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是为了更有力的前行

——陕西科技大学“四史”学习教育活动掠影

编辑:雷超     版面:陕西科技大学报427期3版      发布时间:2020-11-26 00:00:00      浏览:965131      字数:2619      所在版面图
简短说明
2019年3月30日,风和日丽,晴空万里。 位于陕西科技大学的中国轻工业博物馆门前,伫立着“西迁主题展暨改革开放成就展”主题展板。“熊熊燃烧的火炬”几个金色的大字,交相辉映在红色的展板上,增添了几分庄重喜庆。 校领导、校友代表、西迁老同志代表和在校师生,他们从繁忙的办公事务中走来,从千里之外的工作岗位走来,从理性智慧的课堂中走来,激动万分地聚集在此,一起庆祝学校首个西迁纪念日。

铭记,是为了更有力的前行

——陕西科技大学“四史”学习教育活动掠影

2019330日,风和日丽,晴空万里。

位于陕西科技大学的中国轻工业博物馆门前,伫立着“西迁主题展暨改革开放成就展”主题展板。“熊熊燃烧的火炬”几个金色的大字,交相辉映在红色的展板上,增添了几分庄重喜庆。

校领导、校友代表、西迁老同志代表和在校师生,他们从繁忙的办公事务中走来,从千里之外的工作岗位走来,从理性智慧的课堂中走来,激动万分地聚集在此,一起庆祝学校首个西迁纪念日。

从此,330日,成为这所西迁高校的历史长卷上蕴意厚重的一笔。激情燃烧的故去岁月,也以这种形式成为涵养新时代的陕科大人家国情怀的生动实践。

 

明镜所以照形,怀古所以知今,意在求真。历史的意义,全在于铭记。铭记,是为了更有力的前行。

对陕科大人来说,9年艰苦的“西迁”是一段意义重大的历史。西迁纪念日是陕科大深入开展“四史教育”探索实践的一个缩影。学校突出“坚定理想 不忘初心 学思践悟 以知促行”导向,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希望,引导广大师生学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

真实的力量最动人

建成一个博物馆,需要多久?

感悟一段历史,需要多久?

2018626日,一场喜雨中,在陕科大建校60周年庆祝大会上,随着遮盖在标识牌上的红布徐徐揭开,“中国轻工业博物馆”几个大字跃然眼前,历时6个月,陕科大建成全国第一个“轻工业博物馆”。

一件件历经岁月沉淀的老物件、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一个个鲜活而熟悉的名字......这个博物馆的建成,见证了一个时代的浮沉缩影,揭示了一所高校学科发展的起源根脉,诉说着波澜壮阔、铁流浩荡的那段党史、国史和校史。

“轻工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脉络,参观我们的博物馆,就好像走了一遍我国轻工业支撑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进程。”前来参观博物馆的校友们深受触动,久久驻足展厅。

“就像我们每个人一样,每一段经历都是个体生命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学校的校史也是由一个个片段组成的,过往的无数个细节,构成了陕西科技大学来时的路。”校党委书记姚书志在署名文章《西迁三问》里这样写到。

这是一条饱含艰辛又波澜壮阔的道路,又是一条始终与新中国同心同德,与民族工业同向同行的道路。

建校 60 周年前夕,学校根据三次创业、两次搬迁、一次划转的曲折历史,总结凝练出了符合学校实际、独具特色的“三创两迁”大学精神,这也成为了陕科大人最鲜明的精神坐标。

如今,学校被省委确定为光荣的“西迁高校”群体之一;中国轻工业博物馆入选陕西省青少年教育基地、陕西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未央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馆以来已接待7万余人次。

“大学之道,在立德树人,在培根铸魂。”陕科大将“四史”教育与传承和弘扬大学精神结合起来,在同历史的对话中更好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真正让历史成为催人奋进的动人力量。

上好一堂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大课

从特里尔到梁家河,从历史虚无主义到中共产党人的初心开篇,从“红船精神”到入党誓词的演变,在学校举办的《辅导员微党课大赛》台上,来自12个学院的21 名辅导员,将国史、党史与工作实际相结合,话身边人、道身边事,或激情飞扬、或风趣幽默,情到深处甚至热泪盈眶。

台下100多名观众热血沸腾,思绪万千。

“老师们的讲课给人润物无声、娓娓道来的感觉,让我们不由自主产生了强烈的思想认同,今天我又重新认识了国家一路走来的艰辛与辉煌。”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本科生刘淼说。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中国共产党历史》《新中国砥砺奋进的七十年》《新中国70年》《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回顾与思考》等数种“四史”学习书籍,经校党委精心遴选,悉数配发到了全校中层领导干部手中。一时间,校园里“四史”专题学、带头学、深入学蔚为风气,氛围浓厚。

今年暑假,学校举办的《党课开讲啦》评选比赛中,涌现出了一批诸如《切莫中了历史攻心计》《鉴往知来—中共一大代表的人生轨迹及启示》等精品党课,党课主讲人既有党员领导干部、党支部书记,也有普通党员,主题涵盖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党史、延安精神等生动实践和先进事迹。

从领导干部“带头学”、师生党员“全体学”、各级支部“纵深学”;从不一般的思政课堂改革—“红色情景课堂”到课堂思政的全面铺开深化;从真刀真枪的实学实干,到学习后的成果转化,深入推进思政课建设,学校始终聚焦爱国奋斗主题主线,紧紧围绕“四史”教育,全面推进持久、深入、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大力营造“热气腾腾”、“活色生香”的“四史”学习生动局面。

从建好一座“房子”开始

“我们为什么要学‘四史’?”微风徐徐,湖水荡漾,黑天鹅们悠然的在水中嘻戏,30多个青年学子围坐在科大湖西岸 1958 学术广场,一堂围绕“四史”教育开展的“党味”浓厚、“鲜味”十足、“情怀”至真的主题团日活动,成为他们在浓浓的秋意里专享的一份“精神大餐”。这是陕科大倾情打造的“第二思政课堂”—湖畔讲堂与主题团日的一次融合。

“学四史,从建好一座‘房子’开始。党史是基石,新中国史是砖瓦,社会主义发展史是明灯,改革开放史是门窗。一砖一瓦都凝聚着先辈的汗水和智慧,学习历史,能够让我们触摸历史、理解现在、憧憬未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科 181 团支书王媛晨在活动中颇有感触。

“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鲜血浇灌出花开的国度......”伴随着《不忘初心》昂扬悠长的歌声,在场歌舞演员和千余名青年学生一起挥舞国旗、放声高歌,纯真幸福的笑容洋溢在一张张年轻的脸庞上,陕科大今年国庆“快闪”歌舞秀,道出了新时代青年学生对祖国的真情告白。

线上,易班平台精心打造“云思政”网络精品创作基地,建立13个“学四史”课群,参与学习的学生人数达到9831人,发布话题感想400余条。

大学生社会实践也成为学习中更广阔的舞台。中国轻工业博物馆组织师生10人的徒步赴延安实践团,经历八天七夜的长途跋涉,用脚丈量三百公里,还原当年爱国人士的革命道路,身临其境的感受曾经那段披荆斩棘、乘风破浪的伟大历史进程。

“陕科大的旗帜是一支队伍的灵魂,旗在哪,人就在哪。”虽然难掩疲惫神色,但旗手姜孝东和王鑫伟却依然眼神坚毅、语气坚定。

“在时间交叉的追寻中,在同样的地点和路途里,我们好像和革命先辈对话了一般,路在脚下,延安精神和“三创两迁”精神印在心中。”

不忘本来,方有未来。

站在当下,面向未来,我们知道,将有更多的人,在“三创两迁”大学精神下集结起来,以团结的、积极的、向上的魂魄,把新时代爱国奋进的科大故事续写下去。


图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