿意来,还不是空壳子?”作为社区党总支书记的老范很有一套:“社区靠群众,群众靠活动,活动靠文化。”这个7500多人的老社区,15分钟服务圈里折射出节节攀升的幸福感。

第二个是见证一场成功的跨界。怡康苑是一家“不务正业”的养老院,走进去第一眼就看到墙上的一个标语:“托养一个人,解脱一群人,脱贫一家人”。明明是养老院,却是干起了扶贫的活儿。这一跨界还解决了大问题:“照看一个人,拖累一群人,致贫一家人”,这是不少重度残疾人家庭的真实写照。政府、市场两手发力,吸纳重度残疾贫困人口集中托养,在这个新家,他们享受免费集中托养,有专业治疗,有专人照料,贫困户家属在这里担当护理员,端上新饭碗,脱贫摘帽稳稳的。丰富的生活让怡康苑里每天笑声朗朗。

第三个是聆听一支“先富带后富”的歌。洛阳重渡村依托重渡沟富起来,如今临近的5个贫困村也搭上这趟发展快车。2013年以来趁着脱贫攻坚的东风,道路修通了,游客进来了。重渡沟带动贫困村共同发展乡村旅游,贫困村向重渡村学艺,学成后差异化发展。这里面既有携手战贫困奔小康的努力,也有升级转念,吃“生态饭”的坚守,靠山吃山换个吃法,“坐轿车,住洋房,绿水青山就是小银行”。

社区生活的点点滴滴传递了平凡生活中不平凡的温情;别致的跨界养老展现了扶危济困的多样温暖;嘹亮的“先富带后富”之歌,唱响在青山绿水见,萦绕在人们的心底里。总之,群众之事无小事,事事洞明皆学问。通过此次实地采访,我也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人民群众在新时代里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这条幸福小康之路将绵延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