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援鄂医生雷晓霞的抗“疫”故事

作者:冯秋香     编辑:冯秋香     版面:第01版:要闻      发布时间:2020-04-30 00:00:00      浏览:963023      字数:3731      所在版面图


4月8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这一天,经历了76天封城的武汉市解除离汉通道管控,英雄城市迎来了新生。也是在这一天,陕西省第四批援鄂医疗队队员、我校校医院医生雷晓霞回到了她阔别一个多月的家。

14天前离开武汉时的感觉还记忆犹新。

“是一种既高兴又不舍的复杂心情。”高兴的是,她与队友们圆满完成了党和国家交付的抗“疫”任务,没有辜负学校的嘱托和家人的期望;不舍的是,在这里还有病人没有脱离危险,部分医务人员还在继续和病毒作战,还有那些为医疗队悉心准备衣食住行的工作人员,准时接送队员们上下班的司机师傅……在这里奋战的35个日夜里,发生了太多难以忘记的故事,深深刻在雷晓霞和队友们的心底,成为他们生命中一抹充满温暖与韧性的颜色。

驰援一线 使命在肩

1月23日,疫情进入紧急状态的武汉市宣布封城。那时,雷晓霞刚和丈夫回到陕西周至老家。出于一名医生的本能,她感到事态有些严重。担心学校会有什么工作安排,他们在第二天匆匆返回了西安。

1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向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增援。那时雷晓霞就已经做好了支援湖北的心理准备,她对丈夫说:

“如果需要我去,我一定要去。”雷晓霞的免疫功能略差,平时身体不太好,尽管担心她的身体状况,丈夫还是选择了支持她。在家里时,雷晓霞时刻关注着新闻,把每天的疫情数据做成一张表格,分析疫情发展趋势,同时收集着新冠肺炎治疗的相关资料。2月16日,得知陕西省组建第四批援鄂医疗队的消息后,她在第一时间报了名,并于19日随队驰援湖北,走上抗击疫情一线。

雷晓霞的心里不是没有过害怕。去往武汉的飞机上,没人说话,整个机舱笼罩在一片静默的紧张之中。广播通知即将到达武汉天河机场时,后面座位传来了窸窸窣窣的声音。她回头一看,有些医护人员已经开始换全套的防护装备,而雷晓霞只准备了一个口罩和一个帽子。后来医疗队的组织者给她送来了防护等级更高的口罩、帽子和护目镜,她的心里才踏实了一些。出了机场,踏上武汉的地面后,队员们站在路边等车来接,还是没人说话。这种沉闷被另外一支队伍的到来打破。身穿红色制服的重庆援鄂医疗队队员热情地向他们打着招呼。两支队伍迅速交流起来,并握起拳头给对方加油。同行的交谈与鼓励把队员们从紧张情绪中拉了出来,他们重新变得斗志满满。

到达后第二天,队员们穿过武汉老城区,去武汉市中心医院接受培训。这里曾是繁华的市中心,道路两旁是高大的欧式建筑,但所有店铺的门都紧闭着,街上除了几个身穿防护服的志愿者,没有一个行人,这个景象让雷晓霞印象深刻,“死一般的寂静”。这种感觉再次出现,是雷晓霞上第一个夜班的时候。他们走在空旷的医院院子里,新建的大楼高高地笼罩在深沉的夜色中,她望望四周,感到周围的空气凝固了。

随之到来的忙碌迅速搅散了这种莫名的感伤。经过集中培训后,雷晓霞他们全面接管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东区的十二楼病区。接管时这个病区有39位病人,其中37人是重症患者。到她们离开时共接管了60名病人,其中重症患者47人。医护人员分7组值班,每班6小时,值班时间内负责查房、处理医嘱、写病历、采集咽拭子做检查等工作。医院距离住所约21公里,上下班穿换衣服,加路上来回时间,他们值一次班共需要10小时。

医疗队的大部分医护人员不属于传染病科,面对新的工作领域,他们也经历了一个适应的过程。雷晓霞第一次进病房前穿防护服的时候,培训时记得清清楚楚的穿戴顺序,在那一刻脑子里一片空白,幸好墙上清楚提示了穿戴步骤和要求,还有专门的人员监督指导。她按要求穿戴好了防护装备——两层口罩、三层帽子、护目镜和面屏、工作服外是隔离衣和防护服、两层鞋套——穿上后就开始冒汗,第一次查房的时候,耳朵都是木的,根本听不清病人说话,只能贴得很近去听。厚厚的防护装备也给医治和护理操作带来不便,“做静脉穿刺的时候,戴着护目镜、面罩,看不清楚,手上戴着两层手套,手感也会差一些。这种情况下尤其需要耐心和细心。”

身在抗疫前线,无论是工作方式还是医疗内容,对雷晓霞来说都是重大挑战。疫情来势汹汹,需要接触很多新型的治疗方法和药品,遇到不熟悉的药品,雷晓霞不光及时向有经验的医生请教,还随时上网查询药品信息,做好记录。查房结束后回到宿舍,她随便吃点东西,就开始把工作期间记录下来的患者信息誊写在专门的笔记本上,研究治疗过程。三个班以后,病房里39名患者的全部信息,她已经了然于心。

忘我奉献 大爱无声

无论是患者还是医护人员,身处隔离病房的他们,彼此间多了一种相互依赖的亲密感,他们是战友,更是亲人,在肆虐的病毒面前,生命的坚韧和人性的温暖是一剂良药。一个多月里,雷晓霞亲历着、也见证着诸多动人的瞬间。

医护人员的防护服穿戴一次非常麻烦,而且只能一次使用,所以队员们都是穿戴一次上完一个班,期间不吃不喝、不上厕所。为了更方便地穿戴防护服,几名年轻的医护人员把漂亮的长发剪掉,剃成了光头,这让同为女性的雷晓霞格外感动和敬佩。

病房里,雷晓霞他们除了进行正常的医治和护理,还要负责患者的情绪疏导和各种日常生活事宜。一位82岁高龄的患者有脑梗塞、冠心病、糖尿病、心衰等各种基础疾病,身体情况不容乐观,无人陪护的孤独感和强烈的求生欲常常让他在看到医护人员时流下眼泪。大家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但也只能耐心安慰,尽力救治。另一位有脑梗症状的老人,说话口齿不清,她每次都抓住雷晓霞的手比划着哪里不舒服。雷晓霞会格外耐心地反复观察。出院时,这位老人对她竖起了大拇指表示感谢。这种时候,雷晓霞感觉到他们的付出很有意义。

第四批援鄂医疗队的145名医护人员中,80%以上都是年轻的80后、90后,他们在抗“疫”一线的表现刷新了雷晓霞对年轻人的认知。医疗队里一位1993年出生的护士,值班时听到有人喊“病人吐了”,她第一个冲进病房,想都没想,就伸出手去接住了呕吐物。处理完毕才想起来,病人的呕吐物中可能携带病毒,她独自坐在一边,后怕得掉下了眼泪。在雷晓霞的眼里,90 后的护士还是孩子,面对感染的风险,她也会害怕,但在当时的情形之下,出于一位医护人员的本能,她还是毫不犹豫地伸出了手。这件事深深触动了雷晓霞,“通过真真切切的接触,我感觉到这些90后的孩子们是真的很有担当,特别勇敢,他们也是我们国家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希望。”

共同战“疫”的日子里,病人和病人之间、医护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之间也成了同甘苦共患难的亲人。病房里,症状轻一些的病人会帮重症病人喂饭、洗衣服;病房外,很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自发为他们做着细致周到的服务保障工作,无论下班多晚,他们都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在雷晓霞眼里,他们一样是不惧风险、同舟共济的英雄:

“疫情给我们带来了灾难,同时又让我们拥有了爱和友谊。”

同舟抗疫 情怀暖心

抗疫一线的经历,让雷晓霞对“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这句诗的含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党的坚强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会到了国家的强大和勇于担当的精神。大灾大难面前,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战胜疫情的决心和大力支援的爱心也鼓舞着我们医务工作者。”

温暖着雷晓霞的还有身边人的鼎力支持。听说雷晓霞报名参加了援鄂医疗队,学校里一位老师专门给她送来了60个口罩。援鄂期间,一位在美国开诊所的同学也联系到她,想要给她捐赠口罩。雷晓霞说:“我这里口罩够用了,你还是捐给医疗队吧。”在雷晓霞的协调下,这位同学给援鄂医疗队和学校校医院分别捐赠了一批珍贵的口罩。后来美国疫情严重,雷晓霞知道了这位同学的诊所急需医疗物资,又在国内购买了一批防护服寄给她,真正做到了“携手共度难关”。

在武汉的35天里,雷晓霞和队友们没有时间仔细观察这座城市,却在医院这个见证人们悲欢离合的特殊场所,认识了武汉和武汉人民。

“武汉是一个英雄的城市,面对疫情,普通的人做出了不普通的事。领导干部、党员、志愿者、社区居民四处奔波,不顾个人安危把好抗‘疫’第一关。他们深受病毒肆虐之苦,却始终很坚强,让人感动。”

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援鄂医疗队、走上抗疫最前线,发自一名医生的责任感,也源于雷晓霞的一个心愿。从西安医科大学毕业后,先在雁塔区中医院工作,后来到学校校医院,人生一直平平淡淡,但她总是有一点不甘心,她想在退休前给医生生涯画一个圆满的句号,“我不是要做什么英雄,我是要圆自己的一个梦。医生有责任有义务去救治病人,越是凶险的病毒越需要医务人员往上冲。在国家发生重大疫情的时候,我能作为一个参与者去现场治病救人,这对我的职业生涯来说,是特别有意义的事。”

被雷晓霞形容为“平平淡淡”的校医院工作生涯里,随处可见她直爽性格下蕴藏的热心与细心。病人来看病时赶上了饭点,正在吃饭的她会立刻放下手里的饭盒先治疗,常常是忙完了饭都凉了;学生拉肚子了来打针,她会用办公室的小电锅给他们熬粥。

“好几个学生都喝过我熬的粥。有一次,不光病人,陪同的学生也说想喝,我就拿纸杯也给他盛一杯。”给老年人体检的时候,雷晓霞会在他们躺下的时候,在后背上扶一下,起来的时候同样会轻轻地推一把。这已经成了她多年来的习惯性动作。

“老年人行动不便,一个随手的小动作就避免了一些潜在的危险。”她说。

雷晓霞平时喜欢旅游,她打算等疫情结束以后,去武汉好好走一走,“游游东湖,赏赏樱花,感受一下武汉人的热情豪爽,看看这个英雄的城市平时的样子。”

(冯秋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