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欢:播一粒理想信念的种子,然后静待花开

作者:殷晶晶     编辑:候瑞瑶      发布时间:2019-07-05 00:00:00      浏览:960013      字数:2387      查看原文    



  连欢,法学博士、政治学博士后,2015年入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担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主讲《思想道德与法律素质修养》等课程。主持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科计划资助项目等多项课题。在今年的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功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在北京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中获得社科思政类B组三等奖。□本报记者殷晶晶学通社记者候瑞瑶/文
当老师,是一件毫不意外的事
一身得体的黑白色裙子,画一个淡妆,加上温柔的笑容,让课堂上的每个人都如沐春风。“第一次见到连欢老师就觉得她特别儒雅,有气质,听了她的课更被她博古通今的渊博学识所折服。”2018级经济学院杨永源说。
  成为一名教师,对于连欢来说是一件毫不意外的事情。“我家里人都是老师,我很小的时候就有那种当老师的欲望,我上一年级时,放学还给幼儿园小朋友上课,把学校里学的给他们再讲一遍。”连欢说。从小耳濡目染,她自然而然地有一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神韵。
  从本科到博士,连欢在首都师范大学读的都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后顺利走上讲台,成为一名教师。“真正开始讲课了,才觉得知识的不足,整个人像被掏空了一样。”连欢说:“我们自身的修养、学识怎样,能不能获得学生的真心点赞,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课程能否被学生接受,我觉得我需要一个逐渐完善和沉淀的过程。”就这样,连欢在工作两年后辞了职,进入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出站后入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始她在首经贸的教师生涯。时隔多年,谈起当时那种对于知识没有止境的追求,连欢的神态依旧那样纯粹,让人不禁深受触动。
  连欢说:“我一直觉得‘老师’这个职业是带有使命感的。”每个学期初连欢都会把手机号和微信留给学生,欢迎他们时常联系,她也习惯了24小时不关机。同学们遇到困惑经常会通过微信和连欢交流,“有时候觉得连老师更像是朋友。”杨永源说。“我特别珍惜学生给的信赖,很多曾经教过的学生能够一直记得我,和我分享他们的成功和失败,我觉得这就是当老师的幸福。”连欢说。
“有趣又有料”的思政课
“谁知道我们该去向何处,谁明白生命已变为何物,是否找个借口继续苟活,或是展翅高飞保持愤怒,我该如何存在。”下午一二节课正是同学们最爱犯困的时候,还没上课,连欢就用多媒体给大家放起了最近很流行的邓紫棋版的《存在》,陆陆续续到来的同学们在音乐声中安静坐下,有的随着旋律小声哼唱,有的还打开音乐播放软件识别歌曲,但在大家心中都无一例外地存在着同一个疑问:为什么上课前要先放这首歌?原来《存在》的歌词中提出的困惑,正是本节课上要讲到的关于人生价值的思考。
  其实这种将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歌曲、视频、漫画引入课堂的教学方法对连欢来说早就习以为常,在讲到确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这部分内容时,连欢还引用过《马克思是个九零后》这首歌,从马克思的人生讲起,让学生们认识到马克思是位“伟人”也是一位“常人”,他的一生都在践履自己17岁时对人生意义的回答。连欢说:“我和学生们算不上同龄人,肯定有代沟,但我不愿意去做一个‘马克思主义老太太’,讲的都是他们认为的陈词滥调,马克思主义是具有开放性的理论体系,是一个很时髦的东西,我会专门花时间去了解学生们最近追的明星、韩剧、动漫等,然后从中寻找灵感,我希望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和鲜活的案例来讲好思政课。”
  “连老师可以把印象中索然无味的思修课充实得仿佛是一本囊括古今中外的百科全书。”2018级经济学院武子涵说。“有趣又有料”的课堂来源于课前丰富的案例积累,在备课这件事上,连欢的50分钟
约等于24小时,“备课就感觉一个字‘累’,首先要自己真学懂了、学透了,才能面对学生的种种问题,使学生真正感受到理论的魅力。此外,课堂案例要精心选择,恰当解读,PPT的字号、颜色、版面设计都要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连欢说。
  把“思政教育”的“盐”融进“生活”这碗有滋有味的“汤”,从哲学谈到宗教,从二战谈到世园会,从第一个横渡英吉利海峡的女游泳运动员费罗伦斯·查德威克谈到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卡皮察,再从
青年时期的马克思谈到梅贻琦校长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每一个故事都十分恰当地包含了某种“意义”,今年37岁的连欢老师课堂的广度和深度远远不能被年龄这个数字定义。
唯真唯诚,直面挑战
近年来,社会上的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新自由主义等思潮对高校大学生造成了不少冲击和影响,高校思政课教师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关键主体”,给予学生的不是专业技能,而是心灵和精神世界的构筑,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在面对挑战时要保持政治清醒。
  连欢在课堂上也面对过学生提出的一些或小众或犀利的问题,比如社会分配的不公、发展和生态的矛盾、低收入人群等问题,这些都是同学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但课堂上的理论长期以来都没有给学生们一
个很好的答复。对此,连欢从不回避:“有学生转发微信朋友圈,诸如‘还原历史真实、揭示秘闻真相’之类的,也有学生跟我讨论邱少云烈士弟弟状告微博大V等案例,我会试着用一种开放、平等的方式和学生交流,也要敢于亮剑,积极主动地作为,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如果遇到连欢也不清楚的问题,她也会坦诚说明,并记录下来,当天回去核实研究,在下次课堂上进行探讨。
  “其实我知道,一些同学对思政课有刻板的负面印象,想要有改观并不容易。”正因如此,连欢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同学们能够重新认识思政课。“思政课不是拿来背的,而是拿来用的,每当在学期结束的学评教中,看到‘有趣’‘对生活有启发’这样的字眼,我就挺开心的。”连欢说。
  思政课的教育效果不是期末一张考卷能看出来的,因为答案是写在学生整个人生道路上的。连欢说:“如果通过这门课,我能给学生播下一颗理想信念的种子,在他们以后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获得精神的力量,经得住各种风浪,那么,这就是对于思政课老师最好的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