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札记:“朝三暮四”的文化苦旅

——雕塑六工春季“万里课堂”侧记

作者:秦建平,何逸凡     编辑:宋曼青      发布时间:2019-05-27 00:00:00      浏览:958155      字数:3308      查看原文    
简短说明
2019年4月,由张伟、杨靖教授和年轻的杨昆老师带队的雕塑系第六工作室“文化苦旅”考察团,赴陕西、甘肃开展《中国传统雕塑考察》,此文为宣传部特派记者秦建平、何逸凡的随队采访侧记。

下乡小分队:雕塑系第六工作室

带队教师:张伟 杨靖 杨昆

下乡地点:陕西、甘肃

雕塑系第六工作室下乡小分队合影

在通往乾陵的通天的台阶,几位男同学自告奋勇轮番当起了“背负哥”

小分队在洞窟中考察临摹

雕塑系第六工作室下乡小分队在乾陵考察写生

有一辆行驶在陕甘宁的“雕塑六工大篷车”

我们在宝鸡的中国青铜博物馆见面时,那部车牌显示来自宁夏的白色大巴车已行程近万里,由张伟、杨靖教授和年轻的杨昆老师带队的雕塑六工“文化苦旅”考察团,一路仆仆风尘,走下麦积山,来到这座古称陈仓的周秦文明发祥地。

他们4月初从京城出发,第一站是陕北的榆林石窟,从有着“华夏始祖之城”的石茆遗址开始,开启了传统造像考察之旅。在陕北考察了钟山、清凉山、石泓寺、万安禅寺四大石窟之后,向南至宁夏回族自治区,考察了固原的须弥山、银川的西夏陵等,继而转战敦煌,后一路南下,经甘肃酒泉、武威、张掖至天水麦积山,再至关中宝鸡、咸阳、西安等地,全程计划25天考察62处古迹。
到达宝鸡时考察已近20个日夜,课程也已进入最后阶段。但面对文化遗存更加丰富的关中地区,他们持续愈加密集的“苦行僧”考察模式。

工作室主任张伟老师戏称他们是“朝三暮四”的考察节奏,上午三个点下午四个点,他们平均每天安排七八个考察点,有时早八点出发,入住时已经是晚十点。

与我们往年下乡所见山下、溪边、湖畔的写生画面不同,雕塑六工的考察,一直在途中,要么在石窟、陵区等考察点,要么在赶往考察点的大巴上,于是大巴便成了他们重要的生活所在。

见面时,张伟老师有些难为情地说:“不好意思,我们一般没有午晚餐,考察时间太紧张,我们都备了干粮,在车上解决。”我窃喜自己似有先见之明,包里原本只是解馋的陕西特产“棒棒馍”便成了午晚餐。我们走上大巴车上时,只见座椅靠背把手上挂满了面包、烧饼、肉夹馍。所谓的午晚餐也没有平日的作息,大家参观完上车后就是充饥而已,同学你递过来“旺旺雪饼”,我拿来“米老头”,分享着香蕉橘子,大巴车载着简易“餐厅”欢快地行驶着。

此次春季考察的陕甘宁丝路线,为六工基本课程《中国传统雕塑考察》六条线路之一,从石窟、陵寝等古迹到博物馆,所知文化遗存几乎实现全覆盖。工作室成立今年刚好十年,考察线路虽已基本成熟,随着考古发掘和地面遗存的发现,每年都会有新的补充完善。由于很多遗迹比如帝王陵等并没有开放,这些“野陵”寻找起来并非易事,交通更是难题。毕业自六工、如今又成为带队老师的杨昆,曾经自称为“文物遗迹发烧友”,为了工作室的顺利考察,他先期进行了扎实的踩点和独辟蹊径的探访,单是去年暑假,他在西安咸阳一带自己驾车考察就达五百多公里。历经十年的慢慢探察、积累,六工积累了“专属”的古迹考察线路。

今年春季,那辆白色的宁夏大巴,一路奔波在文化遗存丰厚的陕甘宁地区,承载了雕塑六工“文化苦旅”的使命,此行总里程为4985公里。张伟老师说,今年考察里程破纪录啦。

移动的大巴课堂

“下一站我们要去茂陵的霍去病墓,路上有一段距离,同学们可以拿出手机做做功课,记一记自己的感想、体会,为我们的开题做准备。” “文物古迹发烧友”杨昆老师此时由倒背如流讲解的“杨导”,化身为有些严苛的老师。张伟老师讲,杨昆自六工毕业,这两年加入到带队老师队伍,这位记忆超强又酷爱造像遗迹的年轻人为他们的考察课程带来了新的活力。

由于考察节奏密不容针,行驶中的大巴车便成了考察途中的日常课堂与自习课。此次考察要求每位同学除了考察笔记之外,要完成一篇有个人独立思考的论文。每天早出晚归,同学们也只有在车上用手机查查资料、随时记记考察随想了。

离开乾陵,车立即赶往顺陵,此时已是午后,同学们多数疲惫地打着盹儿。车上又响起杨昆的声音,“同学们醒醒啦,刚才看大家睡得香没忍心打扰,计划的开题时间也到了,还有点时间,看看谁先来讲?”他顺手把话筒递给了挨着他坐的大三同学王钦正。
早有准备的王钦正谈了自己的两个思考:一是早期造像艺术功能的转变,二是关于古人的世界观。

引导:在传统文化基因中重构造型语言

传统雕塑考察课程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对传统造型语言形成一个纵向、横向的比较,张伟老师表示,只有通过这样密集的考察、细读,进入历史场域反复比照、揣摩、思考,才能引导他们努力摆脱之前的概念化影响,改变既有的造型思维定式,进入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基因的造型语境。

除了论文作业外,关于考察速写有一个特殊要求:记录传统造像必须用传统的笔墨,就是必须用毛笔去勾线,画速写。每位老师同学随身都带着几管便携的特制吸水毛笔。从工作室创立,他们就请中国画老先生王秉复给大家讲授笔墨造型课程,年逾八旬的王老先生还坐着轮椅跟随了此行第一阶段的考察。

茂陵霍去病墓石像造型的古拙、质朴、粗犷、奔放,吸引了同学们,“从选材开始便注重了形,聪明的工匠依据原始石材的造型,简单随意地刻几条线,成就了这种简约、质朴的美。”张伟每次看到这种造像,都感慨不已。大家围着老师们热烈地讨论交流。有的同学迅速拿出速写本,快速用毛笔勾勒出石像简约的造型,似乎只有毛笔才更适宜勾出粗放的线条。“唯汉代艺术,博大沉雄”,鲁迅先生的评语此时也许道出了大家的感受。

来到唐肃宗李亨建陵考察时,考察队幸运地遇到正在清理神道两侧石像的施工队,能够看到刚清理出来的完整石像,大家兴奋不已。

已是暮色降临,大家继续往上来到建陵前的阙门遗迹,两尊狮子的细致雕刻引得老师同学兴致勃勃反复触摸、比对。而横放附近的三尊像是“半成品”的翁仲石像又引起了同学们的议论与猜测。

历经千年风雨的冲刷,建陵前那条狭长的山沟收藏了原本属于神道的故事。

考察队伍中有位近年来一直参与考察的“追随者”、上海油画雕塑研究院的艺术家何勇老师。他在2015年发起首届“去往从来——雕塑实践与传统文化精神”展览到之后的论坛,从对中国传统雕塑和传统文化精神有观照,逐渐聚焦到打破既有的西方造型语言体系、重构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基因的造型语言。他说,这种扎实的现场考察对于教学尤为重要,重在引导学生进行“重构造型语言”的思考。

在乾陵石狮旁,正是正午阳光,在张伟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迅速拿起了纸笔,无意中构成了一幅独具中央美院特质的写生画面。当年武则天独具匠心设计这座帝陵时,可曾想到千年之后还有大批的艺术追随者?
 
歌声与微笑

这个包括带队老师、本科三个年级以及研究生在内三十人的“大篷车”,一直有条不紊地行驶在考察途中。多年来他们已经形成了学兄学弟传帮带的管理模式,正副团长分别由大四、大三班长担任。此次的团长落在了大四班长李泉颖头上。住宿、财务、导航、摄影、摄像、灯光、脚架、装卸车,每项任务,细致到位,团内几乎所有人都有份,分工明确,责任到位,一包到底,有的身兼数职。副团长大三同学王钦正还兼任录像和配合大四同学装卸车的任务。最后五天三年级同学要把任务移交给二年级接手,以便提前适应秋季考察的任务。

“大家把票拿好,排好队,不要落下”,突然传来一阵底气十足的粗声大嗓,顺声望去,完全没想到是出自看似柔弱的团长李泉颖之口。她每天不停地在“2019春季西北考察”微信群里提醒大家上车地点、时间,每晚预告次日上车时间、地点。迟到的会毫不客气地收取“罚款”。 

长途劳顿的大篷车生活,有的同学特别是刚加入工作室的大二同学不适应,有的出现了水土不服突发肠炎,有的突发呼吸道感染。突发肠炎的大三同学孔儒玮硬是坚持了下来,她说自己饮食注意一点、调整一下就适应了。

一天临近傍晚,大三的余松瑶同学下车时不小心跌入路边的沟里,脚踝软组织受伤,她不想因为一个小意外掉队,忍痛坚持拄着双拐跟队考察。通往乾陵看似有些通天的台阶令人望而却步,几位男同学自告奋勇轮番当起了“背负哥”。个子大大、身材厚实、脸盘圆圆的研究生大哥郭赵宗一马当先,几十级台阶下来,这位被大家称为“郭哥”的小伙已满头大汗,张斌尧、刘辉祥、吕明岳迅速担起了接力。这场小小意外中溢满了同学们暖暖的情意。

担任学校学生会主席的王钦正同学受命组织拍摄下乡路上的《歌声与微笑》拉歌任务,他见缝插针,遇有合适的场景迅速拉开架势开拍,俨然一副导演范儿。

“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顺陵石狮前的落日余晖中,留下了这些艺术学子美丽的歌声与微笑。


宣传部 秦建平/文 何逸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