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刊发我校党委书记刘湘玉署名文章:《强化学校内部治理 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刘湘玉     编辑:许卫华     版面:第01版:第01版      发布时间:2020-06-30 00:00:00      浏览:897207      字数:3991      查看原文    所在版面图


本报讯6月16日,《河南日报》以《强化学校内部治理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为题,刊发我校党委书记刘湘玉的署名文章。文章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对我校内部治理方面的工作进行了系统总结。内容如下:

新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加强高校内部治理能力建设对于实施教育强国战略、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河南工程学院党委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提升内部治理能力,在从严治理、科学治理、民主治理、高效治理、依法治理、基层治理、精细治理上下功夫,形成了共享共治、多元互动的良好治理格局,促进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加强党的领导,坚持“严”的主基调,促进从严治理。学校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学校领导班子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严明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学校党委制定了学校事业发展新征程意见,确立了“建好示范校、创办硕士点、努力建大学”“三步走”战略目标,召开了第一次党代会,提出了“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特色名校、产教融合、文化引领、服务优质”七大发展战略,及时对基层党组织和处级干部进行了换届,激发了基层党组织的生机活力,调动了干部师生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学校党委认真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与25个基层党组织签订《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书》,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学校每年召开一次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全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成立主体责任办、以案促改办、巡察办,探索“三办合一”工作机制,开展4轮校内集中巡查,开展处级干部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专项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实现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坚持“严管厚爱”的理念,先后制定或修订了《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精神的办法》《教职工行为规范“十不准”》《领导干部外出请销假管理办法》等制度,强化教职工教育管理,严格教师课堂讲授纪律,进一步优化师德师风。扎实开展省委巡视整改工作,对巡视发现的问题立行立改、真改实改,推动各项工作顺利有效开展。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学校党委按照党中央、省委的统一部署,在做好校园和师生疫情防控的同时,按照延迟开学期间不停教、不停学的要求,以最大的努力、最严的措施、最快的速度,全面落实防控措施,构筑起一道安全可靠的健康防线,取得了疫情防控和学校事业发展双胜利。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使学校形成了学的氛围、严的氛围、干的氛围,形成了全校上下团结奋进、实干苦干、守正创新的大好局面。

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推行“四议两督办”工作法,促进科学治理。学校以制定和贯彻大学章程为契机,以系统思维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工作中重点处理好三组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党委与行政的关系。对党委会、校长办公会会议制度进行全面修订,进一步明确了会议的职责定位、议事规则和议事范围。二是正确处理书记与校长的关系。坚持书记、校长定期沟通协商工作制度,坚持经常性沟通、真诚交换意见,在重大决策前对思路、在敏感问题前对认识、在体制机制前对制度,带动党委班子和干部师生团结奋进。三是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重大事项坚持集体研究、民主决策,书记和校长坚持决策末位表态制,充分发挥民主。为进一步强化制度落实,探索实行了“四议两督办”工作法,“四议”即建议、提议、商议、决议。“建议”是指基层部门在调研论证基础上提出的明确见解、工作意见,“提议”是指主管领导在充分调研沟通基础上提出会议议题、议案,“商议”是指党政主要领导为取得一致意见进行的沟通、讨论,“决议”是指会议就重要事项形成的确定性意见。“两督办”即主管领导和办公室就形成的决议进行督办落实。这一工作法的实施确保了学校决策过程规范有序、决策事项落实落地,保障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完善了学校内部治理体系,促进了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

坚持“良法善治”,汇聚各方力量,促进民主治理。学校党委不断完善民主议事机制,注重建立健全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体制机制。修订《学术委员会章程》,充分发挥校院两级学术组织的作用,规范各种学术机构的职责和权限,推动学术权力有效运行。发挥师生主体作用,坚持和完善党代会制度、教代会制度、团代会制度;推行教代会、学代会提案制,凡涉及教职工和学生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都要经教代会和学代会审议或审定。建立并实施校领导联系学术骨干、思政课教师和党外知识分子制度,通过校领导接待日、校长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等形式,畅通师生参与民主管理的渠道,有效促进了学校管理的民主化制度化。

建设智慧校园,推动教育现代化,促进高效治理。学校高度重视智慧校园建设,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坚持高标准规划、高品质建设,将信息技术融入校园管理和教育教学。近两年引入社会资金2000万余元,对全校网络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实现了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对学校重点部位高清探头进行升级改造,加强危化品实验室安全监控,建设应急处理指挥中心,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校园安全防控工作新模式。注重运用大数据,构建人才培养质量监控评价体系、教学质量师生评价体系,推行网格化管理。建设OA办公系统和智慧学习平台,推进治理建设信息化、数字化,不断提升内部治理水平。在2020年春季学期学生返校复学工作中,学校采取信息化手段,开发制作网格化、流程化二维码,相关工作人员均可以对学生进校、在校、离校情况以及在各宿舍楼、餐厅、教室活动情况进行实时、动态、全流程掌握和追溯,有力保障了疫情防控和返校复学工作。

把握关键环节,建设内控机制,促进依法治理。学校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大力推进依法办学和科学治校,深入开展规章制度的废、改、立、释,形成了以学校章程为主体、以专项配套制度为支撑、实施细则为辅助,标准严谨、流程清晰、监督有据的现代大学内部治理制度体系。大力实施“一学院(部门)一方案”预算编制,实行经费管理和使用考核项目化,制定了《经济活动立项管理办法》《基本建设暂行管理规定》《基本建设监督管理办法》《招投标与采购管理办法》《资产设备处置管理办法》《仪器设备损坏缺失赔偿管理办法》等,有效防范廉政风险。建立常态化内部审计制度,对科研经费等重大项目和学院、部门进行内部审计;成立招投标与采购领导小组、招标与采购工作监督小组,进一步加强过程管理,强化对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监督。

做强二级学院,激发办学活力,促进基层治理。学校大力推进校院二级管理改革,不断扩大院(部)办学自主权,将人、财、物管理权限下放到二级单位,构建校院两级制度体系。在做好内设机构和二级学院定编、定岗、定责的基础上,改革完善以岗位职责为核心、以贡献大小为导向的绩效工资分配体系,实现全体教工的履职情况、业绩水平与个人收入直接挂钩。建立任务清单责任制度,实行目标管理和过程监控,实行二级单位分类考核、干部分类考核、教工差异化考核,推行一院一品牌,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活力。如学校为了激发二级学院推动产教融合的积极主动性,专门制定《关于推进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行业学院建设与管理办法》《行业学院企业投入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鼓励学院在产教融合中取得合理收益,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兼职、创业,鼓励学院积极吸纳社会和企业投入,极大地激发了二级学院的办学活力。近几年,学校与行业龙头企业和地方高成长性企业合作建设10个行业学院,企业协议投入建设资金1.02亿元,形成了担当作为、改革创新的鲜明导向和生动局面。

坚持严管厚爱,实施优质服务,促进精细治理。学校始终把以师生为本作为提升治理能力的内在要求,坚持优质服务、精细管理,持之以恒地提升内部治理精细化水平,树立向上向善正能量。成立党委教师工作部、教师发展中心,构建校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改革高层次人才引进与管理办法,举办“教职工荣休仪式”、颁发荣休纪念章,实施事业、感情、待遇、环境“四留人”。开展干部精准培训,健全教工进修、挂职锻炼、双师认定的师资培养制度,建立名师培育机制,实现教师服务能力建设由碎片化向系统化转变。成立学生事务与发展服务中心,实施“首问负责制”,为学生提供一站式服务。改善学生用餐和住宿环境,一批“网红餐厅”深受学生欢迎。协调有关部门成立教工周转房业主委员会,成立老校区管委会,在干部中倡导“走动式管理”、下沉式服务。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开展机关处室和二级学院结对子活动,在返校复学和分包宿舍楼等工作中,机关干部主动接受二级学院调度指挥,为基层提供优质服务,形成了团结奋进的浓郁氛围。

经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不断完善,内部治理能力日益提升,促进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学校的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成效显著,产出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国家级、省级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达37个、教育部和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际联合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个。学生近三年获得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500多项,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在2020年“中国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科研竞争力排行榜”中位列全国10强;学校被评为河南省“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整体转型发展试点院校、河南省首批“装配式建筑人才培训基地”、河南省首批“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基地”,学校还荣获全国煤炭行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中国纺织行业人才建设示范院校、河南省文明校园、河南省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大美学工”十佳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美誉度日益扩大,为河南高等教育更加出彩作出了积极贡献。

(校党委书记刘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