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课堂“翻新”,饮食文化也有“大名堂”

作者:张健恺,王永丽,任妍     编辑:朱同留,沈立平     版面:第03版:第03版      发布时间:2020-07-15 00:00:00      浏览:895172      字数:2280      查看原文    所在版面图

传统”课堂“翻新”,饮食文化也有“大名堂”

“民以食为天”,中华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富含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关于饮食文化的传承,恰恰藏在最平凡的生活里。


在中国饮食文化课上,我校食品学院王宝刚老师将饮食文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直播互动、“手把手”教授,带领学生们走进了与舌尖相遇,触动心灵的传承之旅。

 

 

小小直播课,领略大文化

 

“饮食文化贯穿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比如尚左尊东,筷子的禁忌等,在不同的领域、环境中的饮食礼节,体现的是我们的文化和素养,对我们的言行也会是一个好的引领。”

 

作为食品学院的烹饪教研室主任、信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专家,王宝刚老师十分明确《中国饮食文化》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

王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会通过播放一些关于饮食的纪录片或电影片段作为课堂导入,以此切入传统文化知识的讲述。这既丰富了授课形式,拓展了饮食文化的知识面,也给课堂增加了很多乐趣。

 

他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学习这门课来关注和传承中国饮食文化,同时通过让大家制作家常小吃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他们对饮食文化的理解。

 

如果没有疫情影响,王老师还会带着学生们到实验室进行饮食产品的实验操作。现在,同学们只能在云端课堂和老师互动。

“这门课怎样结合实际引领时尚,怎样才能触动当代大学生的心灵,让他们传承和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疫情期间的网上教学开拓了我的授课思维。”

 

经过多种渠道了解学生的兴趣和关注点后,王宝刚老师决定采取视频直播的创新方式进行饮食文化授课,把自己家的厨房变成“实训室”,将饮食产品制作过程清晰地呈现给学生,鼓励他们亲自下厨进行尝试。

“粽”不同的直播初体验

“粽”不同的直播初体验

 

在饮食产品直播教学筹备阶段,王老师做足了功课,他充分地将教学内容和学生居家工具设备结合起来,并因地制宜的进行了原料的筛选。

 

“考虑到咱们河南是以面食为主,我便选了俱佳的面粉为主要原料。馅料的选择上也多以同学们家中常备的蔬菜为主。在工艺的制作方面,我也是以简单易上手为主。”

 

直播实操期间,王老师教授了不少家庭版的小吃,比如酱香饼、灌汤包、空心烧饼等易学的面食。

 

端午来临之际,王宝刚老师经过对抖音的学习摸索,巧妙运用抖音平台,还给大家上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端午文化直播课。

只见王老师一身白色厨师正装,笑眯眯地站在堆满粽叶、糯米和花生等原材料的展示台前,他左手扶了扶头上的厨师帽,右手拿着香包,摆在他身后的是几束捆绑好的艾草。

 

“有谁知道粽叶的类型有哪几种,再猜猜我手里的是哪种?”他娴熟地从盆里拿起一片粽叶问道,随后又把粽叶放到镜头前,搭配着一些端午饮食文化知识进行深入讲解。

接着王老师轻轻地将长长的粽叶折叠,慢慢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大家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糯米不能填的太满,不然后来放入的材料会溢出来”。

 

然后他又把蜜枣、花生等材料放到米里和在一起揉匀,再把粽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这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

 

老师边做边讲述着包粽子的细节要领,对于弹幕中学生提出的疑问,他会停下来进行慢动作示范,一个步骤一句“听懂了吗?”,让隔着屏幕的同学们心里暖暖的。

越是细微之处,越能看出王老师诚意满满。从选料开始,到洗粽叶,洗米,泡米,拌米,包裹,煮粽子,每一道工序都是王老师对非物质文化的传承。

 

手把手领着大家包粽子,不仅教会了学生们包粽子的方法,明白了端午文化背后的小知识,更是唤起了同学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关注。这是王老师的课堂最“诱人”的地方,让传统文化与生活相遇,让它们亲民而不再“高冷”,有趣但不失厚重,这也是擦亮文化瑰宝的必经之路。

“家里的厨房不像学校的实验室那样便于操作,镜头的对焦,直播的收音,网络的卡顿等困难,经常需要家人的配合,”王老师坦言初次直播遇到了不少问题。

 

“后期为了更好的上课效果,我还买了专用的架子、自拍杆、补光道具等直播工具。”

每次上完课后,王老师也会给同学们布置小任务,以学生自己家乡最爱的一道美食来命题,把饮食作为一个主线,让大家熟悉自己家乡的美食概况。同时他还鼓励学生在课后做些家庭版小吃给家人们品尝,和家人一起分享,体味家庭聚餐的快乐。

 

“自从孩子上了这门课,他开始学着自己下厨,帮我做饭。前天他还给我们做了课上教的酱香饼。”家长吃了孩子亲手做的美食后赞不绝口,“嘿,别说,还真有那个味儿,我一口气吃了好多。心里暖暖的,孩子真的挺能干呢!”

 

课堂妙趣横生,学生收获满满

 

王宝刚老师用当前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来上中国饮食文化课,受到了学生们的一致热捧。同学们表示收获满满,不仅在屏对屏的互动中领略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魅力,还在老师手把手直播教授的带动下,亲身体验了制作美食带来的乐趣。

“没想到疫情期间的饮食文化课还能上得这么生动,隔着屏幕都能闻到香气,真让人垂涎三尺呢!”


“我太喜欢这种教学方式啦,看了王宝刚老师的在线直播实操,我自己也情不自禁地在家进行了尝试,掌握了不少做糕点小吃的技能,还得到老师的认真点评嘞!”

 

从面团和酱料的融合中“牵”出糕点小吃背后蕴藏的中国饮食文化,在粽叶和糯米的包裹中“领”着我们走进端午文化,传承民族记忆。


王老师的饮食文化课妙趣横生,娴熟的美食技艺传授中还不时穿插着传统文化知识的教授,不仅抓住了同学们的胃,更牢牢抓住了学生们的心!

 

在饮食知识学习中领略中国饮食文化,在产品实操中体验实践带来的劳动成果,王老师把中华文化揉进课堂里,在翻炒中演绎着饮食的历史变迁,也让同学们在风味之旅中明白文化传承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