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视燕都华光熠,碧血丹心为祖国

作者:王钟蕙     编辑:张人水,里笑寒,孟祥堃      发布时间:2019-12-07 00:00:00      浏览:952438      字数:1853      查看原文    

夜视燕都华光熠,碧血丹心为祖国

印象中的张震,风华正茂,意气风发。如今,坐在采访教室里的他,那样明朗舒畅,热情大方。宗之潇洒俊少年,皎如玉树临风前。

六十假期尘与土

当得知可以参加国庆70周年群众联欢活动时,张震心里十分激动,他没有想到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会落到自己身上。很快他接到通知,因排练任务艰巨,暑假休息时间只有三周。他有些遗憾,作为非京籍大学生,故乡只有冬夏,并无春秋,今年暑假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就更少了。

从小到大,张震就一直坚守着一份爱国热情。这些年,一点点积累、一点点沉淀,终于在这一刻催出了醇香。这一刻他自信自强,朝气蓬勃;这一刻,他与国家紧密相连,休戚相关。即使历史车轮转动千年,爱国的话题亘古不变。他要将爱国之情变成强国之志、报国之行。这不仅仅是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担当,更是作为一名华夏儿女的光荣使命。于是,在那个炎热的夏日、离别的车站,他挥手告别家人,转身离去时他说句,“我去为人民服务了”。

撑天一根担日月

张震与学校1100多名同学一起投入到紧张的训练中,在烈日炎炎下挥汗如雨。张震说:“白天练、晚上练,平时练、周末也练,有时候一场训练连续三四个小时不停歇,甚至有一次训练长达12小时,14:30从学校出发,凌晨2:00才回到寝室。每天早晨一睁眼、晚上一闭眼,脑子里都是训练的动作、表演的场景。”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他们的团队,张震认为是“团结”。在张震忙不过来的时候,会有很多同学帮助他发雨衣、拿道具,事情虽小,但却温暖。正因为这是一个集体,大家心中根植“团结”这一信念,同学们自觉地改变了很多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由于吃饭时间提前到下午四点,让平时习惯较晚吃饭的同学不太适应,但他们哪怕不饿,也要把食物塞进嘴巴里,以免在训练中途晕倒耽误排练进程。有一次,“队形变化”这一项训练内容连续排练了四个多小时,但回放视频大家看到依旧没有达到理想效果,又都克服畏难情绪,认真投入。有女生不小心摔伤膝盖,鲜血直流,疼痛难忍,但她休息了不到三天就坚持着继续投入紧张的训练。由于训练内容涉密,学校禁止同学们在训练中携带手机,同学们也都十分理解,克服与手机的难舍难分,积极配合学校工作。为了给世界呈现出一个自由、生动、欢悦、活泼的中国青年形象,他们无怨无悔。正是因为团结的力量,张震带领的小组被评为“优秀小组”的称号。

这些没有任何舞蹈基础的同学们花了50多个白天、40多个夜晚、近500个小时的艰苦训练,学会了40多首歌曲,记住了30次整体队形变换,掌握100了多个主要动作要领。他们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悲凉。

在重庆大学宣讲时,张震说:“从报名参加国庆联欢时,身体就不仅仅属于自己了。”在他认为,从七月二十五日到十月一日的七十多天里,每一个人都不可或缺。尤其是当点位确定后,如果有人请假缺席,就会影响到旁边同学的站位,不利于整体效果。“我们的身体是人民给予的,要把有限的身体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张震笑着说道。

苟利国家生死以

张震回忆十月一日那天,当夜幕降临时,神州处处繁花似锦,祖国大地灯火辉煌。当烟花在头顶盛开,一朵一朵落下来时,同学们“祖国万岁”“我爱你,中国”“祖国生日快乐”的欢呼声响彻云霄。若没有一颗爱国之心,怎会情不自禁地呐喊高唱?若没有一股自豪之情,怎会不由自主地热泪盈眶?

在张震看来,爱国不仅仅是一句口号。也许我们不能做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我们可以保持蓬勃朝气,旺盛活力的精神状态,勤奋学习、大胆实践、勇于创新,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这次的国庆七十周年庆祝活动,不仅仅是我们热爱祖国的生动实践,而且是一场别出心裁的爱国教育,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了思想政治觉悟。

在张震心中,祖国是至高无上的,是完美无缺的。张震的宿舍一直悬挂着国旗、党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让广大青年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的挂图。他认为,新时代的青年不仅要有爱国之情,更要有建国之才。建国之才,就是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本领。张震注重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掌握丰富的知识,把自己的学习、成长同中国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他最喜欢的一句话便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爱国,是一种坚定的民族精神,是一种振兴中华的责任感。正如张震所说,我们青年人要用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去描绘祖国未来的宏图,将一片丹心献给祖国。“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号角已经吹响。青少年更应坚定信仰、砥砺品德,珍惜时光、勤奋学习,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筑梦人”、“追梦人”、“圆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