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0年6月22日,《中国教育报》第六版刊发了由我校党委宣传部和生命科学学院联合策划撰写的《33年坚守初心磨砺一流生物学科》一文。文章以近3500字的篇幅,讲述了我校生物学科复建之初在“一个课题、两位老师、三间房子”的艰苦条件下,用坚定信仰奠定发展基石;在发展过程中,注重引育并进,建设一流师资队伍;以及与国内国际知名科研机构合作,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一流学科建设创新举措、卓著业绩和感人故事等,生动展现了我校生物学科与河南大学“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精神气质一脉相承的学科文化精神,给正处“双一流”建设历史关键时期、忘我拼搏奋斗的河大师生以激励和鼓舞。

33年坚守初心磨砺一流生物学科

作者:王明钦, 张亚歌 ,吴继娟     编辑:刘瑞敏,丁浩     版面:第02版:综合新闻      发布时间:2020-07-10 00:00:00      浏览:897514      字数:4683      查看原文    所在版面图


生科院本科生在实验室开展科研实验

生物学科学生正在实习




  淡蓝天幕下,褪色的粉红外墙,映衬着葱茏苍翠的树丛。坐落于河南大学明伦校区的5号楼,便是河南大学生物系旧址。很难想象,这个入选世界“双一流”建设学科且同时拥有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生物学科起源于这样一座老旧的建筑。
  2017年9月,河南大学迈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生物学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33年,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自复建以来,一路披荆斩棘,走过一条坎坷但激荡的发展道路,最终,通过一群群师生的共同努力成长为全国知名的生物学教研殿堂。是什么让开创者筚路蓝缕,坚忍不拔?又是什么让继承者薪火相传,不断开拓?
  直面困境用信仰奠定发展基石一切要从“一个课题、两位老师、三间房子”说起。
  1986年,满怀理想与激情的宋纯鹏(现任河南大学校长)刚到河南大学工作时,这里没有一间实验室、没有像样的实验仪器。历经1950年和1962年两次完全中断的办学历程后,1987年,河南大学生物学科从零起步。当年,在空无依傍的局面之下,蔡兴元、傅蔚霞、张居太等先生坚持“高起点、彰显特色”的理念重铸河南大学生物学科。在他们的精神理念影响下,面对一穷二白的艰难局面,宋纯鹏信念坚定,立志于困境中蹚出一条路。
  “我们不能依靠投入,只能依靠先进的生物技术,用技术优势去克服设备和资金劣势,从而绕开困扰学科发展的基础设施短缺的瓶颈。”面对现实,宋纯鹏没有低头,而是选择在困境中积极转变思路、创造有利条件。
  1991年,经向学校申请,处于明伦校区科技馆楼顶层东南角的三间房子成了生物系的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室。几张桌子、一台仪器,探索未知的植物生存奥秘征程自此开始。
  也正是在那一年,宋纯鹏获得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得到的3万元课题经费成了实验室的启动资金。这唯一的经费不仅要支持实验室科学研究,还要维持实验室的基本运转。为了节省每一笔开支,大家舍不得扔掉小铅笔头,每张纸重复利用,有的师生甚至从其他地方收集过期报纸,合理使用。
  艰苦简陋的工作环境没有让大家产生抱怨,反而更加激情满怀。1992年,在生物系学习四年之后留校工作的曹更生,加入实验室师资队伍,成为与宋纯鹏并肩作战的亲密战友。“一定要下决心把实验室建好,干出一番事业来!”宋纯鹏鼓励大家,也经常这样勉励自己。
  于是,“一个课题、两位老师、三间房子”构成了生物学科发展的基石,宋纯鹏笑称这是实验室最初的全部家当。也正是从“一个课题、两位老师、三间房子”开始,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科依托先进的学术思想和独特的实验技术体系,不断推动着实验室和生物学科快速发展、日渐壮大。宋纯鹏也成为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杰青,并于2012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求贤若渴以梦想凝聚发展合力若问“在河南大学你认识周树堂吗?”师生们都知道学校有这么一位知名的“昆虫专家”。2015年,周树堂放弃北京中关村的优厚待遇,从中科院来到河南大学工作。“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深深地吸引了我。”提及来学校的原因,周树堂语气淡然而又从容笃定,在他心里,他坚信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始终无悔。
  时间的洪流奔腾向前,2019年5月的一天,郑州校区建设与管理委员会一楼会议室内洋溢着感动与希冀。美国科学院院士周芷领衔的科研团队五位专家受聘为河南大学“杰出人才”特聘教授,其中的王恒彬教授正在动情讲述与河南大学结缘并受聘学校的详细过程。
  事情起源于2018年7月的一天,王恒彬途经郑州东站,准备转乘高铁奔赴上海。正在登封市参加会议的宋纯鹏听闻此事,按捺不住求贤若渴的心情,趁着会议间隙,和生科院党委书记赵东保等人赶赴郑州东站,与王恒彬进行了短暂的会见。
  从学校历史沿革、“双一流”建设到对高层次人才的渴求,宋纯鹏一一向王恒彬道来,并再三表达了恳请王恒彬和他的团队加盟学校的诚意与决心。临别之际,王恒彬握住宋纯鹏的手,感动地说,“为了理想,我决定加入大家!”
  精筑良巢,引凤来栖。多年来,感召于河南大学厚重文化底蕴和“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精神内涵,一大批高层次人才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倾情加盟。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王学路,国家杰青张立新,入侵生态学专家丁建清等,已然成为河南大学朝着“双一流”昂扬迈进的重要“生力军”。与此同时,注重培育,创新促进青年人才脱颖而出,也是河南大学生物学科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苗雨晨、青年科学家师冰洋,以及一批刚刚回国工作的生科学子等,正是在学院倾心培育下,与母校共成长同进步、为一流学科尽心力谋发展的优秀人才。誓把前付村变成前“富”村、前“福”村2020年2月3日,两辆满载“爱心大葱”的大货车连夜从嵩县闫庄出发,经过10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运抵武汉市蔡甸区,给正处疫情防控胶着期的武汉人民送去了温暖。
  不久,捐葱新闻登上了央视,主持人播报时把“嵩县”误读成hao县,引发全国网友关注。作为10/万斤大葱的协同筹集者,贾鹏说,第二天一早,他就接到了栏目组的道歉电话,“我给对方说俺们干这事儿不图出名,我们受益于河南大学农民教育培训班,只要把这份‘爱心’传递出去就行!”
  贾鹏口中的“河南大学农民教育培训班”,正是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提高农民素质、助力脱贫攻坚,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推动乡村振兴而开展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2019年冬天,洛阳市栾川县潭头镇格外寒冷,来自河南省24个村的180余名农民学员云集于此,共同参与见证河南大学2019年农民教育培训班正式开班。仪式的庄严热烈,为寒冬小镇增添了一番别样的生动。而贾鹏,正是河南大学新型农业经营主题带头人、农民教育培训班的学员之一。
  跨过严寒,走入初夏,五月的田间地头一派热火朝天。在开封通许县竖岗镇前付村的农田里,一位衣着朴素、头发花白的花甲老人正在指导农民进行西瓜种植与管理。一座座整齐排列的大棚内,一排排绿色藤蔓沿着垂直拉伸的绳子向上攀援。瓜藤丛丛之间,或有一朵朵黄色小花绽放着笑脸,或有一只只圆圆西瓜耷拉着脑袋。瓜身悬空,小巧玲珑,阵阵清香扑面而来,宛如一件件精美的绿色工艺品,让人不禁心生喜爱,垂涎不已。不同于传统的“依地”西瓜,“吊蔓”西瓜皮薄质优、甜脆透香、清利可口,因此也为农民带来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香饽饽”。
  进行技术指导的老人名叫李国申,系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瓜课题组教授。自2018年起,他便开始以开封科技特派员的身份支援前付村扶贫工作。从西瓜种子催芽开始,一步步指导瓜农开展育苗、移栽、授粉、吊蔓、收获和水肥管理等精细工作,李国申用责任和热情把科研论文写在农田大地,也写进了劳动人民的心灵深处。
  不仅仅是西瓜种植,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还充分利用学科和人才优势,在南美白对虾和拟穴青蟹养殖、高端红薯品种推广、特色油菜种植和科研育种基地建设等领域为农民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助力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积极为开封各县区经济发展尽责尽力。
  “要把河南大学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不断传承发扬下去,和老百姓战斗在一起、打成一片,把前付村变成前‘富’村、前‘福’村。”2020年5月,在前付村村委会办公室,河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宝明对学校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脱贫攻坚工作赞不绝口并寄予厚望。村民们直夸,河南大学止于至善的精神和务实肯干的作风,为前付村打造了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
  当一张张淳朴面庞上盛开出越来越多的幸福笑容时,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愈加掷地有声,回响在耳畔,“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务必一鼓作气、顽强作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河南大学用行动和坚守积极回应和践行总书记的谆谆嘱托,在扶贫助农的道路上,初心弥坚,未有懈怠。
  八方借力以创新驱动人才拔尖2018年冬天,“菁英计划”本硕连读研究生第一届学子顺利毕业,其中贾德臣等4人被“菁英计划”创新培育基地———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录取为博士研究生。消息传来,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师生振奋不已。
  每一朵花开,背后都有一颗种子的孕育。
  六年前,宋纯鹏和生命科学学院负责人专程赴上海,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正式签订“联合实施‘生物科学专业菁英计划’合作协议”。“中国科学院———河南大学菁英班”自此诞生,同年起依托生物科学本硕连读专业开始招生。
  致力于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推进科教协同育人。正如宋纯鹏在河南大学生物学科建设总结会上所说,“我们需要卓尔不群,更需要八方借力。”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弥补了地方高校实践教学和科研训练的不足,助力学生理论学习能力与科学研究能力双双提高,从而实现“1+1>2”的协作人才培养效应。
  “院士、国家杰青、优青组团定期到河南大学授课,使我们在本科时就能接受到‘顶配’授课,不出校门就能得到前沿教育;以学生为纽带,将学校和研究所联系起来,增加了双方交流和合作的机会,同时通过‘双导师制’又能给学生的课题提供很多好的建议,加速学生的成长。”作为菁英班第一届毕业生,2012级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贾德臣认为,双方教学和实验平台等互通有无,不仅能使菁英班的同学受益,还可为其他同学到双方的实验室进行学习提供机会。
  “是学校给了我们走出去发展的机会,在实验室,我们吸收了大量的知识和操作技术,这样就成长得很快。”清晰的思路,自信的谈吐,加上扎实的理论功底,超强的动手能力,经过菁英班多年的培养锻炼,贾德臣俨然一副成熟科研学者的模样,他的话语中表达最多的是对母校、对生科院的感谢之情。
  2020年5月,各大高校招生季如约而来。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也迎来了与韩国国家癌症中心联合培养高水平博士研究生首批招生。疫情特殊时期,面试考核采取网络视频方式进行,工作开展地点设在了生命科学学院会议室。
  根据河南大学与韩国国家癌症中心签订协议内容,招收学生将在河南大学进行为期3至6个月的桥梁课程学习和培训,由生物学科考核通过后,在双方的联合培养下进入学位论文阶段。完成双方培养方案规定的学习要求并符合毕业和学位授予条件的学生,最终将获得韩国国家癌症中心癌症科学与政策研究院理学博士学位。
  “这是生命科学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有利于创新型、国际型人才培养,加强国内外科研合作与交流。”生命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王刚如此阐述此次联合培养的意义。每个学生的心里也都埋藏着一颗种子,需要园丁们的精心培育,方能开出最美的那一朵花。
  实施“菁英计划”“明德计划”“卓越工程师计划”“国际夏令营计划”和“国际课程双向交流计划”等工程,与国内国际知名科研机构开展合作联合培养人才,开阔学生学术眼界、国际化视野,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道路上,不断尝试,耕耘不辍,静静等待那一朵花开的消息。
  1995年,植物生理学硕士学位点申报成功,奠定了河南大学生物学科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础;2003年,学院获得河南省第一个植物学博士点;2007年,获批河南省第一个生物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1年,获得河南省第一个生物学和生态学一级学科博士点;2017年9月,入选世界“双一流”建设学科;2019年11月,获批“省部共建作物逆境适应与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一个学科同时拥有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这在全国范围内实属不多见。
  经过33年的艰苦创业,生命科学学院目前已经发展成为理工农兼备,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培养体系完整,高层次人才汇聚,科研水平高,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学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的目标。
  三十三年风雨征程,是一部厚重的历史巨著;三十三年奋斗不止,是一曲高亢的创业颂歌。在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里,“学无止境、境如生命”的文化内蕴一直引领,“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鲜活血液永远流淌,“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精神气质始终铭记。逆境求生,在无人的荆棘小路上硬生生走出一条道路来,这是一代代生科人的初心和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