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关行———读《阳关雪》有感

作者:陈巧娟     编辑:蒋宇涵     版面:第04版:文艺副刊      发布时间:2020-06-15 00:00:00      浏览:895163      字数:1013      查看原文    所在版面图





  我于落日之时,在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中读到《阳关雪》一篇。那时夕阳将落,关于古人踏马而歌,饮酒而诗的场面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
  当唐人徒步至丝路南路时,阳关的黄沙随风扬起。一首《渭城曲》,让余秋雨义无反顾的钻入了阳关雪原。
  在书页中,跟着余先生的脚步,走在皑皑白雪里。阳关的天地互为倒影,雪原上一片纯净,找不出一丝皱褶。天晴雪化后,脚下露出了斑驳的沙底。远处山脊,飘出几抹雪化的烟迹。阳关雪,便牢牢刻在了我心上的一角。
  从远年荒冢到青史遗迹,余秋雨感慨道:“这繁星般的沙堆,不知有没有换来史官们的半行墨迹?”
  柳下惜别、胡笳羌笛、戊守边疆、阵前杀敌……一个个词汇蹦出在脑海中。当狼烟四起,将军战士们提起腰上的尖刀,走向战场。心中的温柔是家乡的皎洁明月,是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至“阳关古址”时,西北风扑面而来。看见烽火台上的苇草,余秋雨写道:“苇草飘扬出来,在千年之后的寒风中抖动。”曾经的烽火台佝偻着身子,留下一声穿越千年的叹息。那一晚,士兵们围坐在篝火边上,说着亲切的家乡话。红色的火苗在士兵眼中闪烁,他们也许想着,要是有家里的一碗热汤来取暖驱寒就好了。
  终究是因王维的《渭城曲》而来。余秋雨说王维温厚,之于阳关依旧缠绵淡雅地写道:“劝君更饮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说起唐人风范,"他们多半不会洒泪悲叹,执袂劝阻。他们的目光放得很远,他们的人生道路铺展得很广。“想起唐人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临别之时,亦可以如此豁达。这样的豪迈放达,沉着自信的风范,直至后来,愈发少见。
  “即便是土墩、是石城,也受不住这么多叹息的吹拂,阳关坍弛了,坍弛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一千多年前,多少商贾、僧侣、使臣曾路过于此,又有多少乡野村夫、文人骚客感慨于此。在余秋雨的文字中,总能感知到文明古国黄土大地上悲凉厚重的过往。一堆堆沙坟,一座座寒峰,都在阳关的风中诉说陈旧往事。闭眼倾听,一次次高声阔别,挂在了褐色枯枝上;一次次哀声思念,夹杂在了悠扬羌笛声中。折柳,折柳,此曲只应天上有。
  进阳关前,老者对余秋雨说:“这雪一时下不停,别去受这个苦了。”而这个苦,亦是追赶不上旧年岁中那些背井离乡的人儿,那些志在四方的人儿,那些穷途末路无计可施的人儿。
  一场雪,余秋雨把我带回千年前的古战场、离别地。遇见了离家千里固守边塞的七尺男儿,遇见了牵着骆驼满载琳琅物品的商人,也遇见了苦修的行僧,更是遇见了着青衣布衫的诗人大家于阳关口挥袖作别。(陈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