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万死而不辞,独正气而永存!

寻找唐木森

作者:何志勇     编辑:何志勇      发布时间:2019-12-10 00:00:00      浏览:952811      字数:4227      查看原文    
简短说明
这是农大校报“初心璀璨——追寻农大英烈红色足迹”采访系列报道之一,当日配发消息“发现农大英烈唐木森 确认徐大昌烈士籍贯”。




  图片说明:①革命先烈唐木森(1899—1927)遗像。②重庆合川双槐镇,群众捐资修建的“革命先烈木森路”。③“有三百多年了哟!”12月3日,唐木森的孙子唐德联指着自己生活了70多年的祖屋对记者说:“我爷爷就是在这个屋里出生的。”④12月3日,记者在唐木森出生地采访其后代并合影留念。


  1927年春夏之交,一声声沉闷的枪声,常常从广州珠江北侧的镇南炮台(南石头台)旧址传出来。
  这片护卫广州的江防炮始建于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这时早已成了“国民党广东省公安局南石头惩戒场”,被闻之变色的老百姓称为南石头监狱。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黑暗时期,无数共产党人、革命志士在这里被关押、杀害。
  一天黎明,一位即将被押上刑场的年轻人要来了纸笔,写下了一首告别诗《别矣,合青兄》:“不到明天,我的血流已停。我虽万死而不辞,独正气而永存!”
  这位从容不迫的年轻人名叫唐木森,他至死不忘的“合青兄”是那些和他一起创办“合川青年社”追求革命理想的青年同志们。
  
■合川,来去一心间
        2019年12月3日,记者来到距重庆市区西北50公里的合川——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水合流之处。
  合川城北,嘉陵江畔钓鱼城名闻天下。南宋淳佑三年(1243年)为抗南侵蒙古兵,州治所迁往州城东5公里新筑钓鱼城———这里三面环江,“倚天拔地,雄峙一方”。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被称为“上帝之鞭”的元宪宗蒙哥在这里中流弹身亡,远征欧亚各战场的蒙古诸王回师争夺汗位,使得南宋王朝延续20年,也改变了欧亚战场的格局。
  今天的钓鱼城早已散去了硝烟,逆江而上,入渠江约60公里的江右有座双槐镇。今天,不用走水路,驱车经208省道绕过渠江,不到1个小时就到达这座昔日称为渭溪乡的宁静小镇,再走过一段正在翻修的乡道,10来分钟后,一条岔路口耸立的红瓦顶水泥碑墙进入过往行人的视线。
  “革命先烈木森路”———碑墙正中上方镌刻着几个宋体黑字,左下方“唐木森个人简介”里的一些文字已被雨水洗去了着色:
  木森公,即唐木森,生于1899年,唐家湾人。民国建立,新学伊始,木森就读于本乡复兴小学……这条由当地30多名乡亲捐资6.26万元修建的村道尽头,正是唐木森的出生地———龙狮村唐家湾。
  唐家祖宅藏在几幢农家砖楼背后宽阔的台基坪上,三合围的院落,新砖已经替代了旧木板墙,但长满青苔的石墙、石阶,门廊上的木柱、石墩,都渗透出久远年代的气息。
  “有三百多年了哟!”唐德联,唐木森的孙子,已经在这里生活了70多年:“我爷爷就是在这个屋里出生的。”
  屋里有些阴暗,唐木森的遗像挂在厅堂北面的墙上——那是一张清秀、英俊的学生面孔,旁边并列的是四大伟人十大元帅在一起的年画,一张画有三军依仗队英姿、写着“光荣之家”的年历,还有一张红艳艳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年历———时间都还停留在2018年。这些画的旁边,1999年、2011年等不同年代的旧年历、旧年画,在墙上淡淡地讲述着时光的流逝。
  遗像下方,唐木森的儿子,97岁的唐松老人静静地坐在两个大冰柜前的靠椅上,没有言语,目光有神。
  “他耳朵不行喽,听不见!”唐德联拿起一本厚厚的《唐氏族谱》,翻了几页停了下来,转身走进里屋:“眼花看不见,要戴上眼镜。”
  “公名木森,字前杰,号用三。”唐德联戴上眼镜,捧着家谱,像小学生一样,一字一句,认真地读了起来:“幼聪慧,孩提时读《千字文》《千家诗》,即能成诵。”
  唐德联轻声诵读,唐松静静地坐着,看着他们身后唐木森年轻的面容,时光似乎回到了一个世纪前——1916年,唐木森小学毕业后考入合川旧制中学读书。时值“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夕,受进步思潮影响,他与同学石天柱、华绍衡等组织“合川青年社”。1919年,又与黄肇纪、石天柱、秦友石、徐大昌、王维宪等青年学生组织宣传队,利用办壁报、写诗歌、写论文、开会讲演等形式开展反帝反封建及抵制日货等爱国宣传活动。
  1921年,唐木森考入北京农业大学。两年后,因家庭接济中断,他一度返回家乡在复兴小学任教务主任,兼国文、英语教师。
  革命潮涌动,来去一心间。在此期间,唐木森为学生组织读书会,引导学生阅读《新青年》《向导》等革命刊物,并利用节假日开展宣传活动,影响并带动了蒙文凤、王富俊、罗从纪、李衡阳、孟基昌、何若著等一批进步青年参加革命。
  
■北京,此间的青年
        回到家乡当老师的唐木森也许会常常想起北京农业大学的生活。
  唐木森就读的北京农大是一所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1921年,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成立了“社会主义研究小组”。1922年,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建立支部。1924年1月,中共北京地委通知国立北京农业大学建立本校历史上第一个党支部。
  1923年秋天,唐木森与在京合川籍学生徐大昌、石天柱、王维宪等人在朱市胡同恢复“合川青年社”(不久更名为“旅京合川青年社”),宣传新文化,自筹经费,不定期出版铅印四版刊物《合川青年》。刊物宗旨是“联络同乡感情,交流学习经验,团结进步青年,宣传新兴文化”,唐木森、黄肇纪等担任编辑,石天柱、华绍衡等负责发行,其他人均参加撰稿。《合川青年》刊发的文章有诗歌、小说、散文、传记、报道等各种类形式,发行量一度超过3000份。
  后来,合川青年社的社员扩展到重庆、成都、上海、广州等地的合川同学中,成立了一些分社和小组,为中共地下党合川县委的建立作好了思想准备和组织准备,并为进步的文学艺术活动打下了良好基础。
  1925年,在京的合川同学敦促唐木森复学。为追求革命,他经过多方努力,冲破了家庭阻扰,重到北京,并在此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3月18日,在中共北方区委的发起和推动下,北京农业大学和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等80余所大中学校的学生,以及社会各界群众代表两万多人,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游行集会,反对日军入侵大沽口,声讨“八国通牒”。
  集会结束后,游行队伍前往段祺瑞执政府门前的广场上请愿时,遭到军警开枪镇压。
  唐木森、徐大昌、詹乐贫、林孔唐等多名等农大学生在“三一八”惨案中受伤,林孔唐不幸牺牲,其他同学幸而脱险。
  “三一八”惨案发生后的第三天,3月20日,《合川青年》出版了“‘三一八’惨案专号”,谴责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军阀政府的卖国行径。
  “三一八”惨案发生后,军阀张作霖入京,自称大元帅,大肆逮捕爱国民众和革命学生。中共北方区委通知农业大学部分同学紧急南撤,派遣部分同学前往广州黄埔军校学习。
  唐木森、徐大昌这两位合川同乡,均被派遣南下广东。
  
■广州,望铁窗怅恨
        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创办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这所在20世纪20年代大革命时期所创建的军事学校,是一所培养革命军事干部的新型学校。
  “我们党虽然在1921年至1924年的三四年中,不懂得直接准备战争和组织军队的重要。”毛泽东在论述中国共产党的战争历史时指出:“但是从1924年参加黄埔军事学校开始,已进到了新的阶段,开始懂得军事的重要了。”
  为了向黄埔军校选拔大批入伍生,中共中央曾先后多次向各级党组织发出通知,要求全党对黄埔军校的招生筹备工作给予充分的重视,并号召共产党员和革命青年积极报考军校。
  这一时期,李大钊为了动员更多同志去黄埔军校,亲自主持举办了中共北方区委党团员积极分子训练班,学员有200多人。一方面为了培训党的工作人才,一方面也从中选派优秀学员去黄埔军校学习深造。
  1926年,李大钊和北方区委选拔了一批同志去黄埔军校学习,这其中就包括农大的李鑫、徐大昌、彭树范等党员。虽然年代久远,尚没有发现直接记载,但根据各种资料印证,唐木森也应该是这批赴广州学习党员中的一员。
  到了广州,唐木森仍然想着家乡复兴小学的师生们,他像在北京读书时那样,又将中共早期机关报《向导》、毛泽东担任主编的《政治周报》等进步书刊资料寄回学校,让师生们学习革命知识、增长革命本领。
  师生们在阅读这些被当作“宝贝”的书刊时发现,唐木森都已认真读过这些书刊——他在一些重要的段落都作了眉批,在“实行耕者有其田”“节制资本”“平均地权”等重要的词句下面还用笔画了杠杠。
  这样的读书时光在1927年春天戛然而止。
  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捕杀共产党人。4月中旬,反动军警包围黄埔军校,占据武器库,解除学生武装,逮捕学生数百人,唐木森为其中之一。
  唐木森被捕后,关押于广州南石头惩戒场。
  “整座监狱分为楼上楼下,两层一式,均用钢筋、水泥、铁闸建成的。”曾被关押的共产党人刘志远在回忆录中写道:“全座监狱里面是一个‘井’字型。井字的中心,是一个四方形的空地,中间修了一个小礼堂,供日常‘训导’犯人之用。另外依照‘井’字分为四条十字式的巷道,各十字中间修成一个厅,厅的大小一样,各有对称的四个铁制大窗,而‘井’字中分为东、南、西、北楼和东、南、西、北地。”
曾被关押在南石头监狱的郑素明则回忆,他们被关押在南石头监狱时,头发被剃成“十字”头,双脚紧扣重铁镣,身穿红绿旧囚衣,身睡狭窄鸽笼头,餐与猪食无异,得病无人医治,时刻面对着死亡的威胁。
  “我今朝被囚禁,仅望着铁窗悔恨!”唐木森虽然在狱中“叹我蹉跎岁月”,却丝毫不减革命斗志。
  尽管屡遭严刑拷问,英勇不屈的他却丝毫未暴露一丝党的机密,后以“图谋暴乱首犯”被枪杀,年仅28岁。
  唐木森英勇牺牲的消息传到家乡后,亲友无不悲痛万分。原渭溪复兴小学校长查捷吾,教师罗中典、周惠吉,学生蒙文凤、王富俊等在校内举行了追悼大会,对他的牺牲表示沉痛哀悼。
  
■别矣,合青兄……
        90多年过去了,唐木森的家乡双槐镇龙狮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速公路通车了、特色农业富民了,农村环境更好了……人们没有忘记唐木森,当地媒体报道说:“每年清明节都在唐家湾举行悼念活动,祭奠为革命英勇就义的唐木森烈士。”
  时光回到1927年的春夏,钢筋、水泥、铁闸建成的南石头监狱里,年轻的唐木森正在诗中写道:
  吾唯一的合青兄,吾至爱的合青兄,今朝别离您而长逝,特留此临终的言辞。
  您是吾的信仰,您是吾的生命,您是我的一切的一切,……不到明天,我的血流已停。
  我虽万死而不辞,独正气而永存!
  这首诗刊载于当时在武汉出版的刊物《曲线》上,其编者按:原徐君由广州携此诗到武汉请求发表,“悯唐君之死,壮唐君之志。特予刊载”。
  这位徐君,会是唐木森的同乡、同学、革命战友徐大昌吗?
  ……
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革命英烈大典》《中国共产党重庆历史(合川卷)》《合川县志》《三·一八惨案资料汇编》《中华民国史事纪要(初稿)》《合川党史资料汇编(第1辑、第3辑)》《四川报刊五十年集成》《中国共产党北京农业大学组织史(1921—1937)》《北京农业大学校史(1905—1949)》《中国农业大学史料汇编(1905—1949)》《黄埔红光:中国共产党与黄埔军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