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陈伟程教授选育的“豫玉 22”获评“荣誉殿堂”玉米品种 20 强

作者:周红飞 张竞昳     编辑:陈玺     版面:第02版:综合新闻      发布时间:2020-10-25 00:00:00      浏览:897799      字数:875      查看原文    所在版面图


本报讯(记者周红飞)10 月 20 日,在北京召开的首届中国玉米产业链大会上,由中国种子协会玉米分会、北京种子协会联合评定的“荣誉殿堂”玉米品种 20 强出炉,以此致敬经典,启迪创新。其中,由我校玉米研究所陈伟程教授选育的“豫玉 22”荣登榜单。“豫玉 22”是陈伟程教授于 1997 年选育的优良玉米品种,应用了在玉米雄性不育基础研究上取得多项创新性成果,实现”三系”配套,先后通过国家和河南、山东、吉林等 14 个省(区)的审定,年制种 1.3 万亩,是我国迄今为止不育化制种面枳最大的杂交种。“豫玉22”推向市场后,年推广面积逾 2000 万亩,累计推广面积超过 1 亿亩,曾是全国第二大、黄淮海第一大玉米推广品种,也是我国玉米第五次更新换代代表性品种,2004 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陈伟程教授出生于 1934 年 10 月,1956 年在河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本科生毕业后,成为著名玉米育种学家吴绍骙先生的专职科研助手,并参与了吴绍骙先生的《玉米异地培育自交系及其在生产上利用可能性的研究》。该项研究开创了我国农作物进行南北穿梭育种缩短育种年限的先河,并从玉米迅速推广到其他作物,广泛沿用至今。

陈伟程清楚地记得,在第一次见到吴绍骙先生时,就被明确问到:“搞玉米科研,在最热的天气要下地授粉,做田间工作很辛苦,而且没有暑假,你愿意干么?”陈伟程回答说:“我能吃苦,也有兴趣搞科研”。自那时起,陈伟程便走上了玉米遗传育种教学科研之路。

在 64 年间,陈伟程不断向玉米育种的高峰攀登,育成了包括“豫玉 22”在内的多个在我国玉米育种发展史上具囯有里程碑意义的新品种。先后获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 项,三等奖 1 项,省部级一等奖 5 项,荣获农业部首届“中华农业英才奖”。

陈伟程教授对玉米育种的贡献还在于探索了玉米品种成果转化的道路。在“豫玉 22”研发成功后,陈伟程在全国率先采用“有偿使用、选择授权”的市场化操作方式,被业界誉为“科研与市场的有效结合”“成功的成果转化模式”。2010 年,76 岁的陈伟程创办民营育种科技公司,搭建了开放式的合作平台,已育成 18 个国家级和 10 个省级审定品种,为发展民族种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如今,已是 86 岁高龄的陈伟程,仍在玉米育种的道路上孜孜以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