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高铁邂逅千年遗产

——商合杭高铁建设文物保护工作纪实

作者:陈凯      发布时间:2019-11-19 00:00:00      浏览:286      字数:2140     
简短说明
作者敏锐地抓住高铁建设与文物保护,这对社会关注度极高的矛盾,深入商合杭高铁位于千年古城寿县境内的建设工地,与考古队长和施工负责人促膝交谈,并采访了当年施工人员,运用两个典型人物,用情景还原的表现形式,生动展示了如何破解铁路建设与保护文物这对矛盾,实现两者相得益彰、相映成辉。作品引入讲故事的叙述手法,完整讲述了从施工人员、考古人员进入工地开始,直到高铁开通和文物进博物馆的全过程。文章娓娓道来、鲜活生动。该作品成功运用了小说的表现手段,突出事件和人物的冲突性,具有较高的可读性。整篇作品脉络清晰,文字清新,引人入胜。

推荐表:1_页面_4.jpg


商合杭高铁北段进入试跑阶段,出土文物清单报送安徽省楚文化博物馆,这看似不相干的两件事,却因在素有地下博物馆之称的寿县相遇而碰出了火花。多年前,在高铁蓝图上,当规划者的笔划到八公山下时,却迟疑了,地下是沉睡千年的累累遗产,地上是当地百姓期盼的铁路线,如何让两者相得益彰?如今,动车如飞梭般在这片古老大地上隆隆飞驰,曾经沉睡其下的历史遗存安卧在考古站库房中。无数铁路建设者和考古工作者的心血,都凝聚在这动与静之中,美得令人神往。

工地闪烁文明之光

距寿县古城墙仅1公里就能见到商合杭高铁。2015年的春天,魏贵明以项目部书记身份,带着施工队伍进驻寿县。项目部坐落在公路旁,不远处就是淮南王墓。

10年前,与工地邻近的公路施工时惊现古墓群,经考古勘探后,商合杭高铁工地被圈进古墓葬区。爱读历史书的魏贵明知道,寿县的历史浩瀚无涯,自为蔡国都城起,楚国、西汉淮南国、东汉袁术称帝,这儿4次为都,曾经是广阔疆域的首府。魏贵明每次在工地溜达时都小心翼翼,只要目光投到地面,脑海中就会出现一枚锈迹斑斑的铜钱,一柄不再锋利的青铜剑,几片破碎的陶片……

地下有累累文物,地上要建高铁,开工清表、土石方施工这些向下的作业,都可能触及古代遗存,新建和旧存同时要面对工期这道边界线,这看似成了一对无法破解的矛盾。从贵州过来,魏贵明施工过的地方都是荒无人烟的大山,没遇到过地下遗存。但他知道,自己脚下是长三角地区古墓葬最集中区域之一,有着无数先人留下的遗产,慢待不得。

与考古队长蔡波涛第一次见面的情景魏贵明一直记得,本以为会是一次言语交锋,没曾想却和风细雨。蔡波涛笑眯眯地看着魏贵明,魏贵明乐呵呵地说:“‘文明施工是建设商合杭高铁的底色,面对千年文化遗存,每一名建设者心中都充满了敬畏。话说到这份上,蔡波涛心中有了底,他伸出手,与魏贵明的手重重地握在了一起。

施工工期这本是考古工作者眼中的扣分项,由此成了他们的操心事。考古勘探这本是施工人员心中的负资产,由此成了需帮衬的事。

鱼与熊掌可以兼得

商合杭高铁寿县段施工红线之内,经前期考古勘探,有着古墓葬近千座,时间跨度从战国晚期至西汉,还有少量南北朝时期的墓葬。这些古墓葬内的随葬文物承载着大量历史信息,已在地下静候多时。

不懂得考古的不是好施工者在工地可不是笑谈。当时大学毕业不满2年的蔡波涛,受邀走上了项目部夜校的讲台,等地表完全清理成净土才勘探,无疑会拉长土地交付时间,因而可能存在少量勘探盲区,做些考古知识扫盲十分必要,让施工人员了解文物保护的程序和方法,一旦遇到古墓能够合理处置。蔡波涛说。

一旦遇到还真得到应验。20166171320,正在进行桥梁墩台施工的中铁八局站前十标项目部的施工者,在开挖至地下2米深时,突见一块有纹饰的石板,施工随即停止,并报告考古队,同步围起长20米、宽10多米的警戒区。经考古队清理,这是一处未经盗扰的西汉晚期石椁墓,该墓出土了陶器、铜器等随葬品共计16件。

俗话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可在魏贵明看来,新的既来,旧的也不舍。把复垦耕土堆积区移得更远,有点劳师袭远之味,却得以避让考古勘探区;将搅拌站和5个制梁台全部调整至梁场另一端,减少在古墓葬集中区的大型开挖施工,并在考古区域辅助进行表层覆盖物清理,以加快考古挖掘进度。

考古当然不是挖宝,得契合和遵循文物保护的要求。但为了施工与挖掘两不误,考古队增加了挖掘清理人力,并把需打桩、挖基坑处先行清理出来。一个向深处探索,一个向远方延伸,看似不相干的二者,在双方默契协作的状态下,形成了鱼水关系。

在古今间穿梭来往

几名在工地待过的施工人员听说要采访考古队长,直乐:蔡队很厉害,就是些瓶瓶罐罐,他却宝贝得不行。工地正处平民墓葬区,文物大多是日常物件,这些物件如沙入蚌,如今沙粒已变身为珍珠,成为今人了解和感受古人日常生活的实物标本,还有陪葬兵器的单人墓葬,不由让人想起在这块土地上发生的淝水之战,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历史场景有了实物依凭。

春华秋实,自2015年春天到这里,离开寿县移师他地已2年多的魏贵明,在2019年的深秋时节又回到这里,他选择先去正在施工的安徽楚文化博物馆工地看看。已经成为朋友的蔡波涛照例陪同,他悄声告诉老魏:工地里清理出的宝贝近日已列出清单,将择其优者入藏楚文化博物馆。

在博物馆工地仔细看了一圈,魏贵明有点兴奋。他知道,所有人对寿县的打量,多源自对流逝历史的好奇。蔡波涛把请施工人员到文物库房参观,比喻为汇报演出。时隔多年,魏贵明仍能记得在文物库房看到那些瓦器时的感受,面对这些悉数出自工地,被修补得灰白杂陈的脆弱文物,自豪感从心底升腾而起。

尽管寿县古城的繁华散去,但这些遗存却在建设者的悉心保护下,得以重见天日。望着京福客专安徽公司和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给予的保护国家文物褒奖证书,感觉商合杭高铁犹如打开秘籍的钥匙,打捞起一个个历史遗存,打开了远溯2000余年的一扇扇历史之门。

在日常施工中,将文物保护内容列入技术交底,即便在考古区域附近,仍然采用小型机具或人工开挖谨慎施工,最大限度地保护可能存在的地下文物。魏贵明说。从几平方米探方中的发掘,到上千公里的风驰电掣,历史遗存和铁路建设在这里实现了两厢共存、相映成辉。


图片列表: